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小学生学习语文能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是语文教学必须达成的目标之一。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读出人物形象的丰满,读出故事情节的波澜,读出作品语言的形象,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依据新课标要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作为立足点,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成为阅读教学不竭的源泉。这是语言教学的根本要求,可以说"读"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和生长点,也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同时,教师要鼓励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品味优美语言,提高语文素养;在教学策略上,教师要讲究艺术。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应该确立"读为主线"的基本理念,通过读,能让学生"读入"(将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又让学生"读出"(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阅读活动不能只追求整体化一的教学效果,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心智活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  相似文献   

4.
<正>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阅读,通过大量阅读,读出语文味,读出意境,读出内涵。古人有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渗透的深刻含义,才能体会原汁原味的语文韵味。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在经历了一轮轮的改革后,剥去华丽的外衣,通过大量阅读才显其可贵的本色——语文味儿。如何通过阅读读出语文味儿,体现语文本色教学呢?一、通过自主阅读,引领语文味儿  相似文献   

5.
陈彩云 《考试周刊》2010,(50):51-52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语文教师教学时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在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6.
管颖 《学子》2013,(8):52-52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低年级的阅读更是为以后的阅读道路打下了基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为了保证阅读质量,应该避免乏味的读,过多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变换"读"的形式,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一、图文结合,读出效果《新课标》指出:"低年级学生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  相似文献   

7.
语文的魅力主要是语言的魅力,语文教材篇目都是极具魅力的珍品。通过语文教学引领学生创新阅读,让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十分重要。挖掘学生创造潜能,让学生去创新鉴赏文学作品,进而形成感受文学作品艺术魅力的活力,应当成为高中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和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学是语言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十分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说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改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突出了语言文字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因此,我们提出,语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力,对语言的控制力,重点突出"语言重组"。语言重组是常用的培养学生语言的策略之一,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语言的重新组合、合理搭配、形式变化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提升阅读能力。如何进行语言重组教学呢?我们认为,开展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王伟 《现代语文》2011,(7):101-102
新大纲在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宋志川 《快乐阅读》2011,(22):87-87
人类的交流离不开语言,学生的学习更加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学习也离不开阅读,这便是数学阅读。有人认为阅读属于语文的专利,殊不知对数学来说,阅读同等重要。我们不难发现,在小学生中,有许多学生当老师在课堂上读出问题时,他能快速  相似文献   

12.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没有量的变化不会有质的提高。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往"少慢差费"的现象就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可以说,扩大阅读量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深化课堂改革的需要,是改进作文教学的需要,是实现语文教学"多快好省"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文本细读是还原文本语境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一种艺术。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语境生处细细寻""语言亮点细细读""情理悖处细细品""语意空白细细钻"等文本细读策略,目的是使阅读成为学生快乐的心灵之旅,让学生读出"味道",获得丰厚的人生滋养。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3):29-30
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阅读教学,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语文教学提高质量的突破口。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的训练逐渐形成的。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主观阅读,要学生直面作品,用自己的眼睛去触及,用自己的心灵去品味。因此,在阅读时,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语文教师重在引领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探索问题,读出有个性的新颖见解。  相似文献   

16.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幅漫画,画的是两个学生计算一位教师讲课中的口头禅:"嗯"70个、"这个"97个、"啊"143个。此画意在讽刺有些教师课堂用语的不良习惯,说明教师的教学语言不美。这应引起广大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重视。语文是教师进行教学,向学生传达信息的主要工具。教师语言素质的优劣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中的“语文味”是什么?我认为,语文课中的“语文味”是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等,让学生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1.读出“语文味”中学语文教学中,受教学目标更多指向阅读理解的影响,诵读开始减少,但是,诵读不应该被遗忘。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形势,因此,改传统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感受到习语言的乐趣,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即语文课堂要体出"语文味"。"语文味"是指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使语文课洋溢出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阅读的中心环节是知、体验作品的言语形式,因此,"语文味"是可以读出的。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生命生命》课外阅为例,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读出语文味谈谈自己的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9.
余波 《教师》2011,(10):74-74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实现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用教师的智慧和激情,通过师生的交流与互动感染学生,启发学生,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语文修养。  相似文献   

20.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