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樊金瑞 《收藏》2001,(2):25-26
欣悉《文物保护法》的修改工作已经启动,一部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有利于文物的保护、收藏、研究、利用和流通的新的文物法规的颁布实施,已成为广大文博工作者、收藏爱好者以及文物执法工作者翘首企盼的幸事。作为一名收藏爱好者,笔者不揣愚陋,就《文物保护法》的修改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愿与法律专家、文博专家及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2.
廉文煜 《收藏》2001,(2):27-27
我国现行的《文物保护法》于1982年11月1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从即日起公布实行。法律产生的时代背景是经过长时期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特别是经过十年动乱,国家处于百废待兴的历史时期,为了打击走私贩卖文物,打击盗掘古墓,防止国家文物外流而制定的法律。近20年来,这部法律和刑法一并在保护文物、惩治犯罪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间收藏不断升温,原来制定的法律与现实越来越不相适应。在国家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的今天,迫切需要修改、补充和完善《文物保护法》,并为民间收藏立法。  相似文献   

3.
梅辰 《收藏》2006,(9):119-121
从本期起,《收藏轶闻》开辟《鉴赏故事》及《骗术揭秘》子专栏、连载梅辰女士,王信堂先生的两组文章,内容关涉文博及收藏领域正反两个价值体系,梅文叙述当代文博大家考察、考证、考释历史遗迹、遗物、文献的重要经历,从中可见他们对中华文物的拳拳之心和孜孜推求文物鉴定与考古真理的大家风范;王文则在对自己多年收藏经历的讲述中揭露古玩市场的种种骗术,暴露了文物造假者,售假者的鬼魅伎俩,读者能从这些故事中获得文物鉴定方法以及实战方面的启迪。 《鉴赏故事》是从作者还未付梓的新著中选取出来先行刊登的,为使本刊读者先睹为快,梅女士已授予本刊在我国大陆中文简体版期刊中的独家刊载权,也请媒体同行对作者的著作权予以应有的尊重;王先生的长文也是为本刊撰写的专稿,在此一并感谢作者对本刊的信赖。[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说道     
《收藏》2009,(11):2-2
今后,不仅文物收藏单位收藏文物的定级有明确要求,文物行政部门还将建立民间收藏文物定级的工作机制.组织开展民间收藏文物的定级工作。  相似文献   

5.
亚夫 《收藏》2001,(4):15-16
笔者年前赴香港参加香港文化博物馆成立典礼,幸遇上海博物馆副馆长、著名文博专家汪庆正先生,顺就民间收藏尤其是文物收藏中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些问题对其作了采访。现择其要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收藏》2007,(1):211-211
王长启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副研究员。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兼职副教授,《收藏》杂志专家咨询(鉴定)委员会主任。精于文物鉴定,现为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7.
陈根远 《收藏》2001,(10):33-34
在国文物学会玉器委员会会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收藏》杂志顾问杨伯达先生致力玉学研究几十年,在玉器鉴定辨伪、玉学的学科构建诸方面戮力耕耘,主编有《中国美术全集&;#183;玉器卷》、《中国玉器全集》等权威典籍。今年,杨先生应邀来陕,为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与《收藏》联合举办的文物鉴定班讲授“玉器鉴定”,记者就一些藏界感兴趣的问题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8.
谭白明 《收藏》2009,(12):99-101
随着民间财富的不断积累,富裕起来的人们对文物收藏兴趣高涨,收藏爱好者逐年增多。而对藏品如何保管、保养,大多数民间收藏爱好者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对文物收藏环境的营造,更是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9.
界定了体育文物收藏的基本内涵与主要门类,从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市场发展及活动开展等4个层面分析了我国体育文物收藏的发展现状。指出了体育文物收藏发展中存在的认识偏差、研究匮乏及市场建设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优化文物收藏环境、发展文物收藏市场以及强化文物收藏研究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尕丁 《收藏》2007,(8):167-167
今年是《收藏》杂志创刊15周年,为配合定于9月下旬在太原举行的“纪念《收藏》杂志创刊15周年全国万里行”活动,《收藏》杂志社从今年3月份开始与山西省收藏家协会合作,共同决定在《收藏》杂志今年第10期上隆重推出“山西文物收藏”专号。山西省收藏家协会对此非常重视,协调动员全省文物、文化、教育、出版和收藏界的力量,积极主动地开展组稿工作。  相似文献   

11.
刘振宇 《收藏》2001,(6):32-33
面对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文物艺术品市场,如何认识文物资源及其价值、如何认识市场、如何认识收藏家,对于未来收藏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今借《收藏》一角,抛砖引玉,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同仁。  相似文献   

12.
陈青 《收藏》2001,(5):26-30
杨鲁安在近60年的收藏生涯中深深地感到,搞收藏不懂得鉴定不行。文物鉴定本身是一项专门技能和学问,无论收藏何物,首先必须判别其真伪,考察其年代,地域、用途并估量其价值。这就要求从事文物收藏和鉴定的人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各方面的修养。  相似文献   

13.
何翔 《收藏》2008,(1):54-59
海南海捞瓷指古代“海上丝绸(陶瓷)之路”上的海南西沙海域触礁沉船所遗留的各时期外销陶瓷,它们经海南渔民打捞出水后流散于社会,成为民间陶瓷收藏研究的一个专题。为了与《文物法》限定的出水文物区分,民间收藏界将这部分陶瓷通称为“海捞瓷”,简称“海瓷”。在海南,海瓷已成为民间收藏的一个重要专题,更多的人加入到收藏研究保护之中,倒卖、破坏的行为大大降低。海捞瓷现已成为“海南三宝”之一,成为全社会共同保护研究的重要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藏艺阁公告     
《收藏》2006,(10):168-168
《中原奇石》;《瓷器收藏与鉴定》;《北京文物精粹大系——工艺品卷》;《玉器收藏与鉴定》;《如玉——爱玉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王长启 《收藏》2014,(1):104-107
广仁寺是西安市内唯一的一座藏传佛教寺庙,故显得特别。笔者退休前长期在西安市文博系统工作,与广仁寺也有来往,对于广仁寺所藏文物有所了解,其中确有一些文物价值颇高,对研究寺院历史很有帮助。2013年秋,笔者随《收藏》杂志记者再次探访广仁寺。不想此行又发现一些颇有价值的文物。这些文物类型颇杂,年代也不一,可能是因为各种原因而存放于寺庙中的。  相似文献   

16.
林少蔚 《收藏》2007,(9):27-27
我国重要文物鉴定活动的权力基本集中在文博部门,文物鉴定的“话语权”是由它们的人员说了算。如果文物鉴定公正,公平,结论准确,就会获得广大收藏者的拥护和尊重,反之,会引起民众反感,严重扰乱国内收藏市场。  相似文献   

17.
潇然 《收藏》2006,(4):153-153
丙戍正月,多年不遇的瑞雪纷纷扬扬,给南国大都会上海带来一派喜庆气氛,56名民间文物收藏爱好者和精英人士冒雪走进了他们心目中的文物鉴定“黄埔军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考古与文物鉴定研究生班(A班)。  相似文献   

18.
吴晓丛 《收藏》2001,(1):17-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推行,社会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繁荣,生活质量的提升,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多元化追求,这一切使得民间收藏活动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蓬勃与兴盛。尽管说,民间收藏古已有之,但简单地用传统文化的“复苏”和“回归”来概括和表述这种文化现象仍不免苍白无力。毕竟,我们面对的是日益壮大的文物古玩市场和上千万的收藏大军。这个事实,任何人也无法否认。  相似文献   

19.
张少华 《收藏》2014,(6):151-153
2014年4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为完善服务监管措施,将开展民间收藏文物鉴定试点,让国有文物单位参与民间收藏文物鉴定服务,尝试请原本行使国家职能、负责文物进出境鉴定工作的文物鉴定站面向公众提供鉴定服务,除了“眼学”方面,还将推动文物科技检测鉴定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张少华 《收藏》2008,(7):152-155
四川是文物大省,文物涵盖全省各个区域,尤其成都平原这一带地下文物分布密集,发掘出土成果颇丰。这次地震对四川地区馆藏文物的破坏程度怎样?震后四川采取了哪些保护可移动文物的措施?一直牵挂着全国人民尤其是文博、收藏界的心。2008年5月31日,《收藏》杂志与艺超网采访组一行五人在执行总编敏行带领下来到灾区,深入文物景点、博物馆和藏家展室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