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生物实验所用的材料,许多都要到野外采集,再扩大培养或直接用于实验。为了有效地采集到实验所需要的材料,首先要了解有关实验材料的生境。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实验材料的生境,供大家参考。 一、衣藻 为单细胞绿藻,细胞内有一个大的杯状叶绿体。含有大量衣藻的水体呈蓝绿色。因此,在野外采集时,应寻找蓝绿色的水体,如长久停止使用的废水池或废粪坑内的积水。如采回的水样经镜检,衣藻含量多,纯度高,可直接用作实验。采集的水体呈黄绿色,很可能混生有小球藻、栅列藻等其他单细胞藻类。 二、水绵 为黄绿色的丝状体,手接触时有粘滑感,成团地漂浮于水面。水绵通常生活在无污染的水塘、水沟或积水潭中。采集时要选择有积水的冬闲田、栽种茭白的水沟或有泉水流入的积水潭等。在采集时应避免将丝藻或刚毛藻当作水绵。这可从藻体的颜色、形态结构和生态环境等加以区别。 三、草履虫 大草履虫生活在富含有机物的水域,如有豆腐作坊或面筋作坊的废水排放的小河中。这种水体的水质混浊,并带有一种腐败的气味,是草履虫良好的生活环境,在采集时。要选择有利于草履虫停留的河边水流平静处,取水样中的草履虫密度高,每滴含有大草履虫2~3个,即可直接用作实验。夏秋季节,有稻草堆积的  相似文献   

2.
水绵是藻类植物,分布广泛,采集容易,培养简便,是生物实验的好材料,实验效果理想。1 练习制作临时装片 制片操作中,只要用镊子从准备好的水绵中夹取几根,放到载玻片正中滴好的水滴中,再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之水即成。  相似文献   

3.
藻类植物的生活史分为3种类型,即配子型减数分裂、孢子型减数分裂和合子型减数分裂.鹿角菜、刺松藻、藓羽藻可观察配子型减数分裂生活史;石莼、水云、海带、裙带菜、甘紫菜可观察孢子型减数分裂生活史;淡水产衣藻属、水绵属及轮藻属可作为观察合子型减数分裂的辅助材料.  相似文献   

4.
<正> 观察水绵结构的实验,在普通中学是一个常做的实验。但若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观察,极少有学生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如果在观察前用染色剂处理一下,观察起来就比较明显。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实验材料的准备 采集来的水绵可以用土壤浸出液来培养。有时水绵往往同刚毛藻等绿藻混生在一起,只要将它们放在玻璃缸中心,置于窗边培养几天后,便可见水绵均分布于缸边(因为刚毛藻分枝常使藻体结成块状,不易向边缘区域伸移;而水绵仅是单根的丝状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生物》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选用的材料紫色洋葱,由于其结构特点,紫色液泡容易破裂,无法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们把实验材料氦用兰州地区极易采到的水绵。实验证明,水绵是此实验的理想材料,而且还能测定出蔗糖溶液的最适质量浓度。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生物》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选用的材料紫色洋葱,由于其结构特点,紫色液泡容易破裂,无法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们把实验材料氦用兰州地区极易采到的水绵。实验证明,水绵是此实验的理想材料,而且还能测定出蔗糖溶液的最适质量浓度。具体方法如下:一、课前准备1.准备好镊子、滴管、载琐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2.到鱼池或任一有水地方采集水绵,水绵丝越粗越好,用玻璃瓶装回备用。3.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质量分数为:1%、5%、10%…  相似文献   

7.
春末夏初,在水流缓慢较为清洁的水田、水沟、池塘中常可看到由丝状体构成的大型成片的绿色藻类植物,这是由水绵和刚毛藻两种植物形成的。但在学生野外采集和观察中常把这两种植物都叫做水绵,这是不准确的。水绵和刚毛藻都是长筒状细胞构成的丝状体,生活环境相同,又都形成大型团块状,因此容易混淆。但要区别它们也并不难:水绵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常可随较大的风吹而移动至水域边缘;而刚毛藻是以基细胞固着在其他水  相似文献   

8.
<正>1问题李成云[安徽省庐江泥河中学(231561)]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P.100恩格尔曼实验水绵图中的细线是什么?2讨论王志伟水绵是常见的真核生物,属绿藻门、接合藻纲、水绵科、水绵属植物,藻体是由一列圆柱状细胞连成的不分枝的丝状体。在显微镜下,可见每个细胞中有一至多条带状叶绿体,呈双螺旋筒状绕生于紧贴细胞壁内方的细胞质中,在叶绿体上有一列蛋白  相似文献   

9.
1.下列生物中,不具有叶绿体,但具有细胞壁的是(). A.噬菌体B.大肠杆菌C.衣藻D.水绵2.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三者数量比是1:2:2时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A.前期和中期B.中期和后期C.后期和末期D.前期和末期3.果蝇体细胞有8条染色体,经过四次有丝分裂后形  相似文献   

10.
水绵生长在水质清淳、水流缓慢的池塘,而刚毛藻分布很广,生长旺盛,繁殖快,有刚毛藻生长的地方一般不长水绵。采集时,见到池塘内绿色丝状藻类,可利用小竹杆或树枝把它拨到岸边。如用小竹杆能挑起的是刚毛藻,滑溜挑不住的是水绵;用手指摸丝状体,滑腻的是水绵,柔软不滑带沙质的是刚毛藻;用手指把丝状物分开,有分枝、牢度强的是刚毛  相似文献   

11.
从野外采集的水绵标本,由于正在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细胞质中的带状叶绿体宽、厚,并且高度螺旋,遮挡了其他结构。如果在培养皿里用水培养少量水绵,避光放置五天左右,当水绵呈浅绿色时再做实验,用低倍镜即可清楚观察到水绵细胞的结构:(1)带状叶绿体变得又窄又薄、开始解开螺旋;叶绿体数目可辨;有一列淀粉核排列在叶绿体的中轴上。(2)细胞核悬浮在细胞中央,细胞核周  相似文献   

12.
水绵(Spirogyracommunis)是绿藻门的重要代表植物,广泛分布于淡水池塘、河沟、水田等静水水体中。在春、秋季生长繁盛时常大片生于水底或漂浮于水面,一般一年四季均可采到。实验教学中,用野外采来的水绵临时装片观察藻丝体形态和细胞结构特征非常清楚,但从采来的材料中直接寻找水绵的接合生殖却十分困难。现探索出一些人工诱导水绵接合生殖的培养方法,可获得大量水绵梯状接合生殖的材料,简介如下:1、低温诱导法在洗净的培养皿内垫上1~2层吸水滤纸,滴入少量蒸馏水润湿滤纸,以倾斜培养皿无积水滴下为宜。把野外采来的新鲜水绵藻…  相似文献   

13.
初中植物学《水绵》一课,教学重点是水绵的形态结构和生殖方式,教学难点是如何理解水绵细胞立体感的建立和接合生殖的概念。教学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思难能力、进化观点和生态观点。王玉红老师在执教本课时,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依照大纲要求,结合初一学生的特点,坚持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物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实验 ,是以黑藻为实验材料的。许多同学认为黑藻是藻类植物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其实黑藻和藻类植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原因有二 :1 分类及结构上的差异藻类是一类低等植物 ,它包括蓝藻门、裸藻门、绿藻门、轮藻门、金藻门、甲藻门、褐藻门、红藻门。这类植物结构简单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个体发育中没有胚胎时期 ,生殖器官是单细胞的 ,靠孢子繁殖。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如衣藻、水绵、紫菜、海带等。而黑藻是单子叶植物 ,水鳖科 ,水生草本。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根扎在水底泥中 ,茎细长 ,叶较…  相似文献   

15.
衣藻属(Chlamydomonas)是常见的具鞭毛游动型的单细胞小型绿藻,普遍存在于含有机质的淡水沟渠和池塘中,衣藻是能让学生理解活动型藻类的形态、结构的理想材料。由于一般的衣藻观察实验往往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的3~4月间早春时节进行,虽然此时气温已在10℃左右,但往往采集不到,因而衣藻的采集就成了实验课成败的关键。根据本人的调查研究,发现这一时期衣藻的数量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1试验方法 1999年3月 10到 4月 10 间,选择市郊适合衣藻生长的小水塘4个,并根据衣藻的活动特性,在晴天的中午,气…  相似文献   

16.
1、用摄子从烧杯中夹取2~3根水绵,将它卷曲置于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2、按常规方法,在显微镜下可看到水绵柱状细胞中绿色大液泡(由于叶绿体呈带状而使整个原生质包括液泡在内呈现绿色),还可以看到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 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30%蔗糖溶液或6.5%氯化钠溶液,按常规处理,这时从显微镜下就可以看到液泡逐渐变小,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  相似文献   

17.
<正> 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多年来我用的实验材料是水绵,水绵作此实验材料有以下几个优越性: 材料来源广 在农村、城镇的小溪、池塘、涝池、近水区广有分布,不用花费资金,且便于采集。 不用染色 水绵含带状叶绿体,颜色鲜绿,较洋葱表皮细胞内的花青素更易于观察。 水绵的液泡大 由于水绵生长在水中,液泡比较大,失水、吸水现象明显,会使实验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1 观察衣藻的一种新方法将含有衣藻的液体滴于载玻片上 ,加入一滴 0 .4 %的碘酒 ,衣藻便停止运动 ,盖上盖玻片后可在高倍显微镜观察衣藻的形态结构。刘 聪  (贵州省仁怀市城北中学  56 450 0 )2 观察玉米种子的胚从成熟中的玉米果穗上完整地取下一粒玉米种子 ,去除果柄后轻轻一挤 ,可从断面上挤出胚。然后 ,用镊子轻轻地把胚纵向掰开 ,即可见一个管状结构 :上端为胚芽 ,下端是胚根 ,中间是胚轴 ,与胚轴相连的是一片子叶。刘春梅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中学  4 380 0 0 )3 用白洋葱观察质壁分离用白洋葱鳞叶内表皮制临时装片 ,加入半滴 …  相似文献   

19.
质壁分离现象的观察实验是讲授生物课中“水分代谢”时要做的一个基本实验。如何做好这一实验 ,选取实验材料是关键。许多教科书介绍的紫色洋葱鳞茎常因受到季节的限制而不易获取 ,选用植物的叶子又不易操作。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验中 ,试用了很多种材料做这一实验 ,从中发现 ,相比之下还是以水绵进行实验效果较好 ,而且 ,实验操作简单易行。其中原因大致有两方面 :其一 ,水绵植物体是单列细胞组成的丝状体 ,而且细胞中富含叶绿体 ,原生质呈绿色 ,颜色较为鲜艳 ,醒目 ,易于观察 ;其二 ,水绵生活于沟渠、河湖、鱼塘、水池、水田中 ,分布广 ,采…  相似文献   

20.
讲授初一(生物)人教版上册第九章第一节“藻类植物”这节课,教学难点是水绵细胞的立体结构和叶绿体在细胞质中的螺旋状排列。为了突破这个难点,经过实践,我自制了一个简易教具,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l材料用具旧罐头或饮料瓶(长筒形)、一段绿色导线、一段细铁丝、一个桃核、一瓶清水。2制作方法ZI用长简状的旧罐头代表水绵细胞,罐壁代表细胞壁和细胞膜。2.2在绿色导线居中间位置用细铁丝固定上一个桃核,代表细胞核。2.3把导线绕成螺旋状,代表叶绿体,插入罐头内。2.4向绝内注满清水,代表细胞质。至此,一个水绵细胞的立体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