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老舍先生的名著《骆驼祥子》成功塑造了虎妞和祥子两个人物,给读者留下了鲜活的印象。尤其是虎妞被老舍先生刻画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她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中国传统女性的形象,既没有娇美的容貌,也没有女性的温柔和贤淑,因此自打“虎妞”问世以来,人们就把她当做了“泼妇”和“母夜叉”的代名词。众多的文学评论家总是把虎妞视为祥子悲剧的制造者,进行带有偏见的嘲讽和攻击。  相似文献   

2.
虎妞是老舍先生在<骆驼祥子>中塑造的一个著名的女性人物形象,对她的解读有很多种,本文从文本细读出发,对她凶悍厉害的个性,她与祥子结合后的夫妻恩怨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力图还原一个正常的、真实的、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3.
丁辉 《黑河学院学报》2024,(2):127-129+132
老舍的初衷自然是要把祥子写成一个“受害者”,从而暴露社会制度与社会环境的黑暗与不合理。但一个作家只要对生活与人性有诚实的观察,总能有意无意间表现出生活、人性本身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祥子走向失败与堕落的结局有制度与环境方面的原因,亦是他一系列选择的结果——而这些选择并不都是被强迫的,多数情况下,是祥子的自主选择。老舍对虎妞这个人物带有主观恶意,但虎妞这个人物事实上构成对男权文化的女性想象的反抗与挑战。虎妞完全不是男人想象中的女人,虎妞活在自己的想象当中;虎妞也不是男人欲望中的女人,虎妞活在自己的欲望之中。  相似文献   

4.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悲剧小说。长期以来,大家对故事中的祥子充满了深深的同情,把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更多归罪于祥子的老婆——虎妞身上。其实,虎妞本身也是受害者,也是一个可悲的形象,她的悲剧既有社会历史的、封建家长的原因,也有作者老舍先生的写作思想的影响,当然,更主要的还是虎妞自身那种颐指气使、自私自利不受人喜欢的性格所致。可以说,虎妞的悲剧不是某一人、某一事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虎妞是老舍《骆驼祥子》中的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在老舍的笔下,虎妞从外貌到心理都被丑化,但就是这样一个丑女却也有着她光辉的一面。虎妞的大胆、热烈、对祥子的真诚,独立自主地追求自己的爱情生活,这些颇具女性意识的性格让虎妞的形象更丰满更复杂,本文正是从虎妞对待爱情的角度来解读虎妞丰富而复杂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现代文学作品,其中虎妞性格彪悍,与为人憨厚朴实的祥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个性格迥异之人的爱情必然注定悲剧结局。在老舍笔下,虎妞的形象极为生动,老舍对其即有批判,文笔间也流露出对她的同情,正是由于二人所处的阶级不同,他们的生活才会有种种不幸。本文从虎妞的身份、性格入手展开分析,并对她与祥子之间的爱情进行了分析,进而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阶段现状。  相似文献   

7.
虎妞的悲剧     
虎妞是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塑造的一位独特的女性形象,是具有悲剧精神的主体。比起小说中的祥子、小福子、老马爷俩这些悲剧形象来,虎妞属于另一类型,更具有独立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虎妞形象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虎妞是老舍先生《骆驼祥子》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在美学意义上,她比祥子更富有艺术光彩,其性格的复杂性与悲剧性,一直以来在学术界颇具争议。拟从文本细读出发,对她的率真、能干进行了重新解读,力图还原一个正常的、真实的、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9.
老舍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带有明显的男性特质,但在与祥子的相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表露出阴柔的女性特质。这种双性特征的背后实际隐含的是虎妞在认可自身女性性别的前提下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然而,在男权社会中,男女两性之间的对立使得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带给虎妞的却是悲剧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老舍在《骆驼祥子》中真实、深刻、生动地描述了以祥子和虎妞为代表的城市人们的婚姻悲剧。本文从男权意识对婚姻的误解、虎妞追求祥子的合理人性、经济力量对婚姻的制约这三方面来探讨虎妞追求祥子的婚姻的意蕴。  相似文献   

11.
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老舍先生的作品.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我读过三遍,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每次阅读我都会有新的体会.   我第一次读<骆驼祥子>,还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当时,我只是幼稚地对小说的主人公祥子表示同情,对他为了一辆黄包车而娶了自己并不喜欢的虎妞感到不屑.就因为这样,书还没有读完,就被我丢在一边了.现在想来,当时的我真是肤浅极了.……  相似文献   

12.
祥子与虎妞的冲突是《骆驼祥子》最主要的悲剧冲突。祥子是一个“农民——车夫”的形象,他是农村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农民心理的代表者,而虎妞则是城市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市民心理的代表者。祥子与虎妞的悲剧性冲突是在现代社会两种文化碰撞的背景下农民心理与市民心理的悲剧性冲突。老舍通过祥子心理崩溃的历程,从道德角度对市民社会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市民社会引诱祥子堕入“地狱”,它对于祥子的“同化”,就是对农民祥子的绞杀。虎妞将社会的冲突引到家庭之中,她参与了对祥子的绞杀。祥子与虎妞的冲突本质上是善与善的冲突,但由于老舍的情感渗透,却表现为善与恶的冲突。老舍对城市文化与市民意识的批判,其理论支点是建立在对农村文化的欣赏与怀念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3.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以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骆驼祥子》成功地塑造了样子和虎妞这两个人物形象.虎妞在小说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在老舍的笔下虎妞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这个影响祥子一生的“泼妇”形象被勾勒得精工雕琢、入木三分.虎妞在特殊的环境及文化熏染下,成长为一个“虎”、“泼”、“辣”、“狠”的母夜叉,又加上外表的老、丑,她真正成了一个外观与内质相统一的女性艺术形象.就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虎妞的具体形象而言,虎妞身上表现出了很强的反封建精神.本文主要就女性视觉来谈谈我对虎妞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在老舍著名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第六章中,虎妞晚上一个人在家独饮,却放着“一把酒壶,三个白磁酒盅”。王润华先生、陈思和先生等曾经对“三个白磁酒盅”做出了一些解释,但合理性值得商榷。本文对此进行了重新解释,认为是作者老舍用暗示手法对虎妞这个老姑娘的“本能”行为、情爱“自慰”心理的巧妙揭示。  相似文献   

15.
虎妞是老舍的名著《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一个性格非常复杂的人物。关于虎妞这个形象,无论过去还是今天,都有许多不同评价。有的评论者认为虎妞是“被侮辱被损害者”,同书中人物祥子、小福子、小福子的母亲、小马、小马的祖父一样,“代表了被吃者的一面”;也有的评论者认为“虎妞始终是一个剥削者的形象”,“老舍始终是把她作为祥子的及劳动人民的对立面来写的”。作者对她“不仅没有同情”,而且“是在捉弄、揶(?)这个剥削阶级的‘不幸儿’”。这两种意见显然都是偏颇的。我们认为,虎妞是一个具  相似文献   

16.
虎妞是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是一个大胆泼辣、粗鲁庸俗、诡计多端的老姑娘。她以江湖性格和陷井婚姻,导致了祥子的灾难。虎妞是一个害人者,又是一个受害者。  相似文献   

17.
祥子与虎妞婚姻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是现代小说创作的明珠。祥子与虎妞的婚姻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之一,也是小说的一大看点。它使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刻。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性。这场婚姻悲剧既是社会悲剧又是个人性格的悲剧。  相似文献   

18.
宋碧云 《新读写》2008,(12):8-9
最熟悉的要数老舍的《骆驼祥子》。作者笔下的祥子、虎妞都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富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一个吃苦耐劳、淳朴、善良;一个个性泼辣、厉害、粗鲁。老舍是语言大师,他创造洼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把平凡的语言调动得生动有力”,通俗朴素的文字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老舍先生从小在老北京大杂院中长大,接触过商人、小手工业者、人力车夫、旧艺人、巡警等下层平民,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分析老舍《骆驼祥子》中虎妞和小福子两个人物在个人意志和文化指令的挤压下的悲剧命运,揭示小福子在文化指令和现实生活夹缝中的压抑和无奈,及虎妞在同样的传统文化规范下的反抗和失败,并指出老舍通过这样两位人物营造了角色反讽的效果和道德吊诡的氛围。  相似文献   

20.
老舍先生对祥子沉沦的悲剧人生的描写,多角度揭示了旧中国黑暗社会的矛盾和腐朽统治下扭曲的人性.祥子背负的是三重悲剧意义:黑暗腐朽的社会悲剧;个体劳动者的性格悲剧;畸形婚姻的精神悲剧.探究原因,一方面,旧社会的逼迫和虎妞的诱骗是造成他的悲剧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他的小农意识和个人奋斗的理想则是导致悲剧的一个主观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