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玉琴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1X):203-203,217
“无为”有一种运用在教育中的方法就叫“教育无为法”,即“放手”,特别是在普及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的今天,“一把抓”和“越俎代庖”已越来越束缚着学生的发展,“放手”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以中学历史教育为例进一步阐述“无为”的含义和无为教育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道家认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与本体,一切都要遵"道"而行,管理活动也不能例外。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智慧的基本原则。道家主张管理者应该顺应管理活动的规律,不要胡作非为。这种"无为",能够保证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因而在效果上可以达到"无所不为"。这一原则表现在管理活动中,便是管理者在具体事务上无所作为而放手让被管理者积极有为,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老子提出:管理者无为,人民自然就自我化育;管理者好静,人民自然就行为端正;管理者不无端生事,人民自然就富足安康;管理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要把握好"有为"与"无为"的界限,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还需要苦练"内功",通过教师的"无为",求得学生的"有为"。"抓"大放"小",收放自如,既要避免"有为"过度,又要防止放任自流。善于把握教育、引导学生的关键时机,相机而动,以点带面。  相似文献   

4.
"无为而治"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为的最高表现,"无为"是为了达到无不为的化境.所谓无为而治,就是说,由于管理者具有极高的领导艺术,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非常清闲,并没有太多作为,但是他所管理的组织却井然有序,兴旺发达."无为而治"管理思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日、美、德等国家的一些管理专家也在注意研究和利用."无为而治"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同样可以用于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无为教育.一个有创意、有思想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放得开,撒手让学生去做,仿佛无为而为,但并非不为."教是为了不教"、"善教者化‘教'为‘不教'",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如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步入了全面推进阶段,我们教师若能做到"无为而为","取法自然",真正让学生们自己"有为"起来,就会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这样也就会更容易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学生.  相似文献   

5.
《学会》2011,(8):38-38
<正>"放手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建设的主体",在与网友的在线交谈中,汪洋书记在回答网友"如何激发整个广东基层群众的活力"的问题时,作出了这样中肯的回答。汪洋书记谈到,"广东要加强培育壮大社会组织的力度,尤其是慈善类、公益类的组  相似文献   

6.
熊水芝 《科技创业月刊》2012,(9):136-138,141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先后出现了许多的思想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中国的老子和法国的卢梭,他们分别以"无为"和"顺势"的教育观诠释着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他们的"无为"和"顺势"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有不谋而合之处,文章将就此进行分析,以期给崇尚教育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中国读者以启示。  相似文献   

7.
古有清代学者吴楚材的"宠子未有不骄,骄子未有不败",现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用溺爱态度培养出来的人,是自私自利到所谓透顶了的人"。这些都反映了一个现象——"溺爱",对于这样的现象从古到今都有,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实只要我们的家长能"放手",那么情况远远不会像现在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8.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和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教育"也改为了"体育与健康教育",把学校体育的功能明确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教育一直被"功利"所包围,"生命教育"反而成为教育的盲点。正因为"生命教育"的"缺席",孩子们才不知道生命之宝贵,更不知道爱惜自己的生命。大中小学生自杀、残忍杀害他人、动物的现象也很严重,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生命教育已引起国内外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的认识,让学生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体验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他认为这三者中,"做"应该处于中心的地位,"学"应该根据"做",而"教"应该根据"学"。这一理念充分展现了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观"。那么如何结合教学做合一,让幼儿的音乐活动变的更加游戏化呢?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教育一直被"功利"所包围,"生命教育"反而成为教育的盲点.正因为"生命教育"的"缺席",孩子们才不知道生命之宝贵,更不知道爱惜自己的生命.大中小学生自杀、残忍杀害他人、动物的现象也很严重,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生命教育已引起国内外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的认识,让学生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体验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老子《道德经》中有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言之教"正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立德树人靠什么来落实呢?专家表示:只有找到人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教学中都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发掘一切材料,抓住一切教育机会进行教育,"对症下药",提高课的德育效果,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做到既炼身体,又"炼"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学专业体制导致专业设置过窄,"专"而不"博",学生创新性不足,大学正沦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面对这一现实,只有实施通才教育,回归大学的本位。但通才教育却与当前中国整个教育体制不符,大学教育体制成为通才教育的"瓶颈",通过对某大学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课程自由选择、课堂自由讨论的自由课程可以部分地实现通才教育。  相似文献   

15.
"温故而知新",孔子重视创新;孔子坚持公平教育原则,"有教无类"的全纳教育观与"因此施教"的个性化教育观构成了孔子公平教育原则两条基本内容;"君子不器",孔子坚持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这些教育思想和原则同样是当今创新教育所必须坚持的。创新教育首在创新精神的培养;坚持公平教育原则,实施全纳与个性化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和均衡发展原则。坚持这些原则对创新教育的必要性也可通过中外科学史上科学伟人的教育成长经历与经验得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科学生活》2010,(11):80-81
<正>"反式脂肪酸"为何物?大部分中国老百姓一头雾水,但每个家庭差不多天天都要和它打交道,想不吃都很难。早餐桌上香喷喷的"面包",办公室里备受追捧的"饼干、蛋糕",孩子们吃了不肯放手的"炸鸡、薯条、冰淇淋、巧克力"……"反式脂肪酸"无处不在。只是在这些食品的包装上,你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反式脂肪酸"的字样,标出来的都是一  相似文献   

17.
张家友 《大众科技》2006,(5):190-191
文章通过对现代领导艺术及"无为而治"的阐释,指出了现代领导者应将"无为而治"运用到领导实践中,要以最小的领导行为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使下属"有为"而己"无为",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极致.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面临教育投入不足、经费短缺、教育资源有限、教育需求空前扩大等一系列矛盾的时候,如何有效发展教育,尽快把"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实现"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的平衡,引发人们对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观念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思索,"教育产业化"问题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叶存洪 《知识窗》2009,(7X):4-4
<正>自古以来,人们谈到教育,总是心驰神往,孟子一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道出了教师的无尽乐趣。从学生的角度讲,"教育即成长"(杜威语),还有什么比成  相似文献   

20.
在对教育领域进行反思的今天,法学教育改革被提到了日程上来,法学教育的改革首先要弄清改革的出发点,是培养"通才"还是培养"专才",赞同我国采取"专才"为主,"通才"为补充的法学教育,并提出了对于法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