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澳门回归,是数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夙愿。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理论,开辟了解决澳门问题的新思路。在中葡双方谈判中,坚持原则,维护国家主权,提出了一系列对澳政策和原则,为保证澳门的胜利回归以及回归后的稳定繁荣提供了具体的政策指南。  相似文献   

2.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但是,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通过不正当手段得以在澳门暂住后,就不断扩大其居留地范围。与此同时,还通过一系列诱逼活动,迫使清政府于1887年12月1日与其签订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通过这个条约,清政府被迫承认了葡萄牙占据澳门的事实,而葡萄牙则最终获得了在澳门“永居”、“管理”的“合法”权利。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通过谈判就解决澳门问题签署了联合声明。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至此,被葡萄牙占据数百年的澳门,终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相似文献   

3.
澳门回归,是数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夙愿。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科学理论,开辟了解决澳门问题的新思路,在中葡双方谈判中,坚持原则,维护国家主权,提出了一系列对澳政策和原则,为保护澳门的胜利回是以及回归后的稳定繁荣提供了具体的政策指南。  相似文献   

4.
澳门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16世纪以后,被葡萄牙人逐渐占领。1887年葡萄牙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葡北京条约》,正式取得在澳门的永驻权和完全管治权。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澳门回归祖国成为历史必然。1987年中葡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庄严宣告:中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至此,澳门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相似文献   

5.
中葡澳门问题始于明代,自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租居澳门以来,中国政府充分行使对澳门的主权,只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后,葡萄牙在英国帮助下与中国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中国政府对澳门行使主权始遭破坏,但中国政府并未丧失对澳门的全部主权,澳门仍是中国领土.因此,自那时起,历届中国政府从未在澳门主权问题上让步,并利用一切时机长期开展对澳门恢复主权的斗争.晚清政府延宕澳门划界交涉以限制葡萄牙管理澳门的范围,国民党政府致力于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但由于态度不坚决,最终这一愿望未能实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及中国政府致力于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87年3月26日签署<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于1999年12月20日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从而实现了中国人们及中国政府梦寐以求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大量史料证明澳门自古以来就属中国领土,同时对近代澳门主权地位的丧失进行了简述。重点分析了近代以来中葡双方关于澳门问题的交涉谈判,并在对其主权地位丧失的历史回顾中重申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和“结束过去,开辟未来”这一小平同志精辟结论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1979年2月8日,中葡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双方在达成的协议中指出澳门是中国的领土,当前由葡萄牙政府管理。归还的时间和细节,将在适当的时候由两国政府谈判解决。1987年3月,中葡在北京举行关于澳门问题的第四轮会谈,26日草签中葡联合声明。1987年4月13日,中葡联合声明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987年9月,中国政府派出机构——新华社澳门分社成立。1988年1月15日,中葡联合声明正式生效,澳门从此进人为期11年的过渡期。1988年9月5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起草委员会名…  相似文献   

8.
澳门问题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鸦片战争前,明清政府对澳门行使充分的主权,1888年中葡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几乎丧失了中国在澳门的全部主权。葡萄牙人混入、居留以至最终强占澳门是近代西方列强殖民征服和掠夺活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土生葡人是澳门特有的少数族群 ,葡萄牙人居澳之初 ,即是土生葡人之形成之始 ,澳门居留地的长期存在 ,土生葡人从个体发展为群体 ,其文化特征 ,在葡国色彩之外也融入了本地因素 ,他们变得与众不同并且独立发展。葡国管治期间 ,土生葡人社会地位相比华人占优 ,他们的定位就是中葡之间的中介角色。随着回归的临近 ,土生葡人去留两难 ,去是根在澳门葡国已无亲属 ,留则难舍葡国国籍葡国文化。中葡谈判争执最激烈的也是土生葡人问题 ,当然最后形成的方案还是很妥当 ,因为各方都希望土生葡人能继续在澳门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一“土生”一词 ,早见于…  相似文献   

10.
16世纪中叶以后,葡萄牙人逐步占领澳门,并于1887年3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取得了对澳门的行政管理权。我国政府按照“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寻求澳门问题的解决,并于1987年3月同葡萄牙签订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我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终于抖落了历史的尘埃,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的澳门贸易对中外贸易和中国的社会经济有着独特作用 ,伴随着澳门贸易的建立、兴盛、曲折发展和衰落 ,澳门也经历了一个由繁荣到没落的历程。澳门贸易的兴盛既是历史的必然 ,又是时代的产物。它在明清这一中国走向近世的关键时期成为中外贸易的合法孔道 ,推动了中国传统对外贸易向近世贸易的转变 ,更成为中国入超的主要渠道 ,刺激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澳门贸易的罪恶演变 ,澳门也由此成为殖民主义的重要跳板。  相似文献   

12.
明清以来,中央政府多次派钦差大臣对澳门进行巡视,体现了国家对澳门的统治权。1839年9月,林则徐巡阅澳门,把澳门作为了解世界的窗口、对英斗争的前沿阵地。林则徐巡澳对宣示中央政府在澳之主权与强化对澳门之管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553年葡萄牙人始定居于香山澳(澳门),欧式的司法制度引入澳门,因其历史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侦查体制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此一时期澳门侦查体制的特点是:除因“移民”所带来的欧洲法律移植以外,还保留了传统中国的刑事政策,尤其是明清两朝“华夷分治”——化外人归罪原则的适用,形成了“澳门特色”的二元制侦查体制.纵观澳门侦查发展的几个阶段,最终形成了以守澳官——香山知县为代表的中华刑事侦查体制以及夷目(议事会检察官)——兵头(葡萄牙航海队长)为代表的葡萄牙(海外附属地)刑事侦查体制.  相似文献   

14.
澳门开埠400多年来由于澳葡政府不重视教育,成人教育在推进民众教育上承担着极为重的作用。本文回顾了澳门成人教育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澳门成人教育的发展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澳门成人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16-19世纪,澳门生活着大量的黑人。虽然这些黑人在澳门社会中地位低下,却充当着士兵、护卫、家仆等不同的社会角色,他们在澳门整个城市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到了清代中叶,由于澳门经济的衰退、葡萄牙奴隶贸易的衰落、澳门当地黑人婚姻问题较难解决以及逃奴现象严重等经济、政治方面的原因,致使澳门黑人的数量不断减少。作为澳门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黑人在澳门社会中并没有完全消失;他们逐渐融入了澳门社会,而且在澳门社会中一直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澳门地处广东濒海、珠江口西岸 ,地理位置优越 ,海上交通发达 ,很早就为西方国家 觎 1517年葡萄牙商船首次到达中国 ,要求通商 ,被明朝政府拒绝。以后葡萄牙利用中国封建政府的腐朽 ,通过贿赂等手段 ,逐渐混入澳门 ,意图强占。鸦片战争后 ,趁清政府被打败的时机 ,葡萄牙拒绝交纳地租 ,1887年 12月 1日诱使清政府签订了《中葡通商条约》 ,骗取了澳门的“永租权”。  相似文献   

17.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收回澳门是祖国统一大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澳门土地综合承载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亚太有名的微型经济体,澳门有限的土地资源是备受关注以及重视的生产要素,它的规模以及承载上限直接制约着澳门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澳门土地综合承载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澳门目前显示处于超载的状态,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给澳门土地所赋予的压力已超过澳门的承载上限。为了促进澳门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完善规划和增加土地等多方面不断提高土地的承载上限。  相似文献   

19.
为维护国家安全,我国于1993年制定了国家安全法。澳门是我国享有高度自治权的特别行政区,根据澳门基本法的有关规定,澳门于2009年制定了《维护国家安全法》。将大陆与澳门国家安全法的立法背景、主要内容、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及法律责任等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了解澳门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法律文化,从而对修改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澳门开埠以来中葡对澳门治管权实施的演变及主权问题的审视 ,揭示了澳门法律地位的变化过程 ,认为 1849年以前 ,中国政府实际上执掌着澳门的主权和治权。此后 ,葡人开始建立起在澳门的殖民体系 ,澳门主权动荡 ,但中国政府始终保持着对澳门的所有权。 1999年 12月 2 0日澳门的回归表明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