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地方文化的弘扬离不开本地新闻媒介的传播。文章结合常州的传播现状,提出地方媒介在弘扬地方文化时可采取的几点措施:掌握各媒介的传播特点,加强地方文化新闻报道,策划多样的文化活动,开设专栏或专题节目等。  相似文献   

2.
地方文化也称地域文化,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①它是传承历史血脉、推动地方文明的精神动力.电视纪录片作为传播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推进地方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现历史文明 湖北又称荆楚,自古以来是楚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中国古代、近代及现当代的历史文明进程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电视纪录片要传承与彰显湖北地方文化,必须突出展现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首先就要尽可能地对楚文化进行挖掘与诠释,在这方面,已经有一些优秀的纪录片范例.  相似文献   

3.
教育期刊专题策划的编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握住专题策划中的宏观思维 期刊专题策划,是期刊编辑在综合分析刊物所承载的社会责任、文化使命、读者需求及作者资源等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的体现编辑主体性的传播方案.专题策划的过程,是对期刊目标读者广泛调研的过程,是对同类期刊在内容选择与形式安排上反复分析比较的过程,也是对期刊在当下传媒环境下作历史反思与未来探索的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4.
纪录片是影视作品中颇具文化品格的样式之一。城市文化纪录精神的实质在于,不仅要纪录地理上的城市,更要纪录文化、历史和情感的城市。浙江卫视播出的首档城市文化纪录片《一本书一座城》正是纪录精神的价值所在。这部在深夜播出的纪录片既令人兴奋,也让人不安。节目从一本书切入,由主持人李晗带领大家分别穿越不同的城市,领悟城市历史与文化。在展现城市的历史变迁与文化变迁中,节目也蕴含了精神生态美的文化意向。本文从三个维度就片中体现的精神生态美进行总结,试图为今后城市纪录片的发展提供智性启示。  相似文献   

5.
国内纪录片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文化形式,以其独特的知识性、纪实性、思考性、审美性,再现时代发展的脉络,是集政治、经济、人文、历史、军事、宗教、哲学、民俗、环境为一体的文化形式. 纪录片本身的优势为其发挥教育功能提供了前提和可能,成为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辅助手段.因此,发挥纪录片的教育功能有其必然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记录历史 呵护记忆 开发资源 服务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名城。发达的经济、灿烂的文化、丰厚的遗产、荟萃的人才和独特的人文精神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和活力.也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丰富的档案资源。档案承载历史,见证辉煌,档案馆是地方记忆的宝库。记录收藏、征集保护、开发利用档案资源.凸显地方历史文化,传承社会文明.弘扬  相似文献   

7.
林斌 《视听》2018,(11):32-33
在对外传播中,纪录片能起到树立地区形象、弘扬本土文化等作用,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一个有效载体。城市台在外宣纪录片创作与传播方面也可以大有作为。本文以绍兴台的操作实践为主要案例,从"挖掘本土题材打造地域名片""融通中外文化讲好真实故事""凸显审美特征提升传播效果"三个层面切入,对城市台如何从事外宣纪录片的创新与创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梁楚晗  梁洁 《档案》2011,(5):52-54
红色档案信息资源蕴涵着灿烂的红色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经济、文化、教育价值,开发红色档案信息资源,对弘扬民族精神、丰富旅游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孟坚 《视听纵横》2007,(6):56-58
在我国影视界,文献纪录片的创作历史悠久,成就辉煌。文献纪录片在纪录有关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政治人物、重点社会活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各地社会经济生活和地方文化建设中,文献纪录片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本文结合地方台纪录片创作的具体实践,对地方文献纪录片创作的理念、地位和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不断地延伸着影像作品的发展空间,以真实记录、从社会与自然取材的非虚构影像纪录片也面临挑战,这对纪录片传承历史文明、传播社会文化甚至反映社会现状、引发社会思考等方面都产生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而这恰好也与一座城市品牌建设的传播意义不谋而合。本文以纪录片《城市24小时》以及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与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合作推出的“中国24小时·地方篇”系列微视频为例,针对纪录片与城市传播的创新融合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1.
黄山市正在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如何在城市建设中传承文化、保持特色是摆在城市管理者和设计师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在国际化进程中,地域特色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在消失,在以全球化的借口破坏传统文化,这种对传统破坏的广度和深度超出历史上任一时期。该文就弘扬徽派建筑文化,保持黄山城市特色进行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2.
档案文化产业是立足于档案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深度挖掘和开发档案文化产品,形成产业链,宣传和弘扬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地方特色文化,不断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档案文化产业包括档案的影视、动漫游戏、展览会展、文化旅游、出版、信息网络、设计、咨询、教育培训等、.  相似文献   

13.
专题策划是期刊的灵魂,做好专题策划是办好期刊的重要环节,对期刊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党刊更是如此.要提高党刊的指导性、增强可读性、提升影响力,必须在专题策划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论广东省地方戏曲文献资源的分布特征及有效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虹 《图书馆论坛》2008,28(2):92-96
广东地方戏曲是岭南精神文化的独特代表.广东地方戏曲文献是广东地方戏曲的历史见证物,广泛地分布在海内外粤人聚居地区.文献资料浩如烟海,查找困难.系统整合广东地方各剧种文献对继承、弘扬、研究广东地方戏曲文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专家访谈--编者按] 2006~2007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博士谢勤亮在写作博士论文<影像与历史:年鉴学派视野下的中国纪录片>期间,对央视、凤凰卫视、中央新影、上视纪实频道、山东卫视、广东卫视、深圳卫视等媒体纪录片制作机构的部门负责人、制片人、资深导演以及参与策划制作纪录片的部分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作了访谈.  相似文献   

16.
孙旭  吴赟 《传媒》2018,(12):75-78
城市旅游形象传播是以城市旅游功能为立足点,通过建构和传播城市独特的旅游形象,以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管理活动与过程.在城市旅游形象传播中,应树立正确的传播观,兼顾对内营销和对外营销,加强整体规划与传播策划.在传播方式上,应秉持整合营销传播策略以推广城市旅游品牌.在具体策略运用上,应综合运用多种路径,实施整合营销传播,注重城市旅游形象传播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正纪录片以影视手段真实记录和表现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的历史及现状,其特有的直观真实感、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韵味,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纪录片具有很高的历史资料价值、社会认知价值、文化传承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和市场营销价值,是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和文化产业。加快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健康发展,对于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必须从战略高度,认  相似文献   

18.
李振宇 《传媒》2022,(3):71-72
作为一种基于传播媒介上的文化形式,纪录片对文化认同的形成与巩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通过对文化的纪实性再现、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以艺术性的表现手法承载深刻的创作思想,让受众在接受纪录片所传达信息的同时,生成共同的意识,进而强化文化认同.具体来讲,文化认同就是特定群体对特定文化的认同感,是一种行为、生活、言语、思想等层面倾向性共识与认可.《记住乡愁》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打造的精品力作,通过对一城一池、一村一镇的述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强化民族认同、构建文化自信的典范.2018年4月,《记住乡愁》荣获第25届"星光奖"纪录片大奖.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显示,2020年1月2日,《记住乡愁》第六季首播,再次创造了同时段全国纪录片收视率第一的成绩,以及累计收看观众超过170亿人次的记录.可见,《记住乡愁》以乡愁的具象符号为依托,彰显了一个民族对共性文化的追溯与认同,这也是其得以成功的关键,而其参与文化认同的具体路径,则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纪录片作为真实记录与记录真实的重要艺术样式,在记录真实生活,展现人间情感;记录历史,展现历史风貌等方面有着其他艺术样式无可比拟的优势.中国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不同的是中国各地在整体上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同时,不同地区在不同的时期也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风格.纪录片《龙之江》属于历史文化题材纪录片,片中利用黑龙江独有的地域特征、民俗风情、历史遗迹、人文景观等历史情境的真实记录,通过对黑龙江流域不同民族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讲述,反映出黑龙江流域各民族文明与中原文明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促进与融合过程.  相似文献   

20.
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扩大开放的形势。旅游城市报出现了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衔接的新局面。那么,旅游城市报如何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弘扬旅游城市文化,利用文化桥梁唱好经济戏呢?我们的体会是,抓住当地文化旅游优势与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抓住“三点”,达到“三个目的”,办出旅游城市特色。一、突出文化,抓住“热点”,促进文化与经济大融合。近年来,不少旅游城市借助自己独特的优势,或以城市文化的历史溯源,或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取胜,举办各具特色的节庆活动,招商引资。如济南、潍坊、泰安、曲阜等地,举办节庆,开展文化交流,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