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类自觉地开发利用海洋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虽然人类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就,其中有些是几十年前还难以预想的,但海洋给人类提出的问题毕竟太多了,用人类过去几千年积累的知识,甚至将来上千年的研究,也难以把这些问题一一解决。人类至今还没有到达一万米深的海底;全世界数千年来详细调查过的海底还不到全部海底面积的5%。难怪许多科学家感叹,人类  相似文献   

2.
一、到海底安居①地球表面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面积的71%。a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科学家们预测,未来的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随着对海底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将自由地出入海洋。②然而,这一切的关键是人类能不能在海底居住,并且b像在陆地上那样建起一座座海洋城市。其实,人类已经有过初步的尝试和探索。③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名叫库斯桃的法国人,组织了一项名为“大陆架”的海底生活实验活动。他们把一个直径5米的圆球形水下“房屋”送到距离海平面100米的海底,6名实验人员在水下房屋内进行了21…  相似文献   

3.
赵叶 《下一代》2009,(6):20-21
地球被海洋切割成众多的大陆与岛屿,这给人们的通讯带来极大的不便。19世纪开始,人们就在苦苦探索着如何让声音跨越海洋。终于,借助于海底电缆,人类实现了这一夙愿。  相似文献   

4.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人类的故乡。对于海洋的利用 ,中国古人就有“渔盐之利、舟楫之便”之说 ,这只是对海洋利用最浅显的认识。人类数千年的历史证明 ,不重视海洋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尤其到了 2 1世纪的今天 ,在人类面临人口、资源、环境、能源、粮食等危机之际 ,海洋业已成为人类的第二生存发展空间 ,是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富 ,可谓“谁控制了海洋 ,谁就控制了一切。”矿产资源库 据估计全球海洋矿物资源达 60 0 0亿亿吨 ,石油、天然气、锰结核、热液矿床被称为四大海底矿产。在大陆架浅海海底 ,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  相似文献   

5.
人类对宇宙充满好奇,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相比之下,却对自己居住的这颗星球上的海洋知之甚少。地球上有极其丰富的资源蕴藏在深深的海底,它们是人类未来的希望。探索太空是艰难的,但是探索深海海底,开发深海资源又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6.
相机能挽救海洋动物?是的。正因为有了它们,人类因此挽救了不少海洋动物。要知道,生活在海底的一些海洋动物,现在也遇到了濒临灭绝的问题。可是,我们并不知道它们现在生活的真实情况,因为人类是不可能长期潜在海底,随时跟着它们,去观察它们的生存状况的。  相似文献   

7.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是人类对陌生世界的无限退想,也是人类攀登科学高峰、探索深海奥妙的科学梦想。自古以来,人类就对蔚蓝色的海洋充满了憧憬,渴望有一天潜到神秘海底一探究竟,最大下潜深度达7000米的“蛟龙号”可到达世界90%以上的海底,实现了人类这一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8.
到海底安居     
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1%。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及陆地表面的拥挤,人类向海洋空间和海底发展是必然趋势。海洋开发大体分三部分:资源、能源开发(海底石油、天然气、海底矿物、海浪发电、水产养殖等);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机场、海上城市、海洋公园等);海底利用(海底电缆、海底基地等)。  相似文献   

9.
到海底安居     
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表面积71%。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及陆地表面的拥挤,人类向海洋空间和海底发展是必然趋势。人类能不能在海底居住,并且像在陆地上那样建起一座座海底城市。其实,在这方面,人类已经有过初步的尝试和探索。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名叫库司桃的法国人,组织了一项名为“大陆架”的海底生活实验活动。他们把一个直径5米圆球形水下“房屋”,送到距离海平面100米深的海底,6名实验人员在水下房屋内进行了21天的观察工作。这项实验当时惊动了世界,它创造…  相似文献   

10.
高峰 《地理教育》2014,(5):62-62
海洋中的淡水主要有极地冰山、海底喷泉、化石淡水等形态。在陆地淡水资源日益匮乏的情况下,“海底淡水”无疑给人类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1.
【原文展示】到海底安居李湘洲①地球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71%。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及陆地表面的拥挤,人类向海洋空间和海底发展是必然趋势。一般而言,海洋开发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资源和能源开发(包括海底石油、天然气、海底矿物、海浪发电、水产养殖等)、海洋空间利用(包括建海上机场、海上城市、海洋公园等)、海底利用(包括建海底电缆、海底基地等)。②科学家们预测,未来的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随着对海底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可以去海底旅游、疗养和考古。到那时,…  相似文献   

12.
海底淡水厂     
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大部分国家都面临淡水资源短缺这一问题。因此许多海水淡化工厂应运而生.从技术角度看,目前海水淡化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成本相对较高。冈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海洋自身的能源来降低生产成本。瞧,这就是我设计的海底淡水工厂!它直接建在海底。利用海底的地热能量来生产淡水.源源不断地供给人类使用,既环保又节能。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地球上还有另一类神秘的智慧生命——海底人,许多人会认为纯属无稽之谈,然而种种迹象表明,海底也许真的有“人类”存在。1958年,美国国家海洋学会的罗坦士使用水下摄像机,在大西洋4000多米深的海底,拍摄到了一些类似人类的足迹。  相似文献   

14.
肖越 《少年科学》2006,(9):70-75
当我们的眼睛关注着驰骋在太空的飞船,当我们的思绪伴随着宇航员在太空漫步神游时,你有没有想过:近在咫尺的海底,那里有没有人类的脚印?其实,挑战深海历来就是人类的梦想,而海洋一直是人类的一道屏障!2004年初,一次海底行走计划实施了。著名的海上多面手“亚特兰蒂斯”号海洋考察船带领科学家,从美国的圣地亚哥港口出发。  相似文献   

15.
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1%。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及陆地表面的拥挤,人类向海洋空间和海底发展是必然趋势。一般而言,海洋开发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资源、能源开发(包括海底石油、天然气、海底矿物、海浪发电、水产养殖等)、海洋空间利用(包括建海上机场、海上城市、海洋公园等),海底利用(包括建海底电缆、海底基地等)。  相似文献   

16.
地球上相互连通的广阔水域构成了统一的海洋世界。当科学家尚未到达海底之前,这一切是那么神秘,又是那么令人神往。富有探索精神的人类,一次次向海洋进军,去揭开海底的面纱。结果发现海底和陆地上一样:那里也有高山、平原、盆地、深沟等,有各种不同的生物,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洋是指地球上广大而连续的咸水水体的总称。它的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若在遥远的太空回望地球,便会觉得把地球叫做“水球”似乎更为恰当。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叫洋,边缘附属部分叫海。海与洋彼此连通,共同组成世界统一的海洋。那么海洋最初…  相似文献   

17.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全文围绕"海洋,为什么被称为21世纪的希望"这一中心问题展开叙述,从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水力发电、淡化海水、建海底城市等方面一一说明了人类利用海洋的现状及设想。文本充分运用了对比表达的方式,有效地将比喻与拟人揉合在说明方法中,让海洋充满了活力。  相似文献   

18.
我发明的这种海底多功能机器集旅游和环保为一体。它不仅可以带我们在海底世界邀游,还能监测到海洋里的各种污染物,将这些污染物转化为有效能源,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19.
潜艇探秘     
美丽的海洋浩荡宽广,蓝色的海水波涛起伏,海洋——这个神秘的世界,千百年来一直在召唤我们。尤其是那深不见底的海底世界,更是吸引着人类去探寻、去征服。多少年来,潜入海洋深处一直是人类的梦想。潜艇的产生无疑是人类渴望探索深海的结果,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潜艇博物馆,与潜艇进  相似文献   

20.
蔚蓝色的浩瀚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自古以来,海洋是人类索取丰富食物的宝库。然而,许多人却不大清楚,这茫茫的大海同时又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医药宝库。当你潜入蓝色的海底,会惊异地发现,在这鱼虾穿梭,珊瑚争艳的海底世界中,药材俯拾皆是,唾手可得。据有关资料统计,海洋孕育着16万种以上的海洋生物,可用于药者达千种之多。先说鱼类,鱼类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据分析:淡水鱼类,含磷、铁、镁、铜较多,而海水鱼则含碘、钴等较多。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的沙丁鱼中富含可以降低胆固醇,延缓衰老,预防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