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乡村社区和居民的参与。结合产权理论的相关原理,文章对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社区参与过程中存在的产权主体不明确,产权边界模糊,价值衡量不准确,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发展乡村旅游,是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从乡村旅游的发展阶段、乡村旅游发展的地理分布、乡村旅游的空间结构、乡村旅游的开发投资主体、乡村旅游的产品类型等方面阐述了扬州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现状,针对发展模式中开发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开发投资和融资渠道的单一性、产品类型模式的雷同性等问题,提出在选择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时应注重社区和村民参与的开发模式、注重有政府参与的投资模式、重点打造有地方特色的产品类型模式,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市场问卷调查方法对扬州城市居民乡村旅游市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民乡村旅游需求旺盛,出行目标明确,但目前市场上尚缺乏符合人们需要的旅游产品。因此得出要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旅游产品、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来加强乡村旅游点的配套设施建设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促销等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事关乡村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也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了培养一支有乡村情怀、有能力素质的乡村教师队伍,组织适切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培训活动是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进入瓶颈期,面临诸多问题,如培训目标确定较为模糊、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足、培训重理论轻实践、培训模式单一、培训时间安排的工学矛盾突出等。为此,研究基于适切性视角,探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在目标、内容、模式和时间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适切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持续改进乡村教师培训工作,从而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素质,实现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乡村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态化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理念,是乡村社区教育支持体系发展的趋势和追求。推动乡村社区教育支持体系生态化发展,对于促进乡村社区居民全面发展、助力乡村社区教育生态化转向以及加快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乡村社区教育支持体系生态化的目标,要明确支持主体功能定位,打造多元主体协同支持格局;补齐支持内容供给短板,促进教育支持体系生态平衡;注重支持客体自我支持,强化教育支持体系生态链。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乡村旅游的发展基础是区域自然景观和农业资源,但要延长乡村旅游的生命力,必须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天水市后川村乡村旅游极具开发潜力,旅游品质提升有较大空间。通过科学规划,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突出乡村特色,打造乡村旅游的文化品牌,不断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注重对农民的培训引导,后川村乡村旅游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7.
海南乡村旅游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面临着不同发展阶段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得不到解决等挑战。如何在考虑各利益主体的基础上,确定海南乡村旅游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是需要研究的问题。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根据社区居民、当地政府、旅游者和旅游企业之间的主要利益冲突,界定了海南乡村旅游要经历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和停滞阶段。最后提出解决海南乡村旅游不同阶段不同利益冲突的措施,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自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兰州市的乡村旅游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即从传统的农业观光开始向基于农家乐为核心的多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迈进,全市各个县、区均拥有诸多特色景点。本文结合兰州市实际情况,首先介绍了乡村旅游总体发展意义,对兰州市乡村旅游产品进行了深入化、全面化的剖析;其次,通过SWOT法详细介绍了兰州市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针对其发展劣势和挑战提出了兰州市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产业飞速发展的重要策略,期望可以推动乡村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相应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廊坊市乡村旅游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是作为经营与接待主体的农民,基础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产业素质教育比较欠缺,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为此,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有效开展农民产业教育,促进乡村旅游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依托其新主体、新技术、新方法、新平台赋能乡村旅游开发,有助于扩展乡村旅游发展空间、推进业态产品融合创新、创新商业运营模式及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实现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针对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中的困境,提出要优化数字旅游发展平台、引导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优化数字旅游运营机制、营造数字化发展环境,加快建设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共荣共生的乡村数字旅游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