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是极为密切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培养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在于培养人的心理品质,德育的主要作用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奠定了必要的心理基础,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来讲,是一种发展与升华。如一个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正常交往,恰当地表露与控制自己,就更易于形成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心理不健康,自卑、孤僻、不信任他人,遇到挫折怨天尤人,其道德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职能都是育人.德育主要解决的是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道德品质,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解决的是促进学生心理成熟与发展,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确立正确的生活方向和理想追求,使之在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方面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从一开始就与德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彼此渗透.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给德育工作带来新的生机,与时俱进的德育,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动.另一方面,人的道德品质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起着导向作用.有些心理问题往往通过道德的形成表现出来,有些道德表现往往反映着人的心理问题.可见,只有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德育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两者互相影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能为德育提供必要的补充,德育又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指引.将两者有效融合,能够更好地将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既有正向作用,也有负向作用。正向作用表现为德育对心理健康教育起导向作用,德育可以推动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促进心理健康等。负向作用表现为德育问题有时会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患,德育会引起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冲突,德育工作可能使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上出现归属问题或工作空间受限问题等。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释义1.何谓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心理上的保健、适应和发展进行辅导与教育,以维护其心理健康,优化其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发展,开发其心理潜能而进行的活动。2.何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有两层含义:无心理疾病(包括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和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准:即志意美好、德行高尚、聪明智慧。3.充分发挥德、智、体等作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德育过程中对学生道德意识倾向性(道德动机、需要、理…  相似文献   

6.
我校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目标出发,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进一步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经过两年多的分类、分步实施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不同之处和对德育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不同之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原理为依托,结合学校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的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诊断或塑造。正确实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德育成效的必然要求。为此,首先要弄清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不同之处。 1.学生观不同 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学生这一角色是被塑造的对象,或者说是被要求的对象,学生品行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教育者赋予的,甚至是武断赋予的,教师往往不考虑或者难以考虑学生的要求。而心理健康教育则  相似文献   

7.
我区教委领导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了"德育心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目前,有专职教师5人,兼职教师10人,归属于北京市石景山分院,与教委德育安全保卫科共同负责制定全区德育心理工作规划、相关制度,并对贯彻落实的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中心成立以来,开展了全区德育心理队伍的培训、相关理论研究、课题管理与指导、面向基层学校服务等工作.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职能都是育人。德育主要解决的是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道德品质,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解决的是促进学生心理成熟与发展,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确立正确的生活方向和理想追求,使之在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方面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从一开始就与德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彼此渗透。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给德育工作带来新的生机,与时俱进的德育,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动。另一方面,人的道德品质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起着导向作用。有些心理问题往往通过道德的形…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角色模糊及其深层次原因剖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角色模糊现象及其体制的原因进行了理论探讨。心理教师的角色模糊主要表现为心理教师与管理者、与德育教师及与普通教师的混淆。造成这一混淆的根本原因在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和管理框架内运作,缺少与特殊教育的联系,现存殊教育范围的狭窄及其与主流教育的脱节等。解决混淆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目前的德育与管理体制的改革,在特殊教育框架内,以特殊儿童的服务为核心,重新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心理辅导与心理测评发挥其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于晓康 《考试周刊》2013,(87):171-172
只有运用科学的心理教育方法,加强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真正得到学生心理上的认同,对学生开展综合的、多种途径的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有效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德育是一种通过知识传授、观念养成、性格培养等途径来提高受教育者在思想观念、政治意识、行为规范、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素质的教育活动,主要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四个方面组成.加强德育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个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梅香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4):120-121,124
学生的道德心理是道德主体性的内在依据,既是道德教育内化的基础,也是德育的目标。针对违纪学生的道德心理状况,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口,加强高校违纪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违纪学生的德育实效,探索对违纪学生的长效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高校德育效果,公民教育的基础地位需要强化。原因在于:第一,从教学目的看,将要全面进入社会生活的大学生首先要成为合格的公民,这是高校德育必须达到的底限目标;第二,“自下而上”的对话式教学理念是公民教育的长处,它可以化解学生对传统说教方式的抵触情绪;第三,公民教育对独立思考能力的强调适应大学生的心智状态,以智育手段提高德育效果有助于大学生有效养成健康的公民心态。  相似文献   

14.
生活德育论——幼儿道德教育的科学实践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德育”是“生活教育”之题中的应有之意,生活德育论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灵魂,生活内涵、实验思想及改造的心理学基础决定了生活德育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解读生活德育论,对正确把握幼儿道德教育的基本特征、幼儿道德发展的主要特性,深入理解幼儿道德教育的心理学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生道德心理形成机制与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章以现代道德教育的缺失的根源作为切入点,阐述了道德教育与道德心理之间的关系以及道德教育形式和道德教育场,系统分析了大学生个体道德心理图式形成和完善的机制,试图从道德心理人格的视角找到其内在的规律性,最后指出高校人教育对道德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格必须通过有目的的审美活动来实现,而审美心理的后天获得性,显示了语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语教育自然而然就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家庭道德教育在青年大学生政治品德、伦理道德和个性心理品质等道德素质的形成、提升及稳固等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为青年大学生的成才确立道德导向。但是由于家长对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存在认识和教育上的误区和局限,高校与家庭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平台以及青年大学生自身与家长缺乏沟通等原因,使家庭道德教育的实际效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为此,家长走出教育误区,重新为家庭德育定位、高校引发联动作用,增强家庭德育的实效、青年大学生积极回归家庭,提升家庭德育在自身成才中的功用,成为教育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阐述情感德育理论对高校贫困生教育的指导意义,分析贫困学生存在的情感问题,探讨如何运用情感德育理论做好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性以服务贫困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目前存在三大认识误区,即观念误区、内涵误区、标准误区。本文就这三大误区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20.
试论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学校、课堂和教师都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无论是课堂上的德育理论课,还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将德育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而组织的一些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品德发展都是有着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