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地媒体有无丑闻灾难报道,这是一个地方民主政治如何的试金石.<人民日报>已开辟"民主政治"专版,地方媒体也不必对此四个字神经紧张.我知道很多地方官员连这四个字都怕得要命.  相似文献   

2.
章夫  黄静 《青年记者》2021,(3):17-18
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探寻地方媒体转型路径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结合当下状况,须重新定义地方媒体,解放地方媒体的地域束缚,跳出深耕本地或布局全国的争论,以更宽广的视野打造媒体品牌,坚持用户思维,打破区域原有"信息墙",实现地方媒体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媒介技术的发展冲击传统媒体行业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可预测性较强的两会报道成为各家媒体的竞技场,地方媒体也开始借助技术优势在两会报道中崭露头角.地方媒体的"2018年两会AR报道"使得新闻的叙事模式从浅层传达转向了深层内容,运营方式也从各自为战转为跨界融合,受众方面也更加注重沉浸体验.传达两会声音的同时也展现了地方纸媒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常宏 《传媒》2021,(12):35-36
在媒体深度融合战略中,短视频是当下流行的一种方式."四川观察"利用短视频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表现突出.本文以"四川观察"为例,剖析其抖音短视频的成功经验,给其他地方媒体以启示.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2016,(3):140-141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用"48个字"概括了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强调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第一位的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自觉做到"四个牢牢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强调的这"四个牢牢坚持",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指导性,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这"四个牢牢坚持",自觉担负起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6.
从某种意义上讲,财经媒体是"窄"媒体,报道内容比较专业,受众群体相对较窄.区域性财经媒体加上"区域"两个字,就更"窄"了.但在财新传媒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区域性财经媒体虽然"窄",却需要更加宽广的视野. "重财经而不唯财经" 财新传媒旗下核心杂志<新世纪>周刊,是一份纯粹的财经杂志,但在这一份纯粹的财经杂志中,却有很多非财经类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关于"政治",一般会让人马上联想到是上纲上线的意识形态问题.其实,"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孙中山).毛泽东同志对"讲政治"有一个更形象的比方:"所谓政治,其实就是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把我方的人搞得多多的."用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理解为让最多的人,以最大的热情与活力,投入到共同的工作目标中去,是为政治.在中国,媒体天然与政治相关,但一般认为主要限于媒体的舆论导向方面,而与媒体经营无关.媒体经营中有没有政治?绝对有,而且同采编工作一样重要.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石峰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媒体经营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外行看觉得保守,内行人却感觉这话有嚼头.  相似文献   

8.
对于地方媒体来说,青岛涌现的众多名牌企业以及由此形成的"名牌现象"无疑是一座丰厚的新闻素材"富矿区".一个城市具有自身区域性的特色与亮点,充分挖掘这些特色与亮点,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进行精耕细作,这是城市电台新闻报道的优势所在.多年来青岛电台立足地方新闻资源优势,不断打造报道精品,2005年推出的系列报道<"微尘"在行动,爱心铸品牌>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的创作再次体现了这种思路.  相似文献   

9.
夏露 《传媒》2021,(4):36-38
在媒体融合转向的大趋势下,省级融媒体云平台建设已经成为地方媒体融合发展的推进器.本文以"云上贵州"为例,剖析了省级融媒体云平台实践与创新的五大路径.通过这五个路径的创新,有助于提升省级区域内媒体的资源整合力度,从而更加有效地推进媒体融合战略.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以后,随着国家政治民主进程的推进,促进信息公开,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中央政府实施了许多有力措施保障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其中将保障记者的采访权和舆论监督权摆到重要地位.然而,一些地方仍不时发生地方公权力直接或间接侵犯记者舆论监督权的事件.据10月22日<广州日报>报道,广东省东莞市委宣传部起草了<东莞市关于进一步关心支持媒体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意见>,以更好服务记者采访为由提出向记者发放"专用采访证".  相似文献   

11.
兰金龙  李伟 《今传媒》2016,(1):142-143
在新闻获奖的竞争中,地方媒体的获奖空间越来越小,打破这个僵局的渠道就是地方媒体要发挥自己身处基层的优势,寻找突破点.本文从如何结合地方实际寻找重大选题、把报道的触角深入最基层的新闻现场、突出抓好短新闻、善意开展舆论监督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地方媒体获奖的空间和通道.  相似文献   

12.
政策、市场、技术是推动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主要动力,整体呈现横向联动和纵向融合的自上而下的发展趋势.文章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几年的融合发展实践为切入点,深入总结了中央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经验,以期充分发挥"国家队"融媒引领示范力,以"先强"带动"后强",为地方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启示,加速传媒业整体转型升级,进一步推进现代传播体系和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3.
正每当农历新年前后,有一件事——也是公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通常会吸引各类媒体和普通群众的眼球。这就是先后召开的地方和全国"两会"。"两会"本应该是新闻的富矿,但一些地方媒体的报道却常常不尽人意。刻板报道难以满足公众期待笔者连续观察最近若干年的地方"两会"报道,发现虽然报道量、信息量一年比一年增多,但时事议题一般不超过十个,而且是随处可见的物价、房价、医  相似文献   

14.
谢智 《新闻前哨》2005,(6):74-75
时事新闻作为读者了解国内外局势的重要渠道,向来是媒体经营的一个着重点。对地方媒体而言,新华社是时事新闻的主要来源。一方面,新华社平均每天播发电讯文字和图片稿300-400条,近20万字,消息、通讯、特写、言论、述评等体裁多样,政治、经济、军事、科教文卫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且质量也较高,为地方报纸搞好时事报道提供了保  相似文献   

15.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广西师大社)"神秘岛"团队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举办的"首届出版百强团队"评选中荣获"最具成长价值奖",这是行业权威媒体对这支年轻团队的肯定,"最具成长价值"这六个字亦是如今"神秘岛"团队最真实的写照.  相似文献   

16.
自1994年《焦点访谈》开播而竖起舆论监督大旗以来,《南方周末》紧随其后,各地方媒体的舆论监督一度呈燎原之势,1994年也被称为"舆论监督年"。但是之后媒体舆论监督正逐步走向低谷。媒体上的舆论监督栏目便纷纷更弦易辙,或改版或弱化,对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件集体失语已成媒体的"同一首歌",媒体已步入"后舆论监督时代"。①但是在舆论监督上的集体撤退不是媒体的常态,无论对媒体还是对社会,都是  相似文献   

17.
由网络媒体引发的舆论力量已让政府感到与媒体修好和合作的重要性,在此情况下,"伍皓们"也会在政府部门越来越多地出现. "躲猫猫事件"再一次强化了一个信息,民主政治下的政府正越来越重视来自民间的声音和观点,积极回应着社会的呼声,而与此同时,政府对于代表民意的媒体也会进一步"亲近".  相似文献   

18.
2017年1月11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署名文章.其中,在谈到"确立移动媒体优先"战略时指出,要创新移动新闻产品,重点在"准"新"微"快"上下功夫.在笔者看来,作为一线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应该在日常的融合新闻生产过程中,认认真真地做足"四字"功夫,提高融合传播能力,从而以优质的内容赢得用户.  相似文献   

19.
蔡红梅 《编辑学刊》2021,(3):112-116
"十四五"期间我国媒体发展的关键词是深度融合.其发展的思路有四:一是坚守职责使命,继续发挥好政治功能,认真承担好社会责任;二是大力加速深度融合,突出主流内容引导与表现形式创新;三是积极转变观念,突出人才战略,提升全员能力水平;四是突出创新发展,努力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2018全国两会报道成为各大媒体的竞技场和新媒体融合成果的"练兵场".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各显神通,纷纷拿出各自的"撒手锏".从"中央厨房"革新内容生产,到"媒体大脑"试水新闻制作,再到大小屏互动移动化播出颠覆传播模式,各家媒体不断创新,推出形态各异、精彩纷呈的新闻报道,新闻表达也逐渐向民间语态转变.这一切都体现出新旧媒体之间从"相加"到"相融"带来的新变化,更预示着全国两会报道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