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已渗透到现代人生活、工作、学习的每个角落.作为一把"双刃剑",互联网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有利资源,尽量减小互联网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趋利避害,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文明上网行为的引导,为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秦海  沈健 《时代教育》2012,(1):77-78
大学生出现网络依赖症的情况由来已久,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其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代大学生已不再单一地沉溺于某一互联网载体。通过对我校大学生网络行为与学习状况的问卷分析,网络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的上网时间过长,占据了本该学习的时间。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要从学生自己、教师、高校、社会多方面来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时代,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存在上网目的娱乐化、上网时间随意化、上网场所寝室化、网络依赖明显化、网络影响严重化等特征,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健康的网络行为,需要采取措施引导大学生实现上网目的学习化、上网时空规律化、网络使用科学化,以最终养成其健康文明的上网行为。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在我国也得到了很大发展,青年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不可避免地受到多种影响。章分析了互联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并就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在线认知量表”(OCS),采用两组大学生被试,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讨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行为模式,编制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PIUS-CS)。结果发现:(1)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由上网冲动性、分离/逃避和网上优越感三个因素构成。量表具有较理想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构想效度和区分效度。(2)男大学生的上网冲动性、网上优越感较女大学生更强;文科类学生的上网冲动性较理科类学生更强。(3)上网时间和上网次数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模式只有较弱的正相关,不宜作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网络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娱乐是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主体;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在经济和时间上不独立,并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延续,网络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不大;大学生上网有严格的时间控制,成瘾率低,上网对大学生的危害较低。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现象明显.开展"三走"活动与大学生身心健康问题的研究对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提升、习惯养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对广州6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对数据描述统计基础上,建立logistic模型对"宅"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回归模型表明,高年级、独生子女、体育锻炼时间较少、没有兼职的大学生,越容易成为"宅"大学生,最后对加强"三走"活动提出了相关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8.
网络化是信息化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以下简称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网络对大学生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文章从大学生的上网行为分析入手,通过对大学生上网地点、上网设备、上网深度及网络生活形态等各方面的分析,指出了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要从观念、方法和内容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对安徽省8所高校的618名大学生进行采样调查,以研究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14.08%的网络成瘾者;男生较女生更容易网络成瘾;独生子女大学生较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容易网络成瘾;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在网络行为和网络内容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形式;网络成瘾会影响大学生学业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正逐步改变着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式,互联网对学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在新形势下利用网络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情况,而后基于数字化校园建设对在校学生网络行为特征进行描述,继而对学生上网行为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最后讨论了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以及探讨了运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工具,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知识获取的重要途径以及娱乐和通信的重要工具。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已经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要利用好互联网这个现代化的工具,同时重视网络对大学生负面影响及对策的研究,从心理、制度和文化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培养大学生文明的上网行为和健康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所带来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但同时也使大学生们思想观念、思维空间、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探讨引导大学生正确上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对安徽省8所高校的618名大学生进行采样调查,以研究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14.08%的网络成瘾者;男生较女生更容易网络成瘾;独生子女大学生较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容易网络成瘾;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在网络行为和网络内容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形式;网络成瘾会影响大学生学业水平。  相似文献   

14.
试论网络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信息传播具有不同于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特点 ,它对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正面影响 ,但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应从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 ,规范上网行为 ,改进教育手段 ,完善网络安全措施 ,健全网络法制等方面防范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5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其上网时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心理障碍者出现于各个上网时间,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与其心理健康得分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r=0.116,P=0.014)。上网时间越长,心理健康水平越低,2.5小时是每天健康上网时间和不健康上网时间的分界点。因此,上网时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手机上网因其高效、便捷受到不少大学生青睐。它给大学生带来必要帮助同时,也带来了对学习、生活、思想、健康等多方面不利影响。2012年暑假,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高校学生手机上网调查"课题组,根据目前手机上网中存在问题,针对手机上网对大学生产生不利影响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应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及自律与自我教育能力,使大学生更加理性利用手机上网。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正改变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本文对大学生的身心特性、以及网络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所带来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就如何做好网络化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使用心理与行为及网络依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综合运用访谈法和问卷法,探索了294名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心理与行为特征及网络依赖特征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存在一定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不同的上网动机与不同的互联网服务呈显著正相关;除上网时间与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外,不同的互联网使用动机与行为也显著影响着对网络依赖的程度。本研究的发现可以用来引导大学生用户科学地使用互联网,避免互联网使用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网络文化做为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的重要特征,已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社会的进程和人类的未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目前互联网已大规模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并影响着社会方方面面。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扩大,21世纪的中国将进入网络社会,高等院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随着网络信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上网的大学生正在不断扩大。据对我校学生统计,上网人数约占学生总数80%,"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都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何在"网络时代"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分别考察大学生人格因素与网络行为偏好和网络依赖状况之间的关系,探索了人格因素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的影响。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使用量表、中文网路成瘾量表、网络成瘾量表(Young)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对433位在校大学生(男生235人,女生198人)进行施测,结果发现:大学生的上网内容偏好与性别、上网时间、人格因素中的精神质和内外倾向性都有显著相关;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与平均上网时间有显著中等正相关,与情绪稳定性有显著中等正相关,与精神质有显著微弱正相关;网络依赖与放松休闲行为与追求刺激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