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寒地区隧道的冻害机理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衬砌混凝土的冰冻破坏、局部存水冻胀破坏、冻胀性围岩冻胀破坏以及既有裂缝裂隙水的冻胀破坏等因素对高寒地区隧道的冻害机理。  相似文献   

2.
赵宏  马跃 《华章》2009,(17)
冻胀变形是寒冷地区混凝土板护坡破坏形式之一.虽然江河堤防处于自然地面以上,但在特定条件下,同样产生冻胀破坏现象.本文通过工程实际发生破坏堤段土质物理性质实测结果,分析了遭受破坏的原因,并指出了堤防产生冻胀的可能条件和运行管理对策,供今后同类工程施工及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有限元法对隧道衬砌内外表面和衬砌背后冻胀性围岩冻胀产生的应力进行计算,对修建在高寒地区冻胀性围岩中的隧道在冰冻作用下,其衬砌可能造成破坏的原因进行分析,为寒区隧道的抗防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土工合成材料的种类和功能,结合灌区渠道改造工程,对渠道防渗工程中冻胀破坏的防治措施、防渗材料的选择、施工方法和应用效果等有关问题加以讨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人工冻土冻胀融沉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冻胀融沉问题和人工冻土冻胀融沉问题的特殊性;冻胀融沉问题的研究现状,包括冻胀机理和冻胀预报模型;融沉机理和影响融沉的主要因素;与冻胀融沉有关的参数测试的进展情况;工程中控制冻胀量和融沉量的一般方法;分析了冻胀融沉问题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冻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会面临冻胀病害的困扰,因此进行冻胀病害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冻胀形成机理,首先,阐述了冻结缘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以及冻结缘相关参数;其次,分述了四种典型的冻胀模型,并总结归纳了每种冻胀模型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第三,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针对防治冻胀病害所采取的三种措施:改良土质法、控制水分法和保温法,对每种防冻胀措施做出简要评价;最后,提出了今后冻胀病害理论研究和防治的重点.为该方面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季冻区路基冻胀对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轨道结构的服役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基于实测数据,本文旨在建立轨道-路基冻胀空间耦合静力学模型和车辆-轨道-路基冻胀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采用傅里叶级数进行冻胀波形拟合,进一步探究季冻区高速铁路路基冻胀与轨道结构变形映射关系、层间离缝特征及路基冻胀对车辆动力响应的影响,以期为季节性冻土路基冻胀问题的防治及研究提供依据。创新点:1.采用傅立叶级数对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并将其作为有限元模型的输入边界条件;2.提出将静力模型的计算结果作为动力模型初始条件的计算方法,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3.从时域和频域探讨路基冻胀波长和幅值对车体振动加速度和轮轨力的影响。方法:1.采用傅立叶级数对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并将其作为有限元模型的输入边界条件(公式(4));2.通过建立路基冻胀-无砟轨道结构静力与动力模型,分析轨道结构层变形映射关系及车辆动力响应。结论:1.冻胀位置对轨道垂向上拱变形及层间离缝影响较大;2.轨道结构各层最大垂向变形随冻胀幅值的增大而增大,且几乎呈线性变化;3.路基冻胀波长越大,对车体垂直加速度的影响越小;4.当冻胀波长一定时,车...  相似文献   

8.
人工冻结土体冻胀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人工冻结土体冻胀特性及阐述冻胀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土体冻胀的诸多因素,以便更好的在市政工程中建设地下仓库、地铁硐室以及进行深基坑支护等。  相似文献   

9.
在东北高纬度冻土区的中俄输油工程是一条重要的能源线路,高寒地区冻土的冻胀性给输油工程的建设、运营和维护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通过对中俄输油工程(漠河-大庆段)地质条件的考察与分析,系统研究了影响中俄输油工程岩土冻胀性的要素。结果表明:中俄输油工程沿线泥炭质黏土和含腐殖质粉质黏土是地质条件最差、冻胀灾害最严重的土体;天然含水率是影响岩土冻胀性最显著和最重要的因子;其他影响因素对岩土冻胀性影响较小,但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在自行研制的一套温度、压力、位移、水分均可控的人工冻土多功能冻胀试验系统上,开展了不同外载荷,单、双向冻结模式,预留一定冻胀量等不同外边界条件下黏土冻胀力试验。得出外荷载对冻胀力发展有明显抑制作用,冻胀力变化曲线由上凸型逐渐向下凹型过渡;冻结模式对冻胀力影响很大,双向冻结模式条件下使冻胀力增长明显,但增幅随冷源温度降低呈二次曲线衰减;同一试样的冻胀力与冻胀量可用二次抛物线来拟合。试验获得了更接近工程现场实际冻结工况下黏土冻胀特性,为多排管冻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防渗及抗冻是宝鸡峡灌区输水渠道修建维护和更新改造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土质渠道渗漏严重且易冻消垮塌,混凝土衬砌渠道防渗较好但常因受冻而鼓胀破损,严重影响正常有效使用,并存在安全隐患。笔者在实践中调查分析灌区输水渠道冻胀破坏和老化渗漏等情况及原因,提出了灌区渠道防渗及抗冻的一些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清朝前期的197年(1644—1840年)间,今安徽境内有191年发生水灾,170年发生旱灾,此外,还有风灾、雹灾、雪灾、霜冻、雷击、蝗灾、震灾等,清王朝对安徽灾荒的救治有蠲免、赈济、仓储、水利等方式,这些救助方式对帮助灾民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宋代以前,今安徽境内发生水灾、旱灾、震灾、风灾、雹灾、雪灾和霜冻等自然灾害,其中,水灾、旱灾出现的频率较高,尤其是水灾,发生的频率最高。历代中央政府重视救灾,采取蠲赈、仓储和治水等救灾举措,这些措施对纾缓灾情、救助灾民,帮助灾民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埕岛油田东营组属于海上低渗透区块,在多年以来的作业过程中,储层伤害严重。通过一系列的室内试验,找出该储层潜在伤害因素主要为水锁和贾敏效应引起的水伤害,其次为粘土矿物膨胀引起的水敏伤害。针对不同的伤害因素,确定了作业人井液中的添加剂种类,并对添加剂进行优选,得到一种低伤害入井液。此作业入井液可将综合伤害率控制在10%左右,油层保护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根据鸡西市区水资源的特点以及城区城市供水现状,提出了在连续干旱,特殊干旱,水源主管线受地震、矿区塌陷等因素,以及供水水源突发污染事故而产生的供水安全,提供城市饮用水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61—2015年贵州省中西部逐日气温观测资料,运用趋势分析法、空间插值法和小波分析法等研究了贵州省中西部地区初、终霜及霜期的时空演变。研究表明:贵州省中西部地区霜的变化大致呈初霜延迟、终霜提前、霜期缩短趋势。各站点初、终霜及霜期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性,各站点初霜日期变化与年平均温度变化均呈正相关,终霜日期变化与年平均温度变化均呈负相关,霜期变化与年平均温度变化均呈负相关,且部分地区相关性显著。初霜变化时间尺度存在周期震荡中心为28a,终霜变化无明显震荡周期,霜期变化时间周期震荡中心为13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