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杯子装水,平平常常,却隐藏了智慧。古代最初的杯子用黏土做,边做得很厚,笨重而容积小。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改进,它的"体"——杯子本身(边)越来越薄,而杯子的"用"——装水的功能(简称"内容"),越来越大,同样的杯子,可装更多水了。我们看到,尽管杯子的边能装住水,但另一方面边也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这就要求恰当地调配边与  相似文献   

2.
杯子装水,平平常常,却隐藏了智慧。古代最初的杯子用黏土做,边做得很厚,笨重而容积小。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改进,它的"体"——杯子本身(边)越来越薄,而杯子的"用"——装水的功能(简称"容"),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3.
<正>一、"爱"是一种智慧教师要像牧者那样管理着生命。放牧的历程一面是守护,一面是尊重,一面是引领;牧者是一种职业,他们摈弃家长作风,排斥暴力。教师应是一个虔诚的牧者,一方面是对莘莘学子的倾心呵护,关注其生命成长,留意其心灵健康,疏导其心理顺畅,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幸福地成长;另一方面是对其学习的呵护与引导,促使其能够顺利地长知识、提技能。教师的"放牧",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像牵引风筝  相似文献   

4.
要刊要点     
《教育》2012,(31):8
杯子边上的"教育智慧"《教师》2012年第26期刊登郭思乐文章指出,杯子装水,平平常常,却隐藏了智慧。古代最初的杯子用黏土做,边做得很厚,笨重而容积小,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改进,它的"体"——杯子本身(边)越来越薄,而杯子的"用"——装水的功能(简称"容"),越来越大,同样的杯子,可装更多水了。我们看到,  相似文献   

5.
郭思乐教授认为,教师应该做一个“牧者”,把“羊群”带到那辽阔的水草丰盛之处,让他们自由快乐地吃草。那么,教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成为一个充满智慧的优秀“牧者”,在课堂里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6.
"咦?白老师怎么提着一篮子东西往教室走来呢?"一个同学问道."噢!白老师要给我们做一个有趣的实验——鸡蛋魔法师."另一个同学回答道.我心想:"鸡蛋怎么会是魔法师呢?" 上课铃声一响,白老师笑眯眯地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鸡蛋魔法师’."同学们顿时瞪大了眼睛,只见白老师从篮子里拿出了实验的道具:一个鸡蛋、一袋盐和一个装着水的透明的大杯子.  相似文献   

7.
生本教育应该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人,"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实施的策略是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因此,建构初中思品学科的生本课堂,需要教师从理念上进行根本性的转变,做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引导者、推动者。但是,少干预并不代表不干预,放任自由,笔者觉得做一个生本课堂上的思品教师,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必须把握好几个"隐",钻研好几个"引",真正成为学生在课堂中生命成长的"牧者"。  相似文献   

8.
洪劼从小在安徽老家与奶奶一起生活,回南京与父母相处时间不长.入园那天坐在教室里用家乡话大声哭叫着,哄了半天才弄明白原来是在喊"要奶奶".原先刚停止哭的几个小朋友听他这么大哭大叫又抽泣起来,我把洪劼抱起来让他坐在我腿上,用毛巾轻轻擦去他脸上的泪水和鼻涕.九月的天气仍然炎热,没一会他的小脸就又是泪水又是汗水,头上青筋暴出,嗓子也哭哑了,不停地用舌头舐着嘴唇,我想他一定渴了,就给他用杯子盛了一杯温开水.他一口就将水都喝了,当我要将杯子拿走时,他又哭起来不肯放手,我把杯子还给他,他拿着杯子左看右看起来,原来杯子上有个大熊猫的图案,我问他:"这是什么呀?"他说:"我知道,它是大熊猫."我马上表扬他:"你真能干."  相似文献   

9.
杯子装水,平平常常,却隐藏了智慧。古代最初的杯子用黏土做,边做得很厚,笨重而容积小,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改进,它的"体"——杯子本身(边)越来越薄,而杯子的"用"——装水的功能(简称"容"),越来越大,同样的杯子,可装更多水了。我们看到,尽管杯子的边能装住水,但另一方面边也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这就要求恰当地调配边与内容的份额,实现边少而容多。  相似文献   

10.
在牧式教学场域中,教师是一个"牧者",学生是一个"受牧者",教学就是"牧式引领"。牧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在牧式教学中,教师要搭建"脚手架"、构建"思维链"、创建"对话流"。"牧式教学"指向学生数学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11.
郭思乐 《教师》2012,(26):1-1
杯子装水,平平常常,却隐藏了智慧。古代最初的杯子用黏土做,边做得很厚,笨重而容积小,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改进,它的"体"——杯子本身(边)越来越薄,而杯子的"用"——装水的功能(简称"容"),越来越大,同样的杯子,可装更多水了。我们看到,尽管杯子的边能装住水,但另一方面边也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这就要求恰当地调配边与内容的份额,实现边少而容多。  相似文献   

12.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这一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组成部分,其中"教学做合一"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这一思想解决了生活中如何施教的问题,他指出了"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合一"是一种教育法,其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认为:"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他是这样解释的:"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陶行知的这一教学思想博大精深,对我们当下新课改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段文字可以换成数学课程标准的语言更合适)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本着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注  相似文献   

14.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哥哥在家里玩篮球."砰"的一声,他不小心把妈妈最心爱的杯子打碎了. 妈妈闻声而来,见满地的杯子碎片,既伤心又气愤地对我说:"一定是你打破的!"我连忙解释:"这次不是我,是哥哥." 可妈妈不分青红皂白,不听我的解释就对我大声吼道:"不用解释!每次做坏事,总是把责任推给哥哥,我不会再相信你了……"我顿时愣住了,"不再相信你了"这句话在我脑中一直徘徊着.望着在一旁偷笑的哥哥,我真想冲过去揍他一顿,但是我没有这样做,任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 妈妈怎么能这样冤枉我,还居然说不会再相信我了.我伤心极了!既然她这么说,那我就一不做二不休,以后索性与她对着干.于是,我再也不和妈妈讲话了.  相似文献   

15.
目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往往占据着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一堂课从头至尾似乎都是教师在教,而留给学生学的时间却很少。这样的教学方式与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是相悖的,"少教多学"模式则能改变这一现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少教多学"的概念界定究竟何谓"少教多学"呢?对于这一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刘冬岩在《"少教多学"的思想内涵与实践策略》一文中认为:"‘少教’  相似文献   

16.
杯子的爱情     
杯子:"我寂寞,我需要水,给我点水吧." 主人:"好吧,拥有了想要的水,你就不寂寞了吗?" 杯子:"应该是吧."  相似文献   

17.
郭思乐教授认为,教师应该做一个“牧者”,把“羊群”带到那辽阔的水草丰盛之处,让他们自由快乐地吃草.那么,教师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成为一个充满智慧的优秀“牧者”,在课堂里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呢? 一、激起自主学习的动机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不如离群     
"上帝是牧羊人,我们是信仰下的羊群."在英语中,"黑羊"一词代表着不合群者,害群之马.是人人得以驱之而后快的异类.  相似文献   

19.
营养问与答     
《父母必读》2014,(5):92-93
2岁了还喜欢用奶瓶,怎么办?宝宝2岁了,还喜欢用奶瓶,怎么让宝宝改用杯子喝奶?先让宝宝逐渐接受杯子。如用玩游戏的方法教宝宝逐渐喜欢使用杯子。先准备两个干净的杯子,父母先举着空杯子假装喝水,边喝边说:“真好喝!”然后帮宝宝将杯子举到他的嘴边,让宝宝假装喝,并问:“好喝吗”最后让宝宝自己举杯子假装喝水。当宝宝显示出对假装用杯子喝水的游戏感兴趣后,可以向小水杯里倒入少半杯水或奶或宝宝平时比较喜欢的果汁,教宝宝用双手把杯子端到唇边,略倾斜杯子慢慢喝掉。  相似文献   

20.
我的新发现     
我热爱上科学课,每一节科学课上的实验,我都喜欢回家再重做一遍。今天课堂上我学会了找空气的方法:把一个杯子倒立竖直扣入水中,杯子一倾斜,有气泡冒出水面,说明杯子里面有空气。我像往常一样回到家准备再做一遍,看到妈妈倒了半盆热水正要洗头,我趁空儿摸了一个杯子倒立着竖直扣入热水中,杯子还没有倾斜,奇怪的现象就出现了:已经有气泡冒出来了。这是怎么回事?课堂上我做实验时,杯子倾斜一下空气才会跑出来,现在怎么还没等我倾斜杯子,空气就急着往外跑呢?我左思右想弄不明白。扑面而来的热气让我眼前一亮,可能与水的温度有关吧。为了验证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