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我国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口空心化问题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态势。目前,我国关于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研究成果丰富。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农村人口空心化的研究现状从基本内涵、影响因素、空间分布、影响及治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对其研究特点、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商洛学院学报》2017,(3):88-92
随着城乡二元转型发展,贫困地区农村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由此产生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贫困地区农村空心化问题虽得到一定程度治理,但仍存在农耕土地无人耕作、留守老人缺乏救助、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令人担忧、留守妇女引发的夫妻情感断裂等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治理理念与治理工具选择偏失。农村空心化本质上是由农村社会道德嬗变引起的社会次生问题。因此,贫困地区农村空心化治理就必须立足于贫困地区农村空心化伦理属性。从伦理学角度寻求贫困地区农村空心化治理路径不失是一种全新尝试。  相似文献   

3.
《嘉应学院学报》2018,(1):48-52
通过对前人研究文献的梳理,分析了我国对农村空心概念的认识,其中有从聚落、人口等单方面的认识,也有综合角度的认识。对农村空心化的已有研究主要有农村空心化的时空过程、农村空心化机制和农村空心化治理三个方面。从时空过程看,农村空心化是一个发生、发展和消退的过程,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空间格局。农村空心化的机制包括推拉理论、人口迁移模型和综合机制。农村空心化治理包括单项治理和综合治理。在对前人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包括农村空心化模式的研究、新形势下农村空心化治理研究、农村空心化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和农村空心化的情景分析。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皖北地区120所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师资、体育教学情况、课余体育活动状况、体育场地器材设施配备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皖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兼职现象严重、男女比例失调,体育教学状况、课外活动执行情况令人担忧;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严重缺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供学校领导和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会的空心化是长期片面、单向城镇化及工业化引起的,空心化的加剧给农村教育带来危机。从整体上看,农村空心化主要体现在土地、人口、地理、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的空心化,这四个方面是有紧密联系的,共同对农村教育产生消极影响。在空心化背景下,农村教育"离农"效应突出、农村学校功能异化、乡土文化丧失以及常驻儿童教育质量堪忧。为此,在空心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应该通过新型城镇化的红利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通过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来保持农村教育特色,通过推进农村常驻儿童保障机制来提升其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社会组织是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解、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重要力量。在空心化较为严重的皖北农村地区,广大的留守妇女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是一支被忽视的柔性力量。本文以颍上县“村嫂理事会”志愿服务社会组织为例,探寻该组织在颍上县乡村振兴中的社会功能,分析该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启示与思考,以探索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通过“增权赋能”提高女性社会生活的参与成效,发挥女性群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推动新时代乡村立体化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7.
农村“空心化”现象近年来颇受政府和学界关注。对农村“空心化”这一复合现象进行结构性分析,明确其概念层次,并在概念辨析和总结农村空心化的现实背景和制度背景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互动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农村“空心化”复合现象的治理逻辑,以治理农村人口分布以及农村地理空间布局为靶点,对重建新型现代化乡村聚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具有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农村大量劳动力的转移,也导致了农村空心化的出现。实证调查表明,四川省农村空心化不断加剧,耕地撂荒问题严重,农村空心化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四川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下要正视这一社会现象的存在并引导对其进行合理整治。  相似文献   

9.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理模式.在项目管理中,需要对经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保证项目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结合目前农村地区主要采用的污水处理系统,列举了污水治理项目存在的问题;从项目施工过程、环境因素影响、管理过程的影响三个方面对项目经济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潘超 《成人教育》2016,(4):20-22
农村空心化以人口的空心化最为突出,农村中青年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中坚力量逐渐薄弱,农民荒问题严重,很多土地被摞荒或者粗放种植,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困境.农村空心化为农村发展带来农民荒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业规模化生产的机遇,破解农民荒问题、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生产,需要走农民兼业化和职业化的双元路径.在农村空心化背景下,对农民培育进行兼业化和职业化定位分析,将有助于解决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促进农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皖北乡村治理中各种日益突出的矛盾,已经成为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建立一个治理和善治的皖北乡村社会,必须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经济组织,促进农村利益集团的成长,建立农民利益的政治表达机制。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的发展动力与运行机制,提出了参与主体多元化的协同治理的乡村治理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皖北地区农村住宅,早期大多数都是坐北朝南单层三间瓦房,加上东侧两间偏房,南侧大门口做上一个带门楼的倒座房,合围成一个大院,这就是典型的皖北地区农村住宅了。搞好皖北地区农村村庄住宅规划,提高皖北地区农村住宅水平,整合皖北地区农村土地资源,更好的实现皖北地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中给出了目前农村建设过程中比较受欢迎的房屋建筑的模型图和建筑设计图,通过对这种户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小组团联排住宅较为适用于皖北地区的实际使用情况,适于推广建造。  相似文献   

13.
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农村中以留守老人、儿童和大龄劳动力为主,这种人口空心化现象对农业和农村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作为一个欠发达国家,研究欠发达地区的人口空心化,对缓解其带来的各种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安徽省砀山县为例,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从个人和家庭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影响农村人口空心化的机制问题,得出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外出务工的预期收益等是影响农村人口流动的显著变量的结论。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特色农业、加大技术培训等建议,力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人口空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安徽省怀宁县洪铺镇黄山村实地调研得出相关数据,了解黄山村村庄空心化现状,并通过数据定量分析出其自改革开放以来村庄空心化演化过程中的主导因素.研究发现村庄空心化率与村庄户均人口数负显著相关,与常年在外劳动力人数、村人均收入、宅化率、人居宅基地面积、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显著正相关.基于实证分析,针对欠发达地区村庄空心化现状,从搞好村庄规划、完善土地利用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统筹城乡发展视角四个方面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的贯彻落实,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弱化的现象也比较突出,正确认识皖北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探索加强和改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措施,对于加快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农村人口转移速度之快、数量之多,出现了农村“空心化”问题,它不仅表现在人口方面,在基础设施、资金、医疗卫生等各个方面也都有所体现.本文通过对农村“空心化”概念的分析,拟从城乡一体化战略高度提出解决此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运用问卷调查、田间走访、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安徽省北部地区农村村落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该地区村落体育活动特征,旨在为皖北地区农村村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皖北地区农村村落体育在村民对体育认知程度、体育活动内容、体育活动地点以及体育活动形式方面具有自身的规律与特色;但总体上该地区村落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8.
皖北地区是安徽的重要板块,由于发展起点较低,经济基础比较脆弱,人口众多,因此,皖北新农村建设状况对全省甚至全国都有极为重要意义.本文以皖北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探讨皖北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皖北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张克荣 《文教资料》2010,(31):104-105
皖北乡村治理中存在乡镇财政危机严重、“两委”矛盾激化和农村精英外流增加了乡村治理的压力等问题。使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安徽全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本文提出了各方利益主体协同治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近年对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不仅在农村聚落空心化的概念、类型、空间模式、空间分布、形成因素、形成机制、动力机制、阶段与过程方面,而且在农村聚落空心化带来的问题、对策和措施方面的研究都有较多进展。今后,要重视研究在农村聚落空心化的生命周期与中国城市化的背景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深入揭示农村聚落空心化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本质规律,并在综合研究方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