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育是德育的一个方面,它融汇于各学科的知识之中。历史本身可以说是创造美、完善美、发展美的过程,因此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也是历史教师值得探索的一个课题。多年教学实践中的体验,多次听课、评课活动中的学习,对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本人略有所感,初步摸索出如下几种做法。 一、以“美”展现美 这是教师用历史的“美物”、“美事”、“美人”正面对学生进行的美育。如原始社会一章,介绍了人之初低下的生产力──简陋粗糙的石器。怎样使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界的根本区别”、“劳动创造人本身”这惊天盖世…  相似文献   

2.
美育是德育的一个方面 ,它融汇于各学科的知识之中 ;历史本身可以说是创造美、完善美、发展美的过程 ,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 ,也是历史教师值得探索的一个课题。多年教学实践中的体验 ,多次听课、评课活动中的学习 ,对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本人略有所感 ,初步摸索出如下几种做法 ,敬请专家赐教。一、以“美”展现美这是教师用历史的“美物”、“美事”、“美人”正面对学生进行的美育。历史教材涉及的美物很多 :中国史中雄大的司母戊鼎、精美的四羊方尊、浪漫的马踏飞燕 ,奇巧的长信宫灯……马王堆汉墓的丝帛云锦、栩栩如生的绘画 ,各代…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能力的人才的教育。《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  相似文献   

4.
朱大春 《课外阅读》2010,(10):56-57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教学应该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传统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历史教学注重的应该是学习的过程,而不再是学习结果。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而探究性学习能满足学生的探索求知欲,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历史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首先,在教学方向上,新课标实现了从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到重视传授知识过程的转变。《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把历史知识的“传授”放在首位,强调教学活动主要是历史知识的“传授”。《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则突出强调了“总结”、“继承”、“思考”、“培养”等过程性内容。显然,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应用上获得进步和发展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大纲”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学”,而“新课标”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改革推进的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把构建高效的教学和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通过运用多种创新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探索,让他们结合历史资料跨越时空进行探究,深刻理解历史知识。通过对教学的改革和不断探索,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越来越优质的历史学习内容,他们在主动思考中获得深刻感受,使他们的历史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7.
任鹏杰先生在《历史教育中哪些知识有价值且值得学习》一文中指出:“弄清历史知识‘是’的过程,就是准确建构历史概念(定义)知识的过程,就是‘回归历史现实本身’的过程。……准确建构历史概念知识,是历史教育的价值之基,据真,方可言善言美,拓展更多价值。”诚哉斯言,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教学观和学生观,高考历史复习课必须越常规探索新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运用建构主义指导高中历史教学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葛龙庆撰文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一个人的知识获得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逐步构建起已有的知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其建构过程为“同化”与“顺化”。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高级学习内容以低级学习内容为前提的学生主动构建的过程。因此,为了进一步学习和完善历史认知结构,一方面学生要主动学好基本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采取措施使历史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充实;为了更利于学生的新知识“同化”或“顺化”于学生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揭露历史概念和历史规律的产生、形成、发  相似文献   

9.
国家教育部新近修订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把探究性学习摆到突出位置。要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获取信息、整合知识,提高学生对历史发展过程的感知力。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是基于“问题”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教育部新近修订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把探究性学习摆到突出位置。要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获取信息、整合知识,提高学生对历史发展过程的感知力。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是基于“问题”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历史课程标准有关过程的论述指出“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对这段话,我的理解是,过程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过程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既然如此,过程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对学习历史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因此,我认为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应从自己所教的学科人手,注重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注重把情感教育融合于语言训练之中。一、在美读中激发情感从大的方面讲,语言训练包含获得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能力两个方面。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获得,是从感知大量的具体语言中抽象出来的。读是获得语言材料最直接的途径,而读的最高层次是美读,即“真诚地投人,使各种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杨军 《四川教育》2020,(6):61-61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语文教学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情感熏陶于一体,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在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有数学“味”的课堂不但是指能够充分暴露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慧、越来越会学的课堂,还是实现教师获得工作快乐、学生获得学习愉悦的课堂.本文着重从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推导中如何突出数学“味”,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意在引导一线教师突出数学本质,从本原上进行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5.
新的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确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方面。从历史教学实践看,人们对前两方面较为重视,而对第三个目标关注不够。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学生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反过来又影响对历史知识的获得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  相似文献   

16.
学习本身就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的一项活动,教师应综合运用诸多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让学生达到将知识进行有效实现的建构目标.数学审美教学其含义就是以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作为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感知美、发现美、鉴赏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之“美”的魅力,将审美与求真二者完美统一起来,使审美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都能获得提高.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揭示、展现数学之美,有力地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教师要从历史素养来认识三维教学目标,要使学生亲历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获得进步与发展,素养得到提升。正确把握历史课程的性质和历史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直接体验历史事件,拓展阅读资源,实现课内外衔接。  相似文献   

18.
免费师范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教师要从历史素养来认识三维教学目标,要使学生亲历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获得进步与发展,素养得到提升。正确把握历史课程的性质和历史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直接体验历史事件,拓展阅读资源,实现课内外衔接。  相似文献   

19.
在历史教学中,陈述性知识虽是教学的基础,但学生对历史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才是历史教育的根本。学生在学习和获得程序性知识时,不能仅靠老师的口传身授,还必须亲自实践并反复训练。程序性知识的特点及学生获得程序性知识的规律,规定着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史是生物科学的发展史,也是人类获得生物学知识的历史。在生物学教学中适当地进行生物学史的教育,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生仅学史里有故事可导I发学习兴起传统的生物学教学大多是教师将前人已经获得的成果直接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间接地获得了许多现成的知识。但学生对前人是如何获取生物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缺乏了解.往往形成了“教师讲知识,学生记知识,考试考知识”的被动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头脑变成了“书橱”,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让学生多观察、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