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中国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默现象是一个困扰许多英语教师的难题。本文着眼于英语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有利的英语互动环境,建立互动教学模式,优化提问策略,旨在利用互动教学策略,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互动,以最大限度地减低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精读教学一直是教学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本文中,笔者作为一名大学英语精读教师,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和心得,就"大学英语精读教学"这个话题进行一些浅谈.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是需要注入新鲜气息的,教师和学生只有通过互动和沟通才能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希望对于这一教学方面的分析和探究来实现大学英语精读课堂的最优化,更为重要的是,以此推动和促进大学生学习英语,尤其是英语精读课的热情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而课堂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主要场所。文章在建构主义和社会互动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互动教学原则的描述,探讨了大学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提高的策略,以期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教师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英语写作能力是衡量大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指标,但对于我国的英语教师来说,也是长久以来的难题,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很少单独开设英语写作课,所以英语写作课一直处于低效费时状态。为了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本文从互动教学模式的诠释,互动式写作教学类型,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英语互动式写作教学课堂实际应用等方面对互动模式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效性进行深入探讨,得出采用教学模式的转变可以调动同学们写作的积极性,对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英 《考试周刊》2014,(65):101-1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在当代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英语是一门应用型课程,教学更需要侧重于语言交流,因此教学互动显得尤为重要。英语互动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能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流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和需求,为学生制订有趣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6.
教学中精心创设情境.营造良好氛围;更新教学观念,逐步树立信心;有效设计活动,开发学生资源;利用视听媒体,优化互动条件,师生才能在和谐合作的过程中实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英语这门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多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英语教学需要和学生进行互动才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去完成我们的教学。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课堂中的有效互动呢?  相似文献   

7.
互动教学模式能够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互动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有重要作用:一是师生互动,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专注学习内容;二是生生互动,能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调整教学活动;三是学生和多媒体的互动,扩大了课堂容量,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8.
英语互动课堂教学体现和遵循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也是新课程实施的必由之路.英语新课程互动课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方位互动活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英语教师应该把握互动课堂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从而完成互动课堂的教学过程,并将新颖的评价方式运用于互动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9.
当前,很多高校英语教师都反映在英语课堂上很难与学生自然有效的互动,总有一种唱独角戏的感觉,任凭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就是不配合,久而久之,学生和教师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就严重脱节。教师的挫败感越来越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来越差,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对于这种课堂互动死板甚至教师单方"导演"课堂的状况,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其原因,并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法。课堂上的互动教学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的实施互动也就很值得探究了。  相似文献   

10.
杨赛明 《成才之路》2014,(13):62-63
正英语作为高中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外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是一直困扰老师的一大难题。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发音技巧、语法知识、写作方法等知识,英语实际表达交流能力则很差。而互动教学因其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以及高效性,已被广泛应用到高中英语的课堂中。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以活动和交流的方式来学习语言,更易被人们所接受和掌握,这也是互动模式教学法的原理。一、英语教学使用互动模式的必要性在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对话,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展开多种形式的互动练习,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