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随着数字技术在助听器领域的更新换代,助听器本身的定义也在不断地修正和重新界定,朝小型化、个性化、智能化发展。今天的助听器系统不仅在硬件上和传统的助听器有巨大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在其功能上和使用范围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软件的强大功能对助听器起到了再创新的作用,涌现出真耳原位测听、降噪、声反馈消减、自动程序切换、环  相似文献   

2.
德国西门子助听器装备公司,不久前推出最新款式的配戴式助听器。该助听器采用无线电通信技术,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左右耳都能实现收听语音和音响的助听装置。与过去的助听器相比,戴在双耳上的每只助听器,均可以根据双耳不同的听力而自动调节最佳音质和音量。新产品不仅能使听到的音色更为自然优美,而且还能自动辨听音乐和人的语言声素。除此,助听器里的自动功能还能同步减少外界的噪音干扰。  相似文献   

3.
对于耳聋患者,目前已有了一些有效的药物及手术疗法,但由于这些疗法尚未臻完善,仍遗留许多耳聋患者有待于借助助听器提高听力,以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不便。助听器是一种精密的电子器具。它的功用除有集音、扩音效果外,有时还可起到掩蔽耳鸣的作用。老式的盒式助听器体积较大,需置于口袋内,还有连接耳塞的一根电线拖累,使用欠便,价格相对低廉;新式的耳背式、耳内式及耳道式助听器体积小巧,使用方便,价格较贵。最新颖的数字式助听器具有自动增益功能,但价格昂贵,恐非一般人的经济能力所能购置。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信息》2006,(9):12-12
荷兰公司Varibel日前推出一种看似一幅眼镜的助听器。这种“助听眼镜”(hearing-glasses)的名称也是“Varibel”。为了捕捉声音并将之传入耳内,麦克风、信号处理和微型喇叭都放置在眼镜腿内。  相似文献   

5.
自本刊1957年9月号發表了“为聋子配一只耳朵”和11月号發表了“眼鏡式助听器”二文以后,編輯部陆續接到不少讀者来信,詢問助听器的購买地点和价格等問題。耳聋助听器实际上就是一个扩音器,它的功用是把声音扩大。因此,它的应用范围是有限的。耳聋助听器一般能帮助聋人提高听力30分貝。一般听力損失在30分貝以下的人,不佩带助听器,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应付的,如上課时坐前排,說話时把声音放大等。至于听力損失在60分貝以内的人,如果用助听器,可以使听力达到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最  相似文献   

6.
<正>得益于世界上首次治疗耳聋的基因疗法试验,2014年6月,一群深度失聪的人终于听到了久违了的声音。这些志愿者是因疾病或外伤失去听力的。他们的耳朵中被注射了一种无害的病毒之后,病毒含有的一个基因使耳内的听觉感受器重新长了出来。目前改善或恢复听力的常用手段是助听器和耳蜗移植。但助听器仅是把声音音量放大。耳蜗移植虽然可以把声波转化成大脑能解读的电信号,但并非所有频率的声波都能转化;这意味着,在听人说话和欣赏音乐时,很多细  相似文献   

7.
马晓虹 《科技广场》2009,(7):205-207
针对数字助听器平台的研究,研制以DSP TMS320C5416为核心、以TLC320AC50为语音采集与输出的全数字助听器,并在平台上实现了几种常用的助听器算法,包括改进减谱法的噪声消除算法、宽动态压缩算法、以及移频压缩算法等.该项目为国内基于DSP全数字助听器的软硬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眼镜助听器     
正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位老爷爷正在路上找东西,我上前询问,原来他的助听器掉了。由于助听器很小,所以找起来很费劲,过了好久才找到。如今,各种类型的眼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能否将眼镜与助听器组合在一起?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市面上还没有类似的产品,于是我们把助听器和近视眼镜组合在一起,一个眼镜助听器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9.
近十几年以来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助听器采用了很多新技术,解决了困扰助听器发展的许多问题,使助听器的功能和特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听障者提供了清晰、自然、舒适的聆听,大大提高了听障者的聆听质量.其中声反馈抑制技术为重度听障者佩戴大功率助听器,解决了恼人的啸叫声和沉闷感,因此受到重度听障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10.
多普勒效应     
当火車迎面开来时,你会觉得汽笛的尖叫声振耳欲聾;而当机車从身旁駛过以后,你頓时会感到声音不那么尖銳了。这是錯觉吗?不,这是真实的現象。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在1842年就发現了这个現象,他把这个現象概括如下:当观察者或者振源相对于介质运动时,观察者将感觉到振动数(頻率)发生变化。后来,这个現象就被称作多普勒效应。大家知道,声音是振源振动引起周圍介质振动的波。汽笛发声,是因为蒸汽从汽笛冲出,其中的簧片不断振动,由于它的振动扰动了周圍的介质——空气,使得空气作疏密連續变化,形成了波,这种波传进我們的耳朵,推动耳鼓膜随之  相似文献   

11.
对于视力和听力不好的老年人来说,眼镜和助听器是他们随身必带的物品。如果把这两样东西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会使老年人的生活更为方便。于是,我想到了下面的技术方案(见图):在左右镜架上分别安装一个助听器,助听器的连接线位于镜架的空腔内,并从镜架脚伸出后连接到耳塞上。这样,  相似文献   

12.
<正>助听器是帮助听力受损人士重回喧嚣世界的唯一助手。这款新型助听器与传统的助听器相比,它采用隐形设计,像两个小耳塞,可以直接塞在耳朵里,没有存在感。从外观上看,它像是一条正在起飞的鱼,展开的"翅膀"由特殊纤维材料制成,这种纤维材料不会将整个耳道堵满。这样的设计不  相似文献   

13.
美国IBM公司近日宣布,他们首次成功利用“绝缘体上硅”技术设计出硅锗双极晶体管,其速度达到现有硅锗双极晶体管的4倍,能耗比后者降低80%,有望用于制造下一代高性能移动电话等设备。 “绝缘体上硅”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它通过在晶体管的硅薄层和硅衬底之间使用超薄绝缘氧化层,能够减少电流干扰、降低能耗,显著提高晶体管性能。目前,该技术主要用来制造高性能的互补金属  相似文献   

14.
晶体管的开关特性,与半导体中少子寿命有关,提高晶体管开关速度的传统工艺方法是借助于高温扩散在芯片中引入诸如金、铂等深能级杂质作为复合中心。但是在三重扩散台面工艺的高反压大功率晶体管中,要求把少子寿命控制在微秒数量级,这在工艺上是很难准确控制的。用高能电子辐照控制硅中少子寿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先进方法。最近我们采用电子辐照提高反压功率开关晶体管开关速度工艺技术,从选择合适的硅单晶着手,采用三重扩散台面工艺、电子辐照和后处理工艺相结合。解决了工艺的相容性,参  相似文献   

15.
单电子晶体管是晶体管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深入的分析了单电子晶体管的工艺制作技术,并对提升单电子晶体管运行质量的具体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提升单电子晶体管的运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中小功率的晶体管生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环节。芯片作为晶体管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能否在晶体管中正常使用是衡量晶体管生产质量的主要指标。这些晶体管芯片一般是以批量生产的方式单独生产,然后再通过集电极使其与晶体管安装在一起,最终制成晶体管成品。但问题是在制备集电极时,金属和半导体之间并不能直接实现较好的接触,出现了整流效应。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两者之间的接触,我们决定采用在芯片背面进行金属化的处理方法,来实现半导体与金属的良好接触。现本文就主要研究探讨了中小功率晶体管芯片背面金属化的研制。  相似文献   

17.
王芳  应时彦  孔伟名 《科技通报》2020,36(4):63-66,112
加法器是运算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算速度、功耗等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单电子晶体管SET具有功耗低、延迟小等优点。在介绍分层CLA加法设计的基础上,从结构和底层电路两个方面着手对于SET的CLA加法器进行了优化设计,对电路进行PSpice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路,晶体管数更少、功耗更低、延迟更小。  相似文献   

18.
德国埃森大学和汉诺威大学2月12日宣布联合研制成锗晶体管,电子在其中的运动速度是在硅晶体管中的2~3倍。这种晶体管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4):433-434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存储器件研究是有机存储器件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它不仅具有晶体管的开关功能同时还能够存储信息。化学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成功研制了多比特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器件。他们巧妙地将光辅助效应和聚合物修饰场效应晶体管结构相结合,探索出实现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多比特存储的光电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20.
传真海外     
<正>碳纳米管晶体管迈出商用关键一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科学家日前在碳纳米管晶体管制造技术上获得突破。由他们开发的新型高性能碳纳米管晶体管成功突破了纯度和阵列控制两大难题,在开关速度上获得了比普通硅晶体管快1000倍、比此前最快的碳纳米管晶体管快100倍的成绩,这意味着碳纳米管晶体管向正式商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