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决定毕业生能否实现顺利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的关键,而科学地评价与预测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掌握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水平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是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构建了系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北省高校2012届5,979名毕业生为例,进行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现状的定量评价,展开了2013年至2018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得到了初步结论,并提出了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文从就业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相结合,为毕业生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以及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实施“五大工程”,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海大学秉承九十四年办学传统,以水利为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善待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理念,追求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的工作目标,构建以"素质拓展、市场开发、信息快递、优质就业、联合牵手"为核心的五大就业工程,努力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新跨越.  相似文献   

4.
通过整合近几年哲学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相关数据分析可知,市场认知度低与就业市场小、对口行业和岗位缺失、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核心竞争力非显性等是造成哲学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招生宣传以吸引优质生源、强化专业教育以提升专业认同度、实行分类培养以增强核心竞争力、挖掘优质资源以拓宽就业市场、调整期望值以找准就业定位等是高校提升哲学类学生就业竞争力,破解就业难困境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会计专业作为知识应用型专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于会计职业岗位实践。本文以经营性会计实训基地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创设有效会计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旨在使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前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快速转化,提高其就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形成学生、社会、学校多赢的局面,实现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各地高职会计专业招生形势火爆,随着会计专业在校生数量的上升,规模扩张之下隐藏的就业危机将逐年显现。如何避免同质化教育的弊端,改革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拓展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将是高职会计专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提升,受多种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文章分析了当前信息通讯与互联网行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校园招聘中的工作难点,针对行业就指委、高校、用人单位、学生等不同主体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对策举措。  相似文献   

8.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越来越多的各层次的会计人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应如何培养自己的职业岗位能力,以在求职时提高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于兆国 《职教论坛》2014,(14):46-48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公认的社会问题。针对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的实际,文章侧重从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核心竞争力角度,从自我把握角色定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注重阅历积淀、着力提高综合素质等自身因素方面提出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对策,试图为高职高专学生谋求高质量就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赵晓兰 《高教论坛》2013,(7):117-118,125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对高职会计毕业生而言,近的需求是就业,远的需求是职业发展,因此,高职会计教育要以就业能力为导向,以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为出发点,着重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本文通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途径的探索,寻找可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方法,使其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为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王秀莉 《文教资料》2011,(12):206-208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热点,提升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通过建立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胜任模型,识别大学生就业竞争核心胜任素质,提出民办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策略和建议,以切实提高民办高校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面向行业需求,创新就业服务体系,引导毕业生顺利就业。以两项创新为基础,以保证毕业生全面、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完善就业工作保障体系,构建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确保毕业生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相似文献   

13.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自2007年开办伊始,就树立并秉承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理念,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创新“工学六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专兼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和实施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策略为抓手,从源头上攻克了阻碍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难题,实现了毕业生高质量的就业.  相似文献   

14.
985、211工程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总体强于非985、211普通高校的现象由来已久。本文从现实出发,通过分析国内非重点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提升非重点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前国内外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就业质量成为备受关注的题目之一.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培养高素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是一种与行业、企业、就业密切相关的一教育形态,其毕业生就业质量更加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文章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宁波教育学院文教路校区会计专业2012年、2013年毕业生的就业进行了调查,从毕业生的就业层次、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的满意度、学生的就业能力三方面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了客观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目前高职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实践为例,从高职院校的办学层面探讨了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就业质量问题的分析,提出就业导向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集成化课程体系、强化职业道德培养的改革思路,以期提升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现行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并不能完全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会计人才的社会需求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综合分析,认为:高职院校需要加强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的变革。建议提倡以行业导向改革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并从会计专业职业需求出发,以完成不同行业会计岗位工作为目标,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制定全新的课程标准,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全面衔接。  相似文献   

19.
历年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首次就业率都高达90%以上,但就业后离职率也同样高达40%左右,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无法胜任企业岗位工作,在职业发展中屡屡受阻的现实,突显出了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缺陷.现代学徒制就是强调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以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针对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离职率现状,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会计专业中推广应用就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20.
陈佳 《现代企业教育》2013,(16):124-125
高职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就业难问题已经日益明显。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解决难题的根本保障和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现状和影响就业竞争力的因素,从而研究出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