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传统美德教育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本刊与吉林省辽源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吉林文史出版社、多省市传统美德教育协作会共同开展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已进行二年,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普遍认为这是当前学校教育弘扬民族传统美德与文化的重要形式,是贯彻“两史一情”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反对“和平演变”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该实验已列为国家教育科学“八五”课题,并在出版《传统美德故事》(古代)的基础上,又出版了《革命传统美德故事》、《当代英模美德故事》和《传统美德故事》(小幼用连环画),使实验内容更加系列化。  相似文献   

2.
孔子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创造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孔子主张德治,倡导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孔子主张推行“仁爱”,继承、发扬了中华传统美德。“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由“仁”辐射出许多道德条目。孔子重视道德践履,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强调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般是指我国古代的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道德思想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精神、情感和礼仪的总和。中华传统美德与高校德育有关的内容由内到外归纳为“修身”、“齐家”、“治国”三个方面。大学生品德修养要以传统美德为红线,体现高校德育的民族性;以品德教育为主体,体现高校德育的时代性;以师德修养为前提,体现高校德育的典范性。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科学》2005,(11):F0003-F0003
为了进一步推广教育部重点规划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的成果,把课题研究引向深入,2005年9月25日,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办公室,北京新华联合文化传播中心主办,湖南省宁远一中承办的“2005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暨第三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课题工作会议在湖南省宁远县召开。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逐渐积累的优秀道德规范 ,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支柱 ,教育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的课题。实践证明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培育“四有”新人的有效途径。因此 ,我认为语文教学渗透传统美德教育是极其重要的 ,究其根本取决于素质教育的需要 ,究其内容则是由它特有的内涵决定的。  一、“传美”教育与教师的职责  教师是过去和未来…  相似文献   

6.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教育厅,于2003年12月19日至20日在辽源市召开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10年纪念工作会议。 会议由吉林省教育科学院院长赵志军主持。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蔷对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深化传统美德教育作了重要讲话;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迟学智对全省10多年来开展的传统美德教育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对全省中小学深化“传承中华美德,培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孔子与中华传统美德的关系。孔子主张德治,倡导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主张推行“仁爱”,继承、发扬了中华传统美德。“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教育》2013,(3):F0004-F0004
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会实施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课题自1990年列入教育部规划重点课题以来,经过“八五”“九五”“十五”和“十一五”20年滚动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自课题启动以来,分别在北京、南京、深圳、长春、嘉兴、赤峰等地召开了19次学术年会和11次课题成果推广、参研人员培训交流研讨活动,参研单位千余家。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实务中,不断出现“传统”不美善的事例。“传统”只是“过去的方式”,而“美德”却是反映人性的普世性与终极性的原则,是人类指向未来的永恒性法则的表达。中华传统文化是超越“传统”的,因为它原本早已拥有了“敬天爱人”的道德内涵,具有“现代性”特征。只有回到“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应用“现代性”的辨析让“传统美德”在人性的终极关切中找到位置,再让它在现代意义上找到起点,“传统美德”的保全与发展过程才对“现代”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科学》2005,(4):F004-F004
为进一步推广“八五”、“九五”、“十五”国家教育部重点规划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研究课题的成果,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引向深入,2005年1月8日,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中国伦理学会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分会主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办公室承办,北京新华联合文化传播中心协办的2005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暨首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课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1.
《官箴》是由南宋学者吕本中所写的、反映中国封建社会对官员的基本要求的重要著作。书中阐述了“清”、“慎”、“勤”三字为“当官之法”,深得后世的赞同。现在看来,《官箴》一书中确实包含了许多封建性的糟粕,但同时也包含了中国古代为官者所必备的、对于现代为官者仍有借鉴意义的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美德,对于我国当前的勤政、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第六届研讨会在齐市召开由中央教科所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联合主办,齐齐哈尔市教委承办的全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第六届研讨会8月上旬在齐齐哈尔市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市的代表300余人...  相似文献   

13.
试论学校的传统美德教育□赵慧君李建群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在其历史长河中积淀的中华传统美德,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它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一直到今天,中华传统美德仍然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14.
徽商之"诚信"及其现代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商在经营活动中坚守诚信商德有许多精采的实践和发挥;这种“诚信”观源之于由朱熹集其大成的中华儒学思想的深刻影响;“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在今天仍需加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概念、特征 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特别是在1990年提出时,还是一个新概念。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儒家传统伦理中,虽然有糟粕,但精华是主要的。其精华属于美德。所以,笔者首先提炼并使用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这两个概念。并界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作文。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国时诸葛亮说“勤以修身,俭以养德”;北宋时司马光说“成由勤俭败由奢”;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的道德新标准,也告诫我们要“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淫逸为耻”。可见,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重视节俭品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   

17.
第二讲 尊师     
中华传统美德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哺育亿万中华儿女的思想源泉。对于这一宝库,我们以前是开发得太少太少了。为了有利于广大教师用传统美德去教育年轻一代,我们从本期起特辟“中华传统美德讲座”专栏,请读者诸君注意阅读。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嘉定区怀少学校地处古镇南翔,人杰地灵。前身为私立怀少教育院,1941年由朱苏吾等出资创办,院名取“怀少”,即“老安少怀”之意,秉承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9.
李科 《考试周刊》2010,(14):197-198
“孝”是《论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然而,当今部分大学生孝德观念缺失,因此开展大学生孝德教育对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唐渡 《中国德育》2008,(3):45-47
中国道德文化源远流长,孔子提出了“智、仁、勇”之“三达德”基本道德规范体系。孟子观念与孔子一脉相承,并将其发展为“仁、义、礼、智”“四德”体系。汉代董仲舒在继承孟子“四德”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增加一条“信德”,形成“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伦理框架。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美德,是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