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朱浩云 《收藏》2007,(7):84-85
晋唐书画不论真赝,只要够得上年代,都是国宝,因而这类作品大多被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民间所藏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2.
近读曹公度先生《大台高风——对<中国近现代书画真伪鉴别·张大干卷>之质疑》(见《收藏界》2006年第5期),获益良多。尤其是对曹先生所说“斯书刊有太老师真伪鉴别对比彩图及介绍,赝品者俗不入目,姑且不论。然所刊‘真迹’者中却是赝品满目,让人不觉凉气直冒,心惊胆战”颇感兴趣,为此特去书店购得《中国近现代书画真伪鉴别·张大千卷》反复解读,该卷中指赝为真的图例倒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2,(4):156-157
傅山(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石人等别名)小楷《金刚经》传世鲜有露面。北京匡时2012春拍"明遗民书画专场"征集到一件傅青主的小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年湮世远,精光秀骨,容庚小篆题册耑,邓以蛰为之不惜"米颠据舷",严群将之与傅山传世名作《百泉帖》并列为"傅书双绝",往圣先哲无不击节称赞。谈到傅山书法,人...  相似文献   

4.
《收藏》2006,(6):144-144
2006年6月15-17日在北京京广中心举办的北京鸿正春季书画拍卖会上,将惊现一幅由马晋先生收藏的郎世宁《百骏图》巨幅稿本。  相似文献   

5.
张渝 《收藏》2001,(5):42-44
如果说,有清一代的书画中兴要归功于“扬州八怪”的话,那么,金农则是“八怪”之中的顶梁柱。  相似文献   

6.
卢理湘 《武当》2008,(8):39-40
养炁忘言守燕,为道门专有字,“炁”字中含“一、无、氵、灬”。“一”,为真一,为元精。要使元精逆流,须得明师真诀。学士如能得命功真法诀,则能得此真一。《悟真》云:“得一万事皆毕。  相似文献   

7.
《收藏》2007,(3):178-179
朱浩云文章遭质疑 《收藏》2006年第7期刊登了上海朱浩云先生的文章《二十世纪书画领域的划时代人物》,作者认为,在中国山水画领域,20世纪划时代的人物当数张大千、黄宾虹、傅抱石、石鲁、李可染、陆俨少。在介绍黄宾虹的艺术成就时,作者配发了一幅名为黄宾虹《拟包安吴》的作品图片。这期杂志发行不久,这幅画作遭到黄山市书画收藏爱好者毕永和先生的质疑。  相似文献   

8.
袁康就 《武当》2009,(11):48-49
一、《内景图》的来源 《内景图》本是清初道人所画,后被光绪年间一位道号叫素云道人的刘诚在高松山斋中检观书画时看到。他发现此图揭露了打坐修炼的重点,觉得非常可贵,便发心付梓印制,并在原图左下角落款,  相似文献   

9.
王学礼 《收藏》2007,(8):78-79
在笔者的书画藏品中,有张宗苍的山水四条屏,暂名《秋山图》,系张宗苍早期之作。 张宗苍(1686~1756年),字默存,一字墨岑,号篁村,晚称瘦竹,吴县(今苏州)人,清代著名画家。初以主簿理河工事。善画,师承黄鼎。其山水画喜用干笔,画风苍劲秀雅、韵味隽永。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6,(21)
正笔者曾在1994年12月12日至17日期间,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参加全国书画鉴定高级研讨班,由刘九庵(1915~1999年)主持的书画真赝对比展览亦同时举行。其时,刘九庵负责讲授"古书画辨伪举例"及部分作品导览,印象殊深。他带着浓重的河北口音,深沉而有力,对每一幅画的来龙去脉如数家珍,使得刚入书画鉴定行业的我如遇甘露,兴趣盎然。晚上,由于我们的驻地位于北京小石桥的故宫招待所,刘九庵先生的寓所亦在附近,遂冒昧登门拜访。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了文献资料、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万荣花鼓的传承和发展进行研究,主要对万荣花鼓在表演时间、演奏技艺、演奏形式、地域格局上的传承和发展的历程、途径、方向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万荣花鼓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人们对其了解不全面、生态人文环境破坏、传承方式单一、市场运作不成熟等问题,意在为万荣花鼓的挖掘、整理、保存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花钱上的兔     
叶伟奇 《收藏》2011,(10):85-85
中国的生肖文化源远流长,兔的图案在古代生肖花钱上较为常见。俗话说"生肖十二种,每人一属相",因此生肖花钱历来受人欢迎。兔在十二生肖中排在第四位,与地支中的"卯"相对,是善良和乖巧的象征,历代铸造的生肖花钱上卯兔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主题图案之一。  相似文献   

13.
张景丽 《收藏》2010,(9):83-87
中国铜镜经过千年的发展后,到唐代迎来了第二次顶峰。唐代铜镜不仅存世量多,并且器形突破了圆形的限制,出现了菱花形、葵花形、方形、亚方形等铜镜。制作工艺方面,  相似文献   

14.
李轲 《收藏》2011,(12):110-112
川炉花钱素以精选铜料和独具特色的工艺而闻名。其中“梅、兰、竹、菊”四君子花钱更因其融诗、书、画于一体,图文清雅,铸工精良而备受青睐,成为川炉花钱中的名誉品。  相似文献   

15.
周文昭 《收藏》2012,(2):106-107
花钱亦称厌胜钱、押胜钱、民俗钱等,为非流通货币。自秦汉以来铸行不衰,用以迎祥纳瑞、驱凶辟邪、平安祈福、观赏把玩。根据花钱的文意和图案,以及用途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各种官铸的开炉钱、镇库钱、赏赐钱、祝寿钱、庆典钱等纪念品。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07,(11):150-159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和开展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活动,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主办、日本长野县日中交流协会、日本浮纪绘博物馆协办、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承办的“日本浮世绘艺术珍品展”将于2007年11月15日至12月12日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展出。  相似文献   

17.
王长启 《收藏》2010,(12):64-65
李墅,字石壶、石湖,江苏扬州人。清末扬州八怪传人,于山水、人物、翎毛花卉均有成就。 李墅绘《花鸟图》为绢本八条屏,设色,每件尺寸为214×53厘米。八条为通景,充满了喜庆气息。在湖岸坡地山石上,高松古桐挺拔葱茏,绿草如茵,花儿朵朵。其间百鸟朝凤,形态各异,有的落在树上,有的水上戏嬉浮游,有的地上寻食。梧桐树上的一对凤凰拖着色彩艳丽富有动感的长尾,顶着高高凤冠,侧视下方。  相似文献   

18.
策勤 《收藏》2011,(11):37-41
广东国画研究会是民国时期广东画坛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活动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绘画团体。其高扬"正名分、绍学统、辨是非、别邪正"的旗帜,致力于维护中国绘画学统,树立国画的宗风。画会开展了一系列的艺术活动,对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尤其是岭南地区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周文昭 《收藏》2012,(8):68-73
清末民初,镍币是作为主。币的辅币存在,笔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这一时期流通的镍币的发行背景产地及铸造量等情况有所了解现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伏羲祭祀乐舞——蜡花舞的起源和发展,挖掘整理蜡花舞的健身价值、健心价值、旅游经济价值等体育价值,旨在弘扬伏羲体育文化,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