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和实验准备1 .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地表植被覆盖状况、降水强度 ,是导致水土流失发生与否的重要因素。(2 )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实验是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2 实验用品 :(1 )木板一块 ,把木板用东西支起与桌面约成 2 0度夹角 (长约 40厘米 ,宽约 30厘米 )(2 )草皮一块 (长约 30厘米 ,宽约 2 0厘米 )(3)透明水槽 1个。(4)喷水壶 2个 (二者喷出水流应有区别 ,即可模仿小雨和暴雨的降水强度 )(5)黄土 50 0克 (如没有黄土可用其它干土代替 )(6 )清水 2 0 0 0克3.实验准备 :(1 )课前按 5个学生一组来准备实…  相似文献   

2.
1.实验目的:验证电流的磁效应。2.实验材料:漆包线或铝箔纸长约1米;指南针;硬纸盒;电池。3.实验步骤: (1)将铝箔纸裁成长100厘米、宽80厘米的矩形(长方形)。(2)然后把铝箔纸对折5次,形成一  相似文献   

3.
毛细管是指各种很细的管道,在我们身体、植物的根茎等组织里就有很多毛细管,土壤、多孔性材料(如纸张、纺织品)等都具有非常多的毛细管。毛细管它能使水等液体上升,上升到什么样的高度?它能使上升的水(如图1右所示)翻过“坎”吗?做做下面实验就可知其究竟。实验材料用品:1.内径约2mm的细玻璃管、内径约1mm的小细玻璃管、内径约0.5mm以下的毛细玻璃管(或用过的中性笔芯、圆珠笔芯等的塑料管代)。2.吸水纸(如卫生纸)一小长方、棉纱一束、粉笔1支。3.大碗(或玻璃缸)装清水、玻璃杯、木制支架(见图3所示)、刻度尺。实验操作:1.将细、小细、毛细…  相似文献   

4.
十九 电磁学实验(六) 17.验证电磁铁的性质实验(2) 实验用具与村料;细漆包线0.5—1米,长约5厘米的螺丝钉,小磁针,干电池1节,一张纸.实验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5.
电解水实验(图1)的结果是:水通过直流电作用产生了氢气和氧气,它们的体积比(约)为2:1.根据这一结果,可解释以下几个方面: 一、化学反应的实质  相似文献   

6.
正下面就通过一道2012年高考北京卷实验题中的第(2)和第(4)小问来看看高考中需要我们掌握的列表法和作图法.2012年北京卷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cm.(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x.实验所用器材:电池组(电动势为3V,内阻约1Ω)、电流表(内阻约0.1Ω)、电压表(内阻约3kΩ)、滑动变阻器R(0~20Ω,额定电流2A)、开关、导线  相似文献   

7.
1 实验部分1 .1 仪器与药品仪器 :U形管 (1 0 0mm× 1 0mm)、水槽 (Φ =1 2 5mm)、烧杯 (1 0 0mL)、带鳄鱼夹的细铜线电极、铁架台 (含铁夹 )、电炉、0v~ 40v晶体管直流电源或干电池组药品 :饱和FeCl3 溶液、琼脂 (AR)、KNO3 (AR)1 .2 实验装置与操作(1 )Fe(OH) 3 胶体的配制 :往 1 0 0mL烧杯中加入5 0mL蒸馏水 ,加热至沸 ,迅速滴入 3滴饱和的FeCl3溶液 ,再继续煮 1min~ 2min ,冷却 ,渗析 ,直到检测不出Cl-,即得纯化的胶体溶液 (浓度约为 1 .3 3× 1 0 -2mol/L)。同法制得浓度约为 4.43…  相似文献   

8.
改进之一:供演示实验用。 一、改进之处: 1.将光源(注一)由侧面射入,改为由下向上射入。 2.将光源射入的小圆孔,改为狭长的缝(长约0.5厘米,宽约0.2厘米)。 并将一个小圆孔,改为三四条狭长的缝。  相似文献   

9.
第四章 实验验证 实验体系和实验条件 1.溶液体系 0.1000mol·1_K_3Fe(CN)_6+2.Omol·1~(-1)KCl 0.0500mol·1~(-1)K_3Fe(CN)_6+2.0mol·1~(-1)KCl 0.0100mol·1~(-1)K_3Fe(CN)_6+2.0mol·1~(-1)KCl 试剂皆为A、R级溶液用蒸馏水配制。 2.电极体系 研究电极:ψlmmpt盘电极,ψ3.1mm玻碳盘电极、ψ4mmpt盘电极。 辅助电极:pt片电极,面积约为1cm~2。  相似文献   

10.
科学探究     
一、选择题1.图1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2.实验室加热约150 mL 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图2中的( )。  相似文献   

11.
戎年中 《物理教师》2003,24(11):F003-F003
2003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第13题: 要测量一块多用电表直流10 mA挡的内阻RA(约为40Ω),除此多用电表外,还有下列器材:直流电源一个(电动势E约为1.5 V,内阻可忽略不计),电阻一个(阻值R约为150Ω),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2)给出RA的表达式. [解答](1)实验步骤:①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测量电源电动势E;②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电阻阻值R;③将多用电表置于直流10 mA挡,与电阻R及电键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合上电键,记下多用电表读数I.  相似文献   

12.
一、实验装置: 二、操作: 1.在试管2内放入一药匙高锰酸钾晶体(约3克),在试管1内放入少量锌粒(约10粒),在试管3内倒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相似文献   

13.
一、复习要求1 常识性介绍 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水的污染和防治 ;水和人类的关系 .2 了解 空气的成分 ;氧气的物理性质、用途与工业制法 ;水的物理性质与组成 ;氢气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3 掌握 氧气和氢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 .二、知识结构与要点1 空气空气成分研究史代表人物 :瑞典化学家舍勒、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实验 :让红磷在密封的钟罩内燃烧 ,产生大量白烟 ,钟罩内水面逐渐    上升至约 1/5体积 ,说明氧气约占空气的 1/5组成成分的体积分数 :氮气 (78% ,约占 4/5 )、氧气 (2 1% ,约占 1/5 )、稀…  相似文献   

14.
一、实验仪器与药品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具支试管、硬质玻璃管、烧杯、导管、单孔橡胶塞。粗铜丝(长约20cm)、细铜丝(5cm)、氢氧化钠溶液、品红试纸、蓝色石蕊试纸、火柴。二、实验装置图(图1)三、实验操作步骤:1.按图1所示安装仪器,先用一端较尖的粗铜丝穿透胶塞(粗铜丝在胶塞中能够上下活动即可),然后把伸入试管内的铜丝一端绑一束细铜丝,再在硬质玻璃管的两端各放入一片湿润的品红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图1实验装置湿润蓝色石蕊试纸湿润品红试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2.向试管中加入约5mL浓硫酸,加热(在加热浓硫酸时,细铜丝先不要伸入…  相似文献   

15.
一、氢气爆炸实验 1.实验装置实验装置. 2.仪器特点及用途 (1)特点:该实验装置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成功地解决了"简单贮存气体"的难题(该方法可贮存气体约3 h).实验充分让学生感受到爆炸的震撼力;可以观察到爆炸时迸发出的火光;在操作过程中安全系数高,减少了学生的恐惧心理;教师操作简单,实验成本低;爆炸极限容易控制,成功率高(98%).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级中学课本化学 (必修 )第一册15 0面实验 6 5如图 1所示。用这两种装置演示铜片分别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 ,有以下不足之处 :1.反应中生成的NO2 ,NO等有毒气体完全逸散在空气中造成对人体危害 ,对环境污染 ;2 .不利于控制反应 ,只能是在反应物之一(铜片或硝酸 )消耗完全后 ,反应才自行停止。图 1 敞开体系的实验装置为克服以上不足 ,可把原来的两个独立反应体系合并为如图 2所示的封闭体系。图 2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一、实验用品仪器 :Y形管 ,广口瓶 ,烧杯 ,镊子 ,玻璃导管 (长约 2 0cm ) 4根 ,橡皮管 (长约 15cm) 2根 ,…  相似文献   

17.
1994年全国普通高考物理A卷的第25题,是一道考查伏安法测电阻的电学实验题。其题目、答案及评分标准如下: 25.图为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所需的器材实物图,器材规格如下: (1)待测电阻R_x(约100欧) (2)直流是安表(量程0—10毫安,内阻50欧)  相似文献   

18.
一、生石灰与水反应实验的改进 若按照教材第十单元内容采用分组实验.则生石灰很难买到,即使买到,用量也很大(煮熟1个鸡蛋要约1试剂瓶的生石灰).我选用了一个实验来代替:事先布置学生按小组收集干燥剂(食品中如雪米饼或波力海苔中的干燥剂最好)、鹌鹑蛋.每小组至少带4包干燥剂,2个生鹌鹑蛋.到课上分组实验时,每小组给1个250 mL烧杯和水就能完成实验.  相似文献   

19.
设计性实验对实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下面以一道电学实验题的多解为例谈一下设计性实验应从何入手 .题目 :测量某未知电阻的阻值 ,已知该电阻的阻值约为 5Ω ,根据给出的器材 ,选择你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和所选择的实验器材 ,你能选择出几种方法 .A 电流表A1 (0 -30 0 μA ,内阻rg1=1 0 0Ω)B 电流表A2 (0 -0 .6A ,内阻rg2 =0 .1Ω)C 电阻箱R1 (0 -999.9Ω)D 电阻箱R2 (0 -99999Ω)E 滑动变阻器R3(0-5Ω ,2A)F 电源 (3V左右 ,内阻r=1Ω)G 单刀单掷开关若干 H 导线若干 .一、从全电路欧姆定律入手实验电路如图 1所示 ,…  相似文献   

20.
朱红 《物理教师》2003,24(3):23-24
方法 1器材 :自制水槽 (图 1 ) ,此水槽用透明有机玻璃粘合而成 ,长约 2m ,宽约 3 0cm ,深约5 0cm ,水槽的正面从底部起每隔 1 0cm画一条横向的红色刻度线 (为清楚起见 ,图中没有标出 ) ,有机玻璃挡板AB可以垂直插入水槽 ,将水槽分成 1、2部分 ,并可使各部分保持不同的水位 .操作 :在水槽中装约 3 0cm高的水 ,为使坐在后面的学生也能清楚观察到实验现象 ,在水中滴数滴红墨水 ,使水呈红色 .用挡板AB将水隔成 1、2两部分 (图1 ) .垂直抽出挡板 ,就会在水槽中产生如图 2所示的一个半个周期的水波 ,它向水槽的另一侧运动 ,当遇到水槽侧面的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