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高职院校技术物理教学改革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具体实施要从三方面进行:一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二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责任心的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创新人格;三是充分发挥高职技术物理实验的创新与探索,强化"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贾亚东 《考试周刊》2013,(75):63-64
<正>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跨世纪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培养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必须努力寻求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体会。一、教师积极强化创新意识和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高职院校技术物理教学改革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具体实施要从三方面进行:一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二是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责任心的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创新人格;三是充分发挥高职技术物理实验的创新与探索,强化“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靠创造来推动的,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数学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创造素质。今天,我们的素质教育极力主张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体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就是运用新教材的内容,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从如何恰当运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拙见。一、为学生搭建宽松、广阔的创新舞台"人类文化史就是一部创造史",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无不蕴含着人类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创新精神贯穿着整个人类历  相似文献   

6.
创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创造新的东西"的简单缩写,而是具有特定意义的.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把创新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白志伟 《新疆教育》2013,(14):23-24
提倡创新教育的新时期,知识创新及其创造性应用将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而其中,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核心。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思索。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它是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对此,笔者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课题,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潜力,开展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潮流。基础教育中关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从专家理论研究、讨论进入学校实际操作,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开始关注的问题。研究和探索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对创新能力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学生创新能力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它的主要特点是主动积极性、求异性、发散性和独创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将来的发明、创造,而且也有助于当前的学习。没有创新,人类就不能进步。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培育学生的创造萌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相似文献   

11.
正创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造,人类就不会进步。在现实的生活和实践中许多客观事实都证明了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主要是科技领域的竞争,科技领域的竞争又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国家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列夫·托尔斯泰曾指出:"如果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就只会摹仿和抄袭。"这是多么可怕的后果!可见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是多么重要。下面,笔者就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谈  相似文献   

12.
梁米林 《考试周刊》2012,(83):126-126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而民族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发扬,关键在于教育。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创造,成为能够主动全面发展自己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思维活动,产生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衡量教学创新成效的最终标准,是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教学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其真正目的是通过教师的创新激发和带动学生的创新,即学生是创新的主体,创新应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4.
邱益妹 《考试周刊》2014,(15):105-106
本文以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为指导,对体育教学的改革进行了研究,探讨新课标下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人类社会在不断创新中才能取得进步与发展,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教师要善于创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特殊使命。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可通过“七步走”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在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因此,素质教育的改革也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为目标之一。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三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大纲的特点之一。也是当今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小学生正处在创新教育启蒙阶段的关键时期,在音乐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社会的发展是靠不断创新才得以实现的,培养儿童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结合教学实践,在此谈点自己的观点。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把学习的过程看成是一个发现问题、发现知识的创造过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未来人们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素质,同时,创新又是社会的要求,是时代的呼唤,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主题.然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生物教师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本人就谈谈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创新精神和开阔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首先,平时教学要让学生认识自身担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要使创新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其次,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个性,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好奇心、自信心和求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