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荣华 《大观周刊》2011,(27):17-19
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是西方思想的最伟大创始人之一。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作为东西方先哲的孔子与柏拉图,他们是人类古代思想发展史上的两颗耀眼的长明星,是中西文化“轴心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分别是中西两种文化的祖师,对于中西文化各自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在他们身上,不但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在思想等方面也有许多可比较之处。对于这两位先哲,我们必须承认他们之间的差异,用科学的态度寻求东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吸收他们尤其是西方文化、思想的优秀成果充实自己,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2.
马笋 《大观周刊》2012,(18):17-17
柏拉图是古希腊杰出的政治法律思想家,他的代表作有《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里面包含了丰富的法律思想,为后世法律文明的进步奠定了思想基础,可以说柏拉图是古代、中世纪和近代所有思想家中少数最具有影响的人之一。  相似文献   

3.
约翰·劳勃生是英国的一名残疾人,他瘫痪在床,只有右眼能见到一丝光亮。 他并未把自己关在黑暗里,他用上天赐予的仅有的那丝光亮读书看报。冥冥之中,他在等待着什么。一天,劳勃生在读报时看到一篇文章,远在库仑山里有一位姑娘名叫美丽丝,29岁,与他同龄,她也是全身瘫痪,只有双手可以略动。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诗”构成了理解柏拉图写作的一大迷津.那么。寻求跨越这一迷津的很大一部分努力,都必须付诸对柏拉图作品中“神话”部分的解读。柏拉图反对传统神话(荷马)是很清楚的。可他自己为什么又要重写神话?  相似文献   

5.
设想柏拉图的作品丢了,哲学从亚里士多德开始,我们就根本无法想象这样一位古代哲人,他同时也是一位艺术家。——尼采《柏拉图对话研读入门》柏拉图是诗人?在坊间流行的无数西方哲学史撰中,尽管柏拉图都位居要席,但我们很难见到柏拉图是诗人、柏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是古希腊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传播观念是柏拉图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希腊,新闻传播是以吟诗、讲故事或戏剧等形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加藤忠先生今年已经79岁了.为了照顾患了帕金森综合症的妻子,他几乎足不出户.而他秘密的乐趣,就是和78岁的井上洋子互通书信. 这44年来,加藤一直与洋子保持交往.他也不知道这算不算人们所谓的"出轨".因为二人从来没有发生身体上的关系,一直是柏拉图式的精神交往.  相似文献   

8.
高筠 《大观周刊》2012,(17):15-15
柏拉图理想国建立在统治者阶级利益上,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平等,在政体模式、生产生活方式、私有财产、婚姻关系方面,只是空想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种需要作家用道德勇气和自由意识来实现的个人行为,只有当在现实公共生活中有真话要说,而且确实能把真话自由、公开地说出来的时候,文学才成为一种体现人的主体价值的社会行动  相似文献   

10.
佚名 《新闻世界》2007,(5):39-39
张学良获得自由后曾有一句感慨:“宋美龄活着一天,我也能活一天。”这种非比寻常的柏拉图式情感,出现在这两位特殊身份、特殊命运的人之间,不可思议却又至诚至信。  相似文献   

11.
一个幽灵在新世纪开始之后,就在中国的网络上徘徊,它就是网恋。 不容否认,网恋的发生与当代社会的经济社会形态是密切相关的,但它同时也是人类古老的需求的—种自然延伸,只不过这个延伸是附着在—种最新的技术手段上而已。  相似文献   

12.
柏拉图的"克里特远征":《法篇》与希腊帝国问题王恒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本书是对柏拉图《法篇》与修昔底德《战争志》(旧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对勘"研究。著者认为,对柏拉图写作意图的探求,要放置在修昔底德(以及其他史家)对雅典帝国命运兴衰的认识当中。在引入柏拉图"帝国问题"意识的时候,他就希望大家"注意到柏拉图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古典作家写作的原则和方式"[1](8页),也要"充分注  相似文献   

13.
杨杰 《大观周刊》2011,(38):20-20
正义从古至今都是人类社会的价值追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正义划分为个人正义和城邦正义两部分,把个人灵魂结构和城邦阶层结构的同构性连接起来。本文主要探讨柏拉图的正义观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穆晓霞 《大观周刊》2012,(34):28-28
荀子和柏拉图的思想分别在中国和西方哲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的地位,虽然两者在产生和发展上有很大的不同,但两者在治国思想上却有很大的相通处。面对当今日益多元的的文化背景,各种不同文化之间及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本文从荀子和柏拉图的治国理念入手,以期达到对两者的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5.
杨杰 《大观周刊》2011,(32):12-12
正义从古至今都是人类社会的价值追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正义划分为个人正义和城邦正义两部分,把个人灵魂结构和城邦阶层结构的同构性连接起来。本文主要探讨柏拉图的正义观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台湾著名出版人、大块文化出版公司董事长郝明义最近在台湾《中国时报》连续发表了多篇文章讨论台湾的阅读风气。这是出版产业基础建设的根本问题,本刊将陆续转载这些文章,以便让关心这个问题的业者能够共同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一、李普曼、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成见”说20世纪20年代,西方学界有两位学者同时对“成见”有所阐发,但是,二者进路不同,学科不同,其思想的命运也不同;尽管如此,二者都有共同的学术背景与共同的政治哲学指向.  相似文献   

18.
雅可布·克莱因(JacobKlein,1899--1978),20世纪重要的哲学家和柏拉图阐释者。作为列奥·施特劳斯的终生挚友,他可能是复兴施特劳斯所谓“柏拉图式的政治哲学”的肇始者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义观是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永恒主题,而他的正义观追求的核心主旨则是个人内心秩序的平衡和城邦等级秩序。按照柏拉图正义观的思想,他的理想国是由社会分工不同的统治者、护卫者和生产者组成,各司其职,达到国家和谐。为了实现理想社会秩序,使统治者、护卫者更好地履行职责,必须采取教育,实行公有等手段。柏拉图的正义观与个人所处的时代历史背景和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其正义观之秩序诉求对后世及当代具有一定的启示性。  相似文献   

20.
1987年台湾"解严"之后,社会的阅读环境与氛围,经历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段.主要原因有几个: 第一,"解严"之后,伴随"补课"而来的阅读需求,补过去因为种种禁忌而没能接触的作家与作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