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审美的教学思想是赫尔巴特教育教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他并未系统设计与论证审美视域下的教学,学者对赫尔巴特基于审美的教学思想的研究明显不足。参考并依据已有研究成果,引入康德与席勒等人基于审美视域的教学思想,系统分析和补充赫尔巴特基于审美视域的教学理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赫尔巴特在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建立的学习理论,系统分析了赫尔巴特对审美世界理解的教学观与知识观,以便人们理解赫尔巴特基于审美视域下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基于审美的教学思想是赫尔巴特教育教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他并未系统设计与论证审美视域下的教学,学者对赫尔巴特基于审美的教学思想的研究明显不足。参考并依据已有研究成果,引入康德与席勒等人基于审美视域的教学思想,系统分析和补充赫尔巴特基于审美视域的教学理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赫尔巴特在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建立的学习理论,系统分析了赫尔巴特对审美世界理解的教学观与知识观,以便人们理解赫尔巴特基于审美视域下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德育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是各科教师教书育人的首要任务。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可见,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应仅仅是思想政治课的任务,每一门学科都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将德育教育有机渗透到平时的教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传统的教学思想呢?教育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看法各有不同。杜威把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看作是传统的教学思想;有人把赫尔巴特和后来赫尔巴特学派的教学思想视为传统的教学思想;有人把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当作传统的教学思想;有人把凡是与“进步教育”中的教学思想相对立的思想称之为传统的教学思想。究竟什么是传统的教育思想呢?要弄清楚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传统教育和传统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5.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最高、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这句话道出了一切教学的真谛。英语教学中的德育不同于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它是与英语知识教学结合进行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实现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政治导向、情感陶冶及道德规范的教育。为此,英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而且要通过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赫尔巴特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赫尔巴特与荀子的教育教学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尔巴特与荀子对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的认识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因各自的理论倾向不同,实则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比较二者论述的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教师的地位的思想,可以进一步深入理解两种教育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阵地,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教育,要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使学生成为一个风格高尚的、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人。赫尔巴特强调教学与教育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断言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主张“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 (此处“教育”就是“德育”)。中学德育大纲强调指出: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础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思想道德  相似文献   

9.
朱大龙 《中学文科》2009,(1):106-106
德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百年育人,德育第一。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个概念之中——道德。”英语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主要科目,当然也不例外。况且《大纲》明确指出: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具有最重要的作用。因此,以英语学科内容实际出发,加强教学教育性,应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应如何贯穿德育因素呢?  相似文献   

10.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最高、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这句话道出了一切教学的真谛。英语教学中的德育不同于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它是与英语知识教学结合进行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实现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政治导向、情感陶冶及道德规范的教育。为此,英语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刘玉坤 《考试周刊》2009,(30):81-81
德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无可非议的。但大多数教师认为德育在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的教学中寓德于教,或在班队课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顺理成章.数学是自然科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加一等于二,有什么德育可教呢?我认为此言差矣。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德育教学如细雨。润物无声;各科教学是沙土,  相似文献   

12.
从学习兴趣看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思想的相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其对学生兴趣的重视、对学生主动性、经验和交际的重视来看,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不但不能简单地称为教师中心论,而且更接近学生中心论.他关于教学阶段的论述不但表明了兴趣具有好坏高下之分,而且具有重大的教育教学功能.撇开先入为主的各种看法,从赫尔巴特与杜威的原著来看,二者的教育思想,共识多于分歧.  相似文献   

13.
早在1806年,赫尔巴特就指出"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也没有无教学的教育"。各学科教学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德育的主阵地,重视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精辟的论断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印证: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可以通过科学知识的讲授,揭示自然界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引导学生树立爱科学、用科学、使科学为人类的文明幸福服务的思想品质;历史、地理课能通过一系列历史事件,纵观祖国的壮美,塑造学生爱国主义心灵;体育、音乐、美术、自然等学科,可  相似文献   

15.
骆成 《河西学院学报》2013,29(4):109-113
在西方教育史中,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他的兴趣教学思想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本研究阐述了赫尔巴特的兴趣论和兴趣教学论,分析兴趣的主动性,广泛性,多方面性和统一性,并解读赫尔巴特的兴趣教学阶段论,得出了赫尔巴特的兴趣教学思想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陈峰 《考试周刊》2011,(6):122-122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最高、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存课堂上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还要引导他们关注自己、关注他人、关注社会。教师要对德行教育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正如《普通高中老师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高中英语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交流语言在全世界范围迅速流行,也成了中国人学习外语的第一选择,更是中国各个学段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赫尔巴特曾经说"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所以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对英语词汇、语法等基础功能的学习,更是对英语语言中蕴含的文化思想的传播和交流。英语教师在进行英  相似文献   

18.
现代的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使多数教育者对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嗤之以鼻,甚至不屑一顾。究其原因,是受到了时代背景、传播途径和传播、学习过程中的不足的影响,阻碍了对赫尔巴特思想更有效的利用。作者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赫尔巴特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以期能够对其思想和价值进行更客观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徐瑶 《家教世界》2013,(4):204-205
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论思想对我国德育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他从个体发展差异性、社会发展趋势、社会时局三个层面阐述了教育目的论的特征。对当代德育实践的启示是: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要在生活实践中培养锻炼被教育者;要形成多方合力进行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20.
"育人德为先","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教育性的教学"(赫尔巴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充满了活力,也充满了惊喜。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也在不断地发展着。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德育,凸现其教育价值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