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解析地确定了在三芯等边三角形非线性光纤耦合器中的耦合暗孤子态。结果表明,在这样的耦合器中存在许多类型由复杂形状的三个强相互作用脉冲组成的复合暗孤子态  相似文献   

2.
全光纤无源耦合器件制作过程中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本科生毕业设计“全光纤光功率比耦合器件的制备”的实践过程,在理论上基于光波的耦合波方程,对熔融拉锥单模光纤耦合器的功率耦合比与拉伸长度、拉伸位置和损耗的关系进行数值模拟,使本科生在毕业设计的有限时间内掌握一种基本软件工具。通过设计过程中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指导教师的科研理念引导下,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设备制作出2×2型、单窗口1×2型1550 nm和1310 nm宽带耦合器, 并完成了对制备出的光纤耦合器的光功率和光谱的检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突出体现了知识、能力、科研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无源耦合器件的制备,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 为今后的学习或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2×2熔融拉锥型光纤耦合器耦合模理论与制作工艺特征,实验研究了熔融拉锥耦合比与波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拉锥耦合比与波长近似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时域反射(OTDR)的反射式光路拓扑结构,该结构使用了一根光纤,多个气室通过光耦合器连接在光纤上,每个气室输入的光信号通过分光器分配,基于该结构可以实现光谱吸收型远距离多点气体浓度的检测。与传统时分复用(TDM)结构相比,实现了单根光纤测量多点气体的系统,减少了光纤和耦合器的衰减损耗。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提高了远距离多点气体浓度检测的精度,同时增大了检测距离。针对该结构以及户外测量的要求,设计了开放反射吸收型气室,相比于现有光纤气体传感器所采用的气室,结构更加小巧紧凑,更适合于传感信息耦合入单根光纤网络进行传输。  相似文献   

5.
熔融拉锥型全光纤耦合器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市场上最急需的,生产中最常用的熔融拉锥型全光纤耦合器,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制作方法以及参数测量等内容,从实验上测量了所生产光纤耦合器的插入损耗、工作波长、方向性以及工作温度等,通过实验测试表明我们所生产的光耦合器器从各项指标上都达到了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用加电场两步离子交换工艺对掩埋式自聚焦光波导定向耦合器进行了研究和制作,制成了1对1定向耦合器样品,拍摄了样品耦合传输的端面显微照片,研究了耦合光能量随耦合长度变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典型的金属-介质-金属中刻蚀2条紧邻的缝隙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定向耦合器。分析本征模式的波导方程、反转粒子数与时间关系得到了定向耦合器的耦合条件。耦合器特性表明:设计的缝隙结构表面等离子能够通过缝隙1向缝隙2渗透,实现表面等离子在缝隙间的周期性传播,表面等离子传播在2 mm左右;耦合距离与缝隙大小表现为线性的关系,当缝隙设计成小于100 nm时,能够实现更高的耦合效率,更短的耦合距离;设计的定向耦合器可以通过减小缝隙间隔提高表面等离子传播的耦合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表面等离子器件的光电集成应用,采用典型的金属-介质-金属中刻蚀2条紧邻的缝隙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定向耦合器。分析本征模式的波导方程、反转粒子数与时间关系,得到了定向耦合器的耦合条件。耦合器特性分别表明:设计的缝隙结构表面等离子能够通过缝隙1向缝隙2渗透,可以实现表面等离子在缝隙间的周期性传播,表面等离子传播在2μm左右;耦合距离与缝隙大小表现为线性的关系,当缝隙大小小于100nm时,能够实现更高的耦合效率、更短的耦合距离;设计的定向耦合器可以通过减小缝隙大小提高表面等离子传播的耦合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典型的金属-介质-金属结构中刻蚀周期缝隙的光子晶体光纤(PCF)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定向耦合器,建立了PCF的H传输模型,得到了模型整体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的数学模型。基于计算机软件的偏振耦合特性分析表明,设计的PCF通过缝隙向缝隙渗透,能够实现缝隙周期性传播。周期缝隙的影响分析得出,缝隙小于金属层厚度时,能够实现更高的耦合效率,更短的耦合距离。由时间响应分析可以看出,模型具备了fs时间响应,时间动态特性有较高的非线性,能利用增益能量变换控制光子的弛豫率,实现PCF的耦合输出控制。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的声音传感器,研究了光源与光纤耦合器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探究了光纤偏振控制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并利用压电陶瓷(PZT)进行光纤相位调制和解调。使用Mach-Zehnder光纤干涉声音传感器对敲击、室内走动的声响进行了测试,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用3×3耦合器代替2×2耦合器来提高探测器灵敏度的一种方法。先用3×3耦合器的耦合模理论得出了3×3耦合器的输出端输出的三路信号相位差的特性,然后解释了这种输出特性能提高探测器灵敏度的原因,最后讲述了在实际操作中提取输出端信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从波动理论出发,分析了半导体激光器与光纤耦合的理论,讨论了实现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纤耦合的方法,其中锥端球面微透镜耦合效率可达到80%,展望了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纤耦合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全光纤的Mach-Zehnder干涉仪是一种重要的干涉器件,因其具有干涉现象、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灵敏度高等特点,可用于光纤通讯和光纤传感领域。本文利用干涉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了Mach-Zehnder干涉仪的传输特性.得出了输出端的谱线与两个耦合器的分光比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分类介绍各种光纤损耗产生的原因,通过验证光纤端面质量对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影响,总结光纤端面处理工艺流程,分析光纤端面的切割和研磨方法,对光纤熔接过程提出具体要求,为工程施工的具体操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类介绍各种光纤损耗产生的原因,通过验证光纤端面质量对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影响,总结光纤端面处理工艺流程,分析光纤端面的切割和研磨方法,对光纤熔接过程提出具体要求,为工程施工的具体操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2×2熔融拉锥型光纤耦合器,提出构建双M—Z干涉系统方案,分析了熔融拉锥耦合器参数特性对双M—Z干涉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干涉臂输出光强特性。该实验系统低频振动周期为3±0.32min,系统漂移速率为2.82tad/min。  相似文献   

17.
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研究了锥形光纤的几何形状对锥形光纤的传输损耗和耦合效率的影响。用几何光学的分析方法,说明了光信号在锥形光纤中的传输损耗远低于同类型的圆柱形光纤;仿真试验研究了光源与光纤的相对位置、锥形光纤的尖端半径、锥形光纤的锥角大小对锥形光纤耦合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分类介绍各种光纤损耗产生的原因,通过验证光纤端面质量对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影响,总结光纤端面处理工艺流程,分析光纤端面的切割和研磨方法,对光纤熔接过程提出具体要求,为工程施工的具体操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球形光纤探头耦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针对不同球形光纤传感探头进行的数值研究,计算了光纤参数对球形探头光强耦合效率的影响,得出了当探头结构为半圆形时耦合效果最优和小数值孔径光纤探头制作精度要求较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用脉冲反馈法控制混沌的双环掺铒光纤激光器系统的方法.给出了控制的具体方案,并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只要选择合适的脉冲周期和耦合强度,就可以把处于混沌状态的双环掺铒光纤激光器成功的控制到不同的周期状态.文章还分析了噪声的影响并对控制结果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