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教学应主动适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现代汉语"的教学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要求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主动适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那么,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师怎样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  相似文献   

6.
季德根 《快乐阅读》2011,(22):77-77
《语文课程标准》关注人的发展,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的不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可以改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方式做出了明示:自主、合作、探究,并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规定"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关键在于教师做好引领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主体参与"思想是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和帮助学生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学校教育应着重于"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指导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发展"。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语文教  相似文献   

15.
正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要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强调了"问题意识"对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巧设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探索,结合四种有效提问方式——"诱问、巧问、善问、追问"的实践经验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参与"为主线的课堂模式就是基于新课程理念所建立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时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并在课程总目标中把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8.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求通过教师一系列的启发、引导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我们应努力使课堂成为学生的"学堂",让学生能够主动质疑、解惑、自主学习、和谐发展.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心理世界出发,让语文教学回归儿童,回归实践,回归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