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善待优秀学生,几乎所有老师都能自觉做到;善待学生的长处和优点,老师也很容易做到;善待学生的过错,就有一定难度了。  相似文献   

2.
善待优秀学生,几乎所有老师都能自觉做到;善待学生的长处和优点,老师也很容易做到;善待学生的过错,就有一定难度了。小学生正在成长之中,心理、生理还没有成熟,认识水平低下,生活经验缺乏,社会阅历肤浅,偶尔犯错在所难免。如何对待学生的过错,能反映出教师的智慧和艺术。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人人皆知、个个敬佩的。在英国也有一个善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的人生观,形成于初中阶段,巩固于高中阶段。一个学生在初中阶段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将来会善待人生、善待社会。一个学生如果在初中阶段遭到不公平的对待,他将来会对社会发泄、报复。”——希望真正热衷于教育事业的老师们耐心而认真地读完这一系列文章,但愿能给您一些启迪,这也是我们每位老师肩上所担负的责任——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习惯。[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赏识教育中教师应做到“三多”:多尊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多期待,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把学生当人.献出仁爱之心。  相似文献   

5.
所谓的“双差生”是指纪律差、学习差的学生。这类学生.老师头痛,学校厌烦。因此.一直以来学校对这类学生要么一棍“打死”。置之不理,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要么则干脆开除,把他们推向社会。孰不知.学校是教育场所,起教书育人作用,家长把子女送来.就是要我们教好他们.怎能轻易把他们推向社会呢?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把他们教好.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善待他们.才能把他们转化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在任何一个集体中,所有的人都不可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总会有优、中、差的区别。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囚材施教,善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差生),树立差生也能成才的观念,尽一切努力转化差生。对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教书育人》2006,(6):15-15
cherry:老师不仅是要学会教育学生,更要充当学生的好朋友,要理解学生的感受,有时老师的一句夸奖会改变学生的一生,一句辱骂会毁了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一个好老师,第一是要学会夸奖学生,给予学生鼓励,尽量做到台上为师,台下为友。要创心教育爱学生,不歧视羞辱学生,更要做到为人师表。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带学生去踏青!!!  相似文献   

8.
申时芳 《贵州教育》2011,(5):25+38-25,38
如今,教育圈的“行话”——“赏识教育”、“尊重学生”、“善待学生”此起彼伏,从“尊重学生”演变到:“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生永远是对的”、“学生就是上帝”……  相似文献   

9.
张红 《伊犁教育》2006,(1):43-44
作为一个班主任老师,要把爱贯穿在教育工作的始终。要本着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态度。善于接纳学生的错误,真心善待每一个犯错误的学生:对他们有足够的耐心、爱心,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用母亲一般的情怀去呵护每一个孩子。付出无私的爱,才会做好教师这份工作。  相似文献   

10.
作为教育者,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选择一种合适的、科学的教育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教师要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学会宽容,真诚地善待每一个学生,像对待上帝一样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生命的激情去创造另一个美好的生命,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在教育实政中,运用赏识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态,使他们增强自信心,赢得家长和老师的信任。  相似文献   

11.
“假如你不会善待孩子,你就不配做父母;假如你不会善待学生,你就不配做老师”。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当善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相似文献   

12.
张秀萍 《考试周刊》2012,(77):181-181
爱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书育人的动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品学兼优的学生固然可爱,但千万不要忽视后进生。教师要善待学生,特别要善待学习困难的学生,善待犯错误的学生。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必须讲科学,讲规律,讲情理,必须同尊重、信任、理解、爱护学生相结合.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李明萱 《湖北教育》2005,(11):12-12
要求教师做到的,党员干部率先做到;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近日.兴山实验中学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开展“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学生满意的教师”的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4.
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遗憾、生气,然后以严肃的态度、严厉的语言批评、呵斥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如果能够出于平常心,施以爱心,耐心地引导、说服,善待学生就已经是不容易的了。善待学生仅仅只是爱的教育。教育不仅仅是爱,更是一门艺术。所以,仅仅是善待学生的错误是不够的,还要能够欣赏学生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尊重理解学生,这是多数班主任都能做到的事情,然而多数学生很难做到尊重和理解老师。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师生之间未形成“双向沟通”,使老师处于费用不讨好,使劲难儿的尴尬境地。本侧重从如何沟通方面探讨班主任工作的一些基本做法,使之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6.
对孩子施以爱的教育,对孩子要公平,老师要和蔼可亲,善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在教育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早已是人尽皆知、无须再论的道理。然而,前几天与一位小学教师的谈话,却让我大吃一惊。这是一位刚从某师范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仅一年的老师,她却告诉我:“对待学生一定要严厉,稍有笑脸,以后学生就难管教。”“看到长得好看的、听话的、学习好的、或是家长给老师送礼的学生,没办法,就是喜欢。”…… 这番话,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目前,我国对教育理论的研究,可以说已比较深入,研究的成果已…  相似文献   

17.
秦彩华 《湖南教育》2002,(20):26-26
努力创设师生之间的友爱、融洽的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老师爱学生,具体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一要亲近。教师只有亲近学生,才能教好学生。老师要设法解除学生对老师敬畏的心理设防,应该做到勤招呼,看到学生,应放下架子,主动点头、微笑、亲切问好。班主任还要做到勤观察,一旦发现学生情绪波动和健康状况下降,要进一步了解,解决其实际问题。教师还应做到勤家访,在家访中培养师生感情。二要尊重、理解。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我们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对我们所不尊重的人,是…  相似文献   

18.
感悟细节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至。  相似文献   

19.
润物细无声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学生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至。  相似文献   

20.
周模平 《今日教育》2005,(12):54-54
平常父母教育孩子,老师教育学生,总是要求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善待他人,说话要算数。然而这一切的努力,往往被我们漫不经心的应付、不耐烦的呵斥打碎。因为是漫不经心,我们往往没有在意,可是留在孩子心底里的会是什么呢?一个女孩在一篇题为《永远的诺言》的作文里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