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美国南部一些州立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适应社会的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条件似乎苛刻,但却使学生们获益匪浅。家长对这项活动全力支持,没有一位“拖后腿”、“走后门”、“搞小动作”的。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美国孩子不管其家里多富有,12岁以后都要帮着邻居或父母在家里修剪草坪、送报赚些零用钱。德国家长从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事情。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  相似文献   

2.
陈默 《家教指南》2003,(5):44-45
花钱大手大脚、喜欢攀比,已经成了城市孩子的通病。同学聚会、新年礼物,不少中小学生的零用钱不够花了,得经常向父母透支,还有孩子已经打起了压岁钱的算盘……为此,上海的父母们纷纷拿出“理财教育”绝招,和孩子签一份“零用钱合同”。然而,不少爸妈煞费苦心执行时,却往往在祖父母处遭遇“暗礁”。绝招:签订“零用钱合同”“甲方按月支付乙方零用钱60元,其中20元用于购买书籍,20元公交车费,10元自由支配,其余10元存入光大银行卡……乙方若无节制花钱造成透支,甲方有权在下一月将其零用钱减半;乙方若坚持每月存款1…  相似文献   

3.
用好零用钱     
融立 《家长》2013,(7):30-31
一位小学校长对我说,当前小学生花钱大手大脚是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他说,今年学校组织高年级学生到郊区春游,老师们顺便了解了一下家长给了孩子多少钱。发现只有少数家长给孩子10元、20元。绝大多数家长给100元,有的多达300元。老师们说:“孩子们花钱如流水,根本不算计。”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编辑部老师,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了,由于家庭条件尚可,所以以前经常给些零用钱,但最近孩子似乎花钱越来越厉害了“,爸爸,给我20块钱,我要买一个变形金刚。”“妈妈,我的铅笔用坏了,给我3块钱。”当家长的既不想拒绝孩子的要求,又怕孩子拿到钱以后乱花,所以我深感左右为难,不知所措。请问,我到底应不应该给他零用钱,给多少零用钱才合适呢?辽宁大连刘莲给孩子零花钱是正常的,父母不能无节制的给孩子零花钱,也不必刻意减少或是不给孩子。孩子支配合理的零用钱,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决策能力,还可以让孩子逐渐加深对金钱价值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今天的法国,6岁的孩子每年平均可从家长那儿得到约600法朗的零用钱,14岁的孩子则可得到1500法朗,而当孩子在高中学习时,获取的年零用钱则可能高达6000法朗———此数额比起美国、英国的同龄孩子来都要高出一截。法国家长们认定,与其让孩子每次向家长苦苦“乞讨”,还不如定期给孩子一笔零用钱,作出某些消费限制的规定,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理财本领。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法国家长还大多在孩子升入小学高年级,即10岁左右时,就给他们设立一个个人的独立银行帐户,并划入一笔钱,而且一般并非区区几十或几百法郎,而是上千甚至数千法郎。值得一提…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上海一名中学生有个奇怪的嗜好,他每天都要花上几十块钱才舒服。记者对青岛市南区20名中学生随机调查得出的数据是:每月零花钱在1000元以上的有6人,超过2000元的有2人,他们的零花钱主要花在买名牌服装上……“品味”消费是大中城市消费界的大旗,“品位”消费也渐渐成了部分中学生的追求目标。一些中学生注重的是商品的符号价值而非使用价值,消费的意图不在于商品的物质性,而在于商品所象征的人的关系和差别性,从而达到一种心理的满足,以此作为“身份”的象征。一项来自京沪两市13 ̄19岁青少年的调查显示,现在的中学校园,耐克鞋、阿迪…  相似文献   

7.
谁是家庭的主动消费者主持人雨霁挑战之四家长们聚到一起,常会有一个责备孩子的话题──消费:现在的孩子个个敢花钱,个个会花钱,讲名牌、讲精品、摆排场、摆阔气,骑车要骑名牌,穿鞋要穿名牌,连吃冰激凌都要吃名牌。家长不满足孩子的要求,又怕孩子在同学中被比下去...  相似文献   

8.
一、学生艰苦朴素思想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据我们对本校学生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的学生在零用钱的数量上进行攀比,钱多的感到自豪,钱少的感到寒酸。有的学生的零用钱用得不是地方,吃吃喝喝,上网聊天,抽烟嚼槟榔。特别令人不安的是,大多数学生对艰苦朴素缺乏正确认识。有82.6%的学生认为,吃好、穿好、玩好是我天生的权利,什么艰苦朴素与我无关;还有2.8%的学生对什么是艰苦朴素根本不清楚。我校地处城郊结合处,多数学生家庭经济并不十分富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对学生进行艰苦朴素教育不够。在家庭教育方面,一些学生的父母对子女过分娇惯、溺爱,助长了子女乱花零钱的习惯。经济比较富裕的家长,子女要什么给什么,家长对子女过分要求不仅不制止,反而千方百计予以满足。家庭经济不十分好的家长,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怕“苦”了孩子,别家孩子有的,自己孩子也要有。许多家长用金钱刺激子女学习。比如我校有位家长就给孩子规定:考全班第一名奖励100元,考第二名奖励50元……这种做法使学生认为,上学读书“有功”,家里老少都得为我服务,就应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学校教育方面,有一段时间,由于片面追求重点中学升学率的影响,学校只重视抓文化...  相似文献   

9.
以下是我们在北京某中学对10位初中生的随机调查。我们之所以选择中学生是因为相比小学生而言,他应该对理财和消费有了比较理智和全面的了解。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孩子的理财知识还很欠缺,确实需要学校和家庭予以引导。另外,有的家长完全不给孩子零用钱,可能有家庭的具体原因,但对孩子的成长还是会有一些影响的。1.你每个月有多少零用钱?刘卫(初一,12岁):我每月的零花钱大约20元左右。兰宇(初一,12岁):每月60元左右。冯慧(初一,13岁):一般没有零用钱,偶尔妈妈会给我10元钱。杜双(初二,14岁…  相似文献   

10.
据资料介绍 ,前不久 ,国家统计局下属的美兰德公司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大城市做了一项调查 ,这五个城市0—12岁孩子每月的消费总额要超过35亿元 ,平均每个孩子每月要花费672元。调查显示 :北京一个孩子一月要花764元 ,上海次之 ,为736元。而这些钱 ,60 %以上用在服装和食品上了。调查还显示 :家长花在孩子身上的这些钱 ,其中近40 %是孩子自己以零花钱的形式花出去的。笔者看了这份调查资料 ,颇有感触。随即对一处农村中学初中一年级两个班的71名住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家长每月给一个孩子3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观点跟帖     
《班主任》2022,(1)
王艳霞宋文娟:转变家长观念,加强对孩子消费引导1.家长要学会拒绝孩子的不合理消费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再苦不能苦孩子”观念的根深蒂固,孩子已经成为家庭的“中心”,尤其是在消费方面.家长往往对他们无条件满足,这样会让孩子不懂得节制消费,养成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  相似文献   

12.
据记者对深圳中学生的经济和消费水平进行的调查,结果发现,虽然普遍来说,在“再穷不能穷孩子”观念的影响下,深圳中学生的经济消费条件总体算比较好的,但穷孩子和富孩子之间的消费档次,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富孩子花钱雇同学背书包写作业小柳是深圳一所私立中学的高一学生,今年16岁的他告诉记者,“我们班最有钱那个同学小军(化名),他爸爸的司机天天开车到学校门口来接他。”据小柳说,小军刚到他们班就花钱雇同学帮自己写作业。数学作业一题2元,语文的文言文和英语的翻译一个句子2元,作文按老师要求字数,20到30元钱一篇。小柳说,班主任曾经多…  相似文献   

13.
当我问几个学生“你认为合格家长应该是怎样的”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现在没有几个家长合格,整天就知道让孩子学呀学。”“作为孩子,你谈谈对合格家长的看法?”我进一步征求学生的意见。于是学生们便提出了几条建议值得我们做家长的思考。不打孩子。孩子希望能在自己犯错误特别是考试没考好时,家长能与孩子一起找错误,而不是打一顿,来个“皮带炒肉丝”。有一名同学说他数学考了62分,老师要家长签字,几个同学一起回家时,一路上他都不吭声,问他原因,说是今晚要挨打了。另一名同学给他出主意说:“你就装作头痛恶心,上次我就这样,结果…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有“小金库”,小金库里的钱大都是逢年过节家长、亲戚给的零花钱。有点心计的孩子偷偷把这些零花钱攒起来,一来二去就成了气候,少的百八十,多的好几千,甚至于上万。有的家长认为这是个好现象,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我班里有一个孩子手头比较宽裕,花钱大手大脚,一点不知道节省。有高  相似文献   

15.
难题之三 孩子花钱大手大脚19.9%的家长认为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具体表现为:孩子买东西喜欢和同学们攀比,孩子喜欢要名牌产品,孩子过生日喜欢请客、送比较贵重的礼品等。一位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艰苦、是节约、是辛勤劳动、是公共道德等。”中...  相似文献   

16.
董远 《人生十六七》2011,(10):10-12
有些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得了。不知道尊重父母.我的威信好像越来越低了。”中学生的家长感触更深:“我的孩子在家压根儿不理我。”“我的话早就成了耳旁风。”  相似文献   

17.
一个家长来参加家长会,最迫切的心情有两个方面: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学习一些教育孩子的经验。所以,如何开好家长会,也必须抓住家长的心理特点,在这两方面做文章。向家长介绍什么情况呢?现在“流行”的是介绍两点:一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是考分);二是学生调不调皮。这是不够的。因为以上情况只是现象,  相似文献   

18.
从小培养财商在法国,社会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有的家庭让孩子学工程、农业、法律,从事学术、政治等;有的则培养孩子经商或让子女将来当农场主等。然而,家长们明白,不论孩子长大后干什么,都少不了一个善于经营的头脑,必须从小树立正确的财富观。调查表明,法国的青少年从父母那里得到的零用钱要比美国和英国的同龄人多得多。如6岁儿童的零用钱平均每年为600法郎,14岁的孩子可以得到1500法郎,而高中生获得的年零用钱则可达到6000法郎。为了让孩子逐渐学会用智理财,科学花钱,家长在孩子升入小学高年级时,就会给他们设立一个独立的银行账户,并且…  相似文献   

19.
《华章》2006,(12)
【新闻】开学10天后,学校将原本随机分配的10个班重新分为正式录取的学生和通过捐资进校的学生各5个班。近日,武汉外国语学校对初一新生“二次分班”的做法引起部分学生和家长强烈反应。【观点】家长们为啥吵成一团呢?对于“科班生”而言,人家是凭成绩光明正大考进来的,本来指望的是“优优组合”——能与其他成绩好的孩子一块学习,共同进步,你现在却将人家的“小状元”与那些“差生”编在一个班,他能不担心自己的孩子被感染“坏”了吗?而对于“捐资生”而言,家长花4万元把孩子“捐”进来,本来就是想买个公平,现在倒好,惨遭单独编班,落得个竹…  相似文献   

20.
法国人热衷于高消费在世界上是有名的。今天,法国孩子不仅受到崇尚高消费家长的影响,而且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更时时刻刻刺激着他们的消费欲望。显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再谈“金钱是万恶之源”的话题已经不合时宜。因此,家长们适时地给孩子开起了“家庭理财课”。法国消费者协会对全国城乡1700余个不同收入和教育水平的家庭所作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在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中,高达75%的家长赞成并已经给孩子发放零用钱。他们认为,孩子不论大小,都会有各自特殊的消费需要。此外,孩子的“社交活动”尽管看起来并不那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