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可是大多数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愁眉苦脸:写什么,怎样写?学生作文难成了语文教学中棘手的问题。其实,学生作文难,难在没素材,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有效收集作文素材,让学生做有"米"之"巧妇"呢?  相似文献   

2.
肖春 《学子》2012,(12):46-46
一、因地制宜"教"作文要想让学生对作文兴趣盎然,我们就要因地制宜组织作文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作文训练形式,让学生有话可写,敢于表达。如,在指导学生描写动物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动物世界",利用多媒体的暂停、重播、旁白等功能,帮学生认识动物的种类、观察动物的特征、了解动物的特性;学生对一些稀有动物有了近...  相似文献   

3.
王洪梅 《学语文》2012,(2):75-76
很多时候,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会有这样的困扰:学生作文素材越来越单一,单一的越来越重复。如何让学生的作文丰富起来?在此我将借助图式理论来解决写作教学中的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写作教学要培养的是什么?写作学习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里所说的"改",自然是基于作文初稿的多次修改——"修改"是"改"的本义。但在实际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斟酌、思考这句话,并努力使其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这一经验之谈是作为成人写作经验的一种总结,在用其来指导小学高段作文时,要考虑其对学生的适切性,应当赋予更多的含义。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通常强调的是作文的思路、结构,用词的准确性等。  相似文献   

5.
作为语文教师,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实践证明,作文教学必须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当学生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长期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也难。作文难,究竟难在哪里?总结过去,我认为,作文难固然有其写作本身难的原因,但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多年的"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看分"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作文难教、学生难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作文教学的这种尴尬局面,教者一般都会把责任推给学生,认为这是由于学生基本功差、阅读量少、生活阅历不丰富造成的。但当我们冷静地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我们不禁会自问:到底是谁控制了学生的阅读量?是谁掐断了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是谁给学生增加了过重的课业负担?我们都明白:兴趣比书本更重要,能力和实践比蛮干更重要。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有多少人能一以贯之地去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呢?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语文教师很有必要对自己的作文教学进行深刻地反思。  相似文献   

8.
马利 《教师》2010,(10):85-85
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都感到头痛,感到作文是一团乱麻,无从下手,要想取得成效,又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因此我们当老师的常常将责任推卸到学生自己身上。但是,回头想想,我们是学生求学道路上的引路人,学生不会作文、厌恶作文是不是与我们长期因循守旧、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的落后作文教学方式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9.
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人曾这样评价作文教学的历程——“不堪回首”。诚然,当作文教学的“批量生产”使学生陷入一个个早已准备好的精神套子中的时候,作文已成为师生心中共同的“创伤记忆”。当我们为作文教学现状扼腕叹息的同时,又能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向来是一大难点,写作文时,学生经常会感到无事可写,作文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原因何在?纵观我们平常的作文教学,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只教会了学生"怎样写",而并没有教会学生"写什么",在课堂上主要给学生讲"审题""拟提纲""怎样开头和结尾"等写作技巧方面,而没有把学生写作的"源泉"挖掘出来。这样的教学,无疑是事倍功半,效率极低。所谓作文,是学生通过文字把自己的生活表达出来,如若没有了生活这个源泉,就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之所以觉得作文无事可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年龄还小,生活比较单调,还没有经历过许多事情;  相似文献   

11.
张冬华 《现代语文》2011,(4):131-132
一提起作文,一些高三学生有诉不完的苦与累,有道不尽的辛与酸,甚至有的还说每逢写作文必是"茶饭不思,日夜难寐"。作为高三的语文老师心急如焚,如何让高三作文教学"拨开云雾见青天"呢?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三作文教学实际,试着采来"小荷",摘来"红杏",给学生的作文之园添上秀色。  相似文献   

12.
宋炜涞 《广西教育》2011,(7):50-51,64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当下,学生间互改作文的现象可谓"轰轰烈烈",但大部分学生却意兴阑珊。原因何在?如何才能发挥学生互改作文的作用?对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原因分析和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师都知道,作文无论对初中语文来说,还是对高中语文而言,都是半壁江山。然而对于我们现在的学生而言,要想打下这半壁江山,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学生本身就对语文教学没有太大的兴趣,加之作文教学的主观性色彩较强,使得学生在作文方面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才能将作文教学这"半壁江山"稳稳拿下呢?本文将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对写作恐"荒"——找不到题材,写不出东西来,故而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洞:有的措辞不当,语句不通;或是程式化的腔调,毫无真情实感;甚至有的毫无中心,层次零乱。那么,如何解除"恐‘荒’",使得学生思维活跃,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有文可写,让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切切实实的提高?在语文素质教育中,作文教学过程及方法须得创新和优化。如何"创新"和"优化"?  相似文献   

15.
杨颖 《考试周刊》2009,(50):71-7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谓举足轻重,学生作文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高低。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无话可写或是不知所云,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使学生由"厌写"变成"爱写",最终写好作文呢?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现总结刘下。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背景下,"对话"已经成为教学的时尚用语。在作文教学中,作文评改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在作文评价中树立"对话"意识,采用更平等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会让作文教学更加精彩——"对话"让作文指导更富亲和力,"对话"让作文评价更富情感性,"对话"让作文教学更富有效性。在我们进行作文评价时,我们可以采用创设多种对话情境和妙用对话评语的策略,让作文指导在对话式的评价中充满互动交流、思想碰撞的灵性。  相似文献   

17.
王素燕 《考试周刊》2011,(71):66-67
高中作文教学如何走出应试教学的误区?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人,主动探索写作的奥秘?本文是作者结合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理念,以学生的生活、心理、发展为本,进行的作文生本教学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张卫星 《现代语文》2013,(10):153-154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探险者与蝴蝶"的材料作文让人感受到课改的深入,均分在45分左右,得56分以上作文比例极低,又让我们感到作文教学效率之低,为什么学生应试考试的作文得不到高分呢?  相似文献   

19.
冼春燕 《考试周刊》2012,(51):58-59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修改。"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在二十年来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进行了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面谈谈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去责备学生作文材料雷同、材料老化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反问一下自己,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对学生作文的选材作了哪些卓有成效的指导?是的,学生的作文确实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不求真实、随意编造、选材雷同的现象,存在着缺少新意、缺乏时代感、让人望而生“腻”的材料陈旧的弊端.但是,这些都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去纠正和引导。学生就会懂得什么样的材料才是好材料,应该怎样选材,如何根据作文要求去选取合适的材料。下面我以记叙文为例.谈谈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选材指导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