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浩然的一点随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然想起浩然。几年前,浩然补齐重印了长篇小说《金光大道》,批评家学者有些微词。我也以为《金光大道》是浩然比较失败的作品,重印意义不大。但这并不防碍我一直认为浩然是中国当代文学某一个阶段中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他的重要性甚至延续到不属于他的时代。只有很少的作家,是重要的,同时又是优秀的。 不瞒说,我读浩然的作品都带有研究性。就我个人欣赏取向而言,西方侦探小说或香港连续剧更让我入迷。不能欣赏的作品很有价值,能够欣赏的作品没多大价值,这是常有的事。好在浩然并不为我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去年六月,浩然当了《北京文学》的主编。著名作家、诗人当文学刊物的主编,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你随便打开一本文学刊物都会发现,其标明主编、编委的页码上,都有著名作家占据着主编的位置。那么,浩然当主编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 爱好文学的人可能会发现,自浩然当主编后《北京文学》确实发生了变化。用某位同志的风趣话说,就是“发生了倾斜”。它更注重了业余作者,特别是那些反映农村生活创作的业余作者。在去年九月号的《北京文学》上,一下子就集中发表了京郊平谷县业余作者陈绍谦的二十  相似文献   

3.
去年四月初,我以《新华青年报》记者的身份到如皋县寻浩然、碧野等同志的踪迹。一天傍晚,两位朋友来住处闲聊,提及如皋城有一位鲜为人知的张海迪式的小姑娘,我当即提出要去看看她。这位小  相似文献   

4.
薛宝海 《视听界》2008,(2):118-118
上周的《南方周末》作了“浩然去世”专题,这使我想到了几年前也是在《南方周末》上发表的一篇抨击浩然的文章。那是针对浩然“发文说自己是农民作家”,文章言辞激烈,读来很爽,更精彩的是文章结尾:“全国农民在文化大革命受苦受难的时候,你浩然在干什么?在享福!在作威作福!你也敢说自己是农民作家,呸!”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最近,我在复习高考大纲“语法部分”中,常常为背诵繁多的语法知识而苦恼。我上中小学时就不重视这些练习,现在照样写出文章(可能写得不好),我认为语法好比是汽车驾驶员读本,设想一个没有文化的司机缺乏驾驶理论,能说它开不好车,不会修车吗?据说,浩然同志就不懂语法,而写出《艳阳天》等众多的小说。我的看法是:在多年的阅读、写作的实践中,建立了独特文风,写起来得心应手的青年已经自然  相似文献   

6.
一九六五年,浩然三十三岁,长篇《艳阳天》脱稿。当时他已成为文坛最为活跃的青年作家之一,《人民日报》刊登的文学刊物目录上经常可以找到浩然的名字。这一年,年轻气盛的浩然与文艺界领导人在创作问题上产生冲突,这就是埋下文革之初他积极投入运动的潜在心理原因之一。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六十六岁的浩然在河北三河市寓所接受笔者采访。 那时,周扬他们不了解我的经历,认为我是大学生,通过下乡材料创作。他们逼着我下去参加四清,不让我在城里修改长篇。张光年、张天翼他们专门找我谈  相似文献   

7.
1951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创立。诞生伊始,出版社主要领导人直接关心和亲自过问长篇小说的组织、编辑出版工作,就成为长篇小说这种文学的重型武器得以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我社首任社长冯雪峰同志看了杜鹏程同志的《保卫延安》,即指出这是史诗式的长篇佳作,并很快约作者面谈,帮助他把长篇改好。事后杜鹏程同志跑到马路上还兴奋得手舞足蹈,然后又认真地进行了修改,使这部长篇更趋成熟。第二任社长王任叔(巴人)同志看了浩然同志的《喜鹊登枝》等优秀短篇小说,因为自己很喜欢,便亲自加工发稿,对作者也多有鼓励。这以后,才有浩然更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关于读书     
关于读书浩然作者简介:浩然,河北宝坻人。曾任《河北日报》记者、《红旗》杂志编辑。现任中国大众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北京文学》主编。有短名小说集《喜鹊登枝》、长篇小说《艳阳天》、《金光大道》、《乐土》、《活泉》...  相似文献   

9.
读者之声     
湖北省天门市九真镇工交办公室邹培庆:我是一名基层通讯员,今年初带着一种试探心理订阅了《新闻与写作》,读后,不禁为贵刊内容丰富、别具一格而拍案称好。3月份我又加入了市新闻学会,由于虚心请教,勤奋用功,不到3个月,先后被《湖北日报》、《荆州报》、天门市电台用稿8篇。当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纸电台上时,真正品味到了著名作家浩然同志的处女作《姐姐进步了》被河北日报采用后的那种甜蜜味儿。《新闻与写作》开设的“当好通讯员浅谈”一  相似文献   

10.
我觉得自己似乎是有些老了。生活中越来越多地遇到一些事情,突然把往事如丝如缕般揪扯出来。揪扯的结果,使我总是陷入内疚之中。我知道,这就是老之将至的迹象。此前我真的很少有这种感觉,用歌德的话来说,那时是"活得匆忙,来不及思索"的年华,而现在,活得固然依然匆忙,情感的激流却常常因回忆而翻卷起来。比如某日忽然听闻浩然同志的身体欠安,我的心里就难过了好一阵儿。为浩然,也为自己。我想起自己发表的第一首诗歌,如何被浩然介绍给了  相似文献   

11.
执着阅读     
余华 《出版参考》2010,(10):5-5
在小学毕业的那一年,应该是1973年.县里的图书馆重新对外开放.我父亲为我和哥哥弄了一张借书证.从那时起我开始喜欢阅读小说了.尤其是长篇小说。我把那个时代所有的作品几乎都读了一遍:浩然的《艳阳天》、《金光大道》,还有《牛田洋》、《虹南作战史》、《新桥》、《矿山风云》、《飞雪迎春》、《闪闪的红星》……当时我最喜欢的书是《闪闪的红星》,然后是《矿山风云》。  相似文献   

12.
我初中以前在农村上学。那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许多书籍被封为了禁品。偶然读了一本浩然的《艳阳天》,诱发了我读书的兴趣。当时的农村得到一本可读的书不是易事。我整天想办法找书看。只要得到一点书的信息,我就千方百计地将书借到。当时的情况得到的好书也就是《青春之歌》、《苦菜花》、《林海雪源》之类的小说了。后来我到了城里。1978年底参加工作时竟被分到了大学图书馆。这时已经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许多作家被平反昭雪了,很多书成了重放的鲜花。到了馆里,看到浩如烟海的书籍,我如同鱼儿得水,心情异常激动,恨…  相似文献   

13.
编辑部:  新年伊始,《新闻与成才》更名为《军事记者》。对我这个在新闻宣传战线上刚刚起步的同志来说,心里多少有一些遗憾。因为,在我陷入写作困境时,是《新闻与成才》帮助我走出了误区;在我因找不到新闻线索而迷茫时,是《新闻与成才》引导我如何使新闻稿写得更有新意;在我因不上稿而苦恼时,是《新闻与成才》上发表我的稿件而使我重新树立信心。所以,我对《新闻与成才》很是留恋。然而,它的更名,犹如凤凰涅,是升华和飞跃。我又为它高兴,并祝愿它越办越好!  我相信《军事记者》会像《新闻与成才》一样,是我们基层广大通…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我是《新闻通讯》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新闻通讯》这本小册子可说是我的“良师益友”。每当我接到它,总是放弃了其它的书籍先认真地看它。每当我接到它,总是放弃了其它的书籍先认真地看它。我订阅《新  相似文献   

15.
不止一次地和好友聂中林同志相对而坐,听他讲述名作家、名记者的笔耕生涯——杨沫的独创风格;浩然的深邃气质;韬奋的严谨作风……也不止一次地伏案凝神,读中林写的传记作品《杨沫之路》、专访《浩然谈写作与成才》……从赤诚的交谈和炽热的文字中感受的启迪,可以说是难忘的.眼下,读中林的新作《墨海耕耘录》,不禁生出个想法,开篇能用些许文字探寻一下作者本人的成才道路,兴许能对阅读这个集子的青年朋友们添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浩然口述自传》由浩然亲口讲述、郑实笔录。作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文坛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浩然的大量短篇小说在当时广为传播。他的两部长篇代表作品《艳阳天》、《金光大道》,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有人后来曾以当时中国文坛只有"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来称之。然而,对这位被刻上时代烙印的作家的争议,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一直没有停止过。本书通过浩然的回忆,将这位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毁誉参半的文学工作者坎坷而波折的一生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7.
笼统哲学当弃房向东近日读罗尔纲的《师门五年记》,其中《煦煦春阳的师教》一节,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以为,它是胡适对治学者的一个很好训示。1936年夏,罗尔纲在《中央日报·史学副刊》上发表《清代士大夫好利风气的由来》的短论,其中以认同的语气,引用了郭...  相似文献   

18.
郑:你在《中华文学选刊》上看到我对浩然的采访,其中谈到老舍之死时涉及到您,这才找到我。但据我所知,把您和批斗老舍联系到一起的文章,我这不是第一篇,为什么您现在才想到要就此事公开发表意见? 侯:浩然在接受一位叫陈徒手的采访时,曾提到“北大造反学生侯文正在文联搞队伍,来了一车女八中红卫兵,说要揭开文联盖子……”,但话说得比较含糊。  相似文献   

19.
夏榆 《出版参考》2008,(5):47-48
“喜鹊登枝” 《新农村的新面貌》是叶圣陶老先生写给浩然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喜鹊登枝》的评论.这本小说集出版于1958年.其时浩然26岁。时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的叶圣陶用不无热情的文字评论道:  相似文献   

20.
陈翰伯同志对出版工作的重大贡献———《陈翰伯出版文集》补遗宋木文作者题记年初,在谈起《中国出版论丛》这套书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袁亮同志对我说,陈翰伯同志的出版文集太单薄了。这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书一印出,我便找来阅读,果然如此。手捧《陈翰伯出版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