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记叙了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战斗英雄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事迹,表现了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全文可分五段:①(第1自然段)讲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敌人的暗堡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②(第2至4自然段)讲董存瑞决心去炸暗堡;③(第5至7自然段)讲董存瑞在战友的掩护下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④(第8自然段)讲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具体情况;⑤(最后一自然段)讲暗堡被炸开,我军解放了隆化。  相似文献   

2.
【课例简析】课文第7自然段写董存瑞手托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暗堡,自己壮烈牺牲。这是情节的高潮,也是教学的难点。因为学生生长在和平环境中,对于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很陌生,因而难以理解董存瑞“舍身”的重大意义。为了突破难点,可动用电教手段教学,能收到较好效果。【导学设计】  相似文献   

3.
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了。课前我按照教参的建议,精心预设了第七自然段“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一部分的学习活动,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董存瑞如何舍身炸暗堡的?”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然后抓住词语“万分紧急的关头”说说自己的感悟,从中读出什么。再从董存瑞的神态描写中进一步体会他的高大形象。课前的预设,我挺满意的,于是信心十足地走进课堂。  相似文献   

4.
现象描述:我组织学生研读《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第七自然段,即“董存瑞炸暗堡”这一小节,当学生从董存瑞的语言、行动等方面体会出董存瑞坚定不移、英勇顽强的精神后,我想让学生通过朗读再次感受董存瑞的这种面临牺牲无所畏惧的气度,我请一位学生朗读。读完后,我请学生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全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抓住国际上的重大事件,对儿童进行形势教育、阶级教育,是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越南人民对美国侵略者的英勇抗击,是全世界人民反对最凶恶的敌人美帝国主义的共同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密切结合这一国际阶级斗争在学校开展了“支援越南、反对美帝”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题目一直被人们誉为文章的“灵魂”、“窗口”。我们在引导学生紧扣题目学习课文时,要做到“五想”。想题目意思。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题目讲的什么意思?引导学生重点抓住“舍身”和“暗堡”两个词语,通过想想、查查去解题,意思是讲:董存瑞英勇地炸毁了敌人的暗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二想命题方法。如:《“兄弟便是朱德”》一文,题目上为什么加双引号呢?让学生读读找找,可知这是朱德军长在群众欢迎会上讲的话,课文是以主  相似文献   

7.
选入教材的文章总是比较好的,但是并非篇篇无商榷之处。我在参加第一批中央讲师团的支教过程中,教到中师《文选和写作》(二册)的《新闻三则》一课时,试着和同学们一起对课文的用词作了推敲。《新闻三则》的第一则是《‘活着的黄继光’杨朝芬》。我对其中的动词“推”和“塞”进行了质疑。这则新闻中,写杨朝芬三次把爆破筒投进敌人暗堡。第一次是在敌人毫无准备而又怕被敌人发觉的情况下,用“塞”是合适的。第二次敌人要将爆破筒推出来,杨朝芬坚持要投进去,用“推”是恰当的,体现了  相似文献   

8.
尹悦媛 《作文》2022,(38):15-16
<正>一本红色经典书籍《地道战》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本书讲述的是在日本侵略中国时,冀中平原高家庄村民齐心协力挖出一条条地道,用“地道战”的方式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故事。高家庄村民团结一心,把地道挖得家家相连、村村相通。在侵略者大“扫荡”时,他们毫不畏惧,利用地道把敌人搞得团团转。敌人只能想尽办法来破坏地道,但村民自有办法对付他们。敌人用火烧,  相似文献   

9.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课文记叙了战斗英雄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舍身炸毁敌人暗堡的动人事迹,高度赞扬了董存瑞忠于党,忠于人民,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先讲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敌人的暗堡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再讲董存瑞决心炸掉暗堡,请求炸  相似文献   

10.
当我讲完《挑山工》最后一个自然段时,突然有个学生说道:“李老师,我看最后这个自然段对全文来说,是一条多余的尾巴。”我大吃一惊,但为了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轻轻地问道:“为什么?”未待我话音落定,又有几个学生产生了共鸣,纷纷说它确实是一条多余的“尾巴”。随后,那个学生摆出了一连串的理由:一、从课文的题目来看,课文主要是写挑山工,并不是写“我”画画,而最后一个自然段却是写“我”从泰  相似文献   

11.
一、顺序式即以事物本身的发展进程作为线索,纵向地组织安排材料。它包括时间推移、空间转换、事情发展三种顺序。比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就是按时间推移组材的:天还没亮(我连潜伏在山沟里)——中午的时候(敌人打排炮和燃烧弹,烈火包围了邱少云,他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直到壮烈牺牲)——黄昏时候(我军发起总攻,敌人全部被歼灭。)不难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逐渐高大。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是按“炸暗堡”这件事的发展过程组材的:我军受阻——请求任务——接近暗堡——舍身炸堡——战斗胜利。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中心明确。二、总分式即文章开头先总述全文内容,然后再分点具体描述,或者结尾加以总结。比如《伟大的  相似文献   

12.
五年制第四册28课《英雄爆破手》讲的是我边防部队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故事,具有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利用这篇教材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它的一个主要教学目的。依笔者所见,放学中既要反对不顾教材思想内容的的“纯语言教学”,又要反对脱离教材语言文字的思想内容的“架空教学”,应凭借教材,  相似文献   

13.
坚壁     
狗强盗,你要问我么:“枪、弹药,埋在哪儿?”来,我告诉你:“枪、弹药,统埋在我的心里!”1943年6月作【简评】1943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月。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扫荡”,抗日军民用多种斗争方式来对付敌人,其中一种是“坚壁清野”,也称“坚壁”,就是把粮食、枪弹等各种物品埋藏起来,不让敌人得到。《坚壁》以嘲弄的口气斩钉截铁地回答敌人,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大无畏气概。每一行诗句,都爆炸着生命的热与力。坚壁@田间  相似文献   

14.
《梅花岭记》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从记事开始,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写史可法殉难的原因和决心。“知势不可为”,是史殉难的原因。“誓与城为殉”,说明史的决心。“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和“喜曰”,表现史的高风亮节。第二自然段接着写史可法殉难的经过和在梅花岭上埋衣冠的原因,点明梅花岭本题。史先是“拔刀自裁”,然后是“大呼德威”,最后是“大骂而死”。史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以上自然两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谈两种“枪声”的教学□洪延苹《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开头有两处关于敌人火力的描写。作者采用反面衬托的手法,突出战斗环境的恶劣,衬托出董存瑞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教学时,我从拟声词“嗒嗒嗒”和“扑哧扑哧”入手,抓住两次枪声的变化,帮助学生在语境...  相似文献   

16.
我在进行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二课《师恩难忘》这一课的教学时,学生在“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这个问题上发生了争执,有的说是10个自然段,有的说是9个自然段,问题的焦点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首小诗该不该独立为一个自然段。认为独立成一个自然段的理由是:这首小诗另起了一行,前面空了两格,在形式上明显是独立的一段。认为不能独立成自然段的理由是:前面一段的最后一句是“描红纸上是一首小诗”,紧紧跟着的是那首小诗,不能把它们分开。我当时很明确地肯定了后面一种意见,并着重提醒学生注意前一段最后一句是用的…  相似文献   

17.
段是作者思想的反映,是文章结构的体现,学会分段有助于正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所以,引导学生学会分段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要让学生学会分段,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分段的标准: 1、按内容分(即意义归并法)。如果前后几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共同的就归并在一起。例如:《壁虎》一文,共有4个自然段:“我看壁虎捉虫”、“壁虎的样子”、“静态壁虎捉虫”、“动态壁虎捉虫”。在理解这些自然段的基础上,将联系紧密、说明一个共同的内容——壁虎捉虫的“静态壁虎捉虫”、“动态壁虎捉虫”两个自然段合并为一个  相似文献   

18.
英雄真傻吗     
一次送教到某农村小学,所借班级的班主任给我介绍说,本学年她接的五年级这个班是全校的“明星班”,最会做坏事的、最喜欢逃学的……在课堂上,如果放手让同学们自己去交流、讨论及合作解决一些问题,就会有三四个人乘机捣乱,在小组里制造麻烦,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所以在课堂上,她尽量少安排交流、合作的环节。但是,等我教学后让她改变了看法。我上的是浙教版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课文围绕着“炸暗堡”这个中心逐步展开,其中“如何炸暗堡”是事情的核心部分,最能表现战斗英雄的大无畏献身精神。当学到“万…  相似文献   

19.
一 第23课《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中的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两句:“冲锋的部队被压在一个小土坡下面,抬不起头。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战士倒下了。”后一句中的“一个”很可能和当时的真实场面不太相符。联系上下文,前面讲到:“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嗒嗒嗒……’突然,从一座桥上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仔细一想:在潮水一般的冲锋场面,突然(出乎意料)地喷出六条火舌是绝对不止只射中冲在最前面的“一个”战士。倘若  相似文献   

20.
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章的内容、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好的结尾既能适时收束全文,又能深化主题,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无穷的回味。虽然文章结尾方法多种多样,但仍然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几种常见的结尾方法。一、自然式结尾。就是事情记叙完了,文章随之结束,不必另写结尾。如《董荐瑞舍身炸暗堡》,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军解放隆化时的一个战斗场面,由于敌人的暗堡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能否顺利解放隆化,取决于能否炸掉暗堡。课文围绕这个中心,在详细描写董荐瑞如何炸暗堡后,这样结束:“巨大的响声震得地动山摇,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