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批评,是教师通过语言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每位教师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如何巧妙地应用批评手段,以达到“通”情、“达”理、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一、批评教育的“四要”1.批评要“明确”批评针对性要强,批评对象要明确,批评内容要具体,批评目的要直露。避免那种老师愤愤然,学生昏昏然,漫无边际泛泛而谈的批评。结果,老师一阵“苦口婆心”,而学生左耳进、右耳出,没起到作用。2.批评要“及时”批评要及时,不可拖拖拉拉。对违纪行为要及时制止,防止“小洞不补,大洞难补”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现在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认为“惩罚”教育会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丧失上进和改正缺点的动力。而且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教师越来越不敢批评学生了。事实上,确有少数学生在受到老师的批评后,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甚至寻短见,这着实让许多老师感到苦恼,致使他们在教育中放弃了使用批评这一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批评,是老师常用的一种工作方法。小学、中学甚至是大学里,老师都把批评做为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的一种主要手段。应该说每一个学生都可能受过老师的批评,只是次数和程度有所不同而已。有的学生经常挨批评;有的学生很少挨批评;有的学生被老师批评得无颜见“江东父老”...  相似文献   

4.
批评是老师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一般人认为,老师对学生的批评肯定是苦的,而且因为“苦”,被批评的学生还会屡屡产生抵触情绪。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出现大声叱责的地方,就有粗鲁的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由此可见,老师的批评方式如果粗鲁,不但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相反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破坏师生之间的良好感情。那么,身为教育者,在教学工作中怎样运用批评这一武器,讲究批评的艺术呢?  相似文献   

5.
批评教育在教学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怎样进行批评教育呢?作为教育者,就要研究批评教育的方式方法,科学的方式方法不但能起到正面激发学生的作用,而且有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好的老师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本文总结了日常教学中批评教育的方式方法,批评教育要用“心”,批评教育要有爱心、要有耐心、要有信心。老师如果关心爱护学生就要慎用批评、善用批评,这样才能使学生正确地看待人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一些老师极力推崇赏识教育的时候,不应忘记,教育中的惩罚也是不可或缺的。我很欣赏这样一种观点: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我们有时看到教育中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对犯错误的学生不敢批评,批评轻了学生视若耳旁风,批评重了学生会“上告”。甚至个别老师被学生从课堂中“哄”跑,丧尽师道尊严。在社会生活中,谁违背了国家的法律,谁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既然惩罚不能从我们国家中消失,那么学校教育中就不能没有惩罚。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讲过:“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培养学生抵抗诱惑和战胜…  相似文献   

7.
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认为处罚只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丧失改正缺点的动力。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老师越来越不敢批评学生了,学生如果受到批评,动不动就会离家出走,甚至自寻短见。但是,教育不能没有“惩罚”,关键是,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  相似文献   

8.
这是发生在某校科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起冲突:两个学生在课堂上互抢帽子。老师点了一个学生的名:“你为啥不听讲还捣乱?”学生:“他抢我的帽子。”“他为什么只抢你的帽子?”学生无话可说,只好反诘:“你为啥只批评我?”批评教育形成僵局,场面尴尬难堪,批评教育失效!  相似文献   

9.
对学生要言而有信李德山某小学一位学生偷了他人一支钢笔,老师批评教育他,要他“彻底坦白”,学生有顾虑,老师说:“只要你承认,保证不在班上点名批评,以后改了就是好学生。”学生相信老师,于是承认了自己的过错。此时,老师把脸一沉,严厉训斥,还叫这个学生在班上...  相似文献   

10.
批评的艺术     
老师的批评就是给学生指出缺点,提出意见,它是教师培养和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批评要实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必须把握好批评的艺术性。 “爱生”是教师的天职。在“更生”的天平上,教  相似文献   

11.
在一般人看来,老师对学生的批评肯定是“苦”的,而且正因为“苦”,被批评的学生才会屡屡产生抵触情绪,致使批评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即批评的“负面效应”。 但,也有一些老师很聪明,他们总能把批评变成阳光雨露。  相似文献   

12.
所谓“冷处理”法,就是在运用“批评”这一教育手段时,班主任老师要给学生以反思的机会,而不是急于对他们做出或好或坏的评定,待过一段时间(一般不可过长),学生对其错误言行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进行批评教育。具体做法如下:一、对“屡教屡犯”的学生,可以运用“冷处理”法。有些学生多次违纪,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对老师的批评早已产生戒备、逆反心理。这时,你再去批评他,除空耗精力外,是不会收到什么效果的。弄不好,还有可能导致双方矛盾激化,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对学生要耐心地等待,同时给予热情的关…  相似文献   

13.
职业学校学生,由于社会和家庭的原因,已经变得越来越脆弱了。这种脆弱性的表现就是经不起老师的批评。因此老师在教育中应高度重视批评的作用。所谓“良药苦口”,要想使批评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就不能随意进行,而应注意方法。在这方面笔认为不妨使用一些“兵法”,以下略举三例。  相似文献   

14.
潘松梅 《班主任》2000,(1):42-42
表扬或批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门艺术。老师对学生的表扬或批评要讲究方式,讲究技巧,避免陷入误区。批评、表扬言“最”就是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15.
在全社会都在高调呼吁赏识教育的今天,重提批评教育似乎非常不合时宜。翻开报纸杂志,学生因迟到、未完成作业、与同学争执等小事受到老师批评后,随即自杀的新闻报道已屡见不鲜。在百度搜索中输入“老师批评学生自杀”的条目,竟得到760条之多的相关讯息。面对这样的现实状况,批评真的是已经成为洪水猛兽。教育是否应该像山东某学校那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2004年4月2日《教育时报》周末版载《,不许批评学生,老师愤而辞职》的文章,36岁的辛洪梅老师从供职的济南市一所私立学校辞职了,原因是这所学校对老师的种种“苛刻”要求——不准批评孩子,不准变相地批评孩子,不准向家长说孩子的坏话。由此引发了我的思考,我是一所农村三流高级中学曾分管学生德育工作多年的教师,面对如此多的“差生”,他们犯了错误,该不该处罚?怎样处罚?一、“处罚”也是教育现代教育强调多赞赏、多鼓励,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赏识教育。然而每个学生都会犯错误,即使是优秀的学生,犯了错误如果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不但不能帮…  相似文献   

17.
批评学生“八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评学生“八忌”●山东省华侨中学车振东无论学校领导、班主任还是课任老师,总免不了要对学生批评教育。批评学生,应牢记“八忌”:一、忌恶语相加批评学生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错在何处,有何危害和恶果,从而加以改正,引以为戒。如果对学生冷讽热嘲,恶语相加,学生出...  相似文献   

18.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或政治辅导员老师,免不了对学生的缺点或错误进行严格的批评或教育。然而并非所有的批评教育都是成功的,也并非所有的严格批评都是恰如其分的。无数事实证明,要使严格的批评收到良好效果,达到育人之目的,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讲究“严”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批评是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方法。俗话说“忠言逆耳”,人们总是不愿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批评。青少年学生更是如此。但若老师能掌握批评的艺术,做到以真诚感人、以公正服人、以赞美赢人、以幽默动人。就定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于艳 《吉林教育》2009,(7):100-100
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是成功者也好,失败者也罢:他们都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更离不开老师的批评。尤其是当代的孩子,他们都是在“赏识”中教育成长,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可就有讲究了。那么怎样行之有效的批评学生呢?本人觉得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手法就像电脑上的鼠标,点击准确,就会收到如愿以偿的效果;点击不当,则会弄得老师焦头烂额,对学生的教育就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