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中国哲学美学及中西绘画角度切入剖析了赵家富山水油画艺术实践。从东方整体精神包容西方局部分析精神的山水油画观立论,援引中国山水心路历程,论述了画家对山水的自我心路、画家山水油画的自我成长以至自我范式的形成,解读了赵家富油画山水的发生历程与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2.
中国油画风景中的山水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论述油画风景的中国化,是引进、碰撞、融合、创立、形成流派,这样一个发展、渐变的过程。“山水油画”的成功必须从中西艺术的两座高峰中入手,掌握西画色彩之精粹,修行中国山水画之精神,在传统中国文化的思想渊源中寻找出路,才能造出具有中国山水精神的油画风景。  相似文献   

3.
大唐卓玛的系列油画作品具有一种叙事功能,她把一种时间兑换为另一种时间。她的油画中的山水、人物都生活着、流淌着一种时间,画面略带忧伤和梦幻双重特质。她的油画实现了高原绘画的另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4.
西方风景画和传统中国山水画,是不同的两种绘画样式,构建于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审美取向上也有不同。在油画风景创作中,吴冠中他既取西方油彩之优———色彩,及西方的现代观念,也取中国山水之精神,博取中西之长,融成一家之言。在吴氏对于油彩的"翻新"中,他以"移花接木,移山填海"的创作方式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他将中国山水中的观察方式和创作观,饱游沃看,面面观;中国山水的拉大法,拉近法等以虚实来营造空间;以及山水的人格化等等这些中国山水精神带入到油画风景的创作中,与西方油彩中最本质的———色彩及现代观念结合起来,形成了吴冠中独特的艺术语汇。吴先生不囿于师承,不屈于风尚,"不择手段,择一切手段"追求情感的表达,书写了他独有的艺术标格,明示了吴先生对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渗透,成就了异于"他者"的吴氏油彩。  相似文献   

5.
关于“意象油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意象油画”的发展过程说明“意象油画”在当今画界引发的思考,从“意象”着手,结合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因素,分析“意象油画”从过去的“小家碧玉”变成今天的“大家闺秀”的原因。把“意象油画”与油画的诗化、油画的文人化、油画的中国化、意象命题、油画的意象与油画的发展史、及抽象油画的区别,通过对当今“意象油画”这个命题进行一种意象审视,提出了“意象油画”出现、存在的合理因素及其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油画材料的了解和使用完全依赖于市场上销售的油画材料,使得对油画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对现成品颜料和油的特性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上.但因为国内市场上提供的油画材料十分有限,油画创作者对材料的认识处于被动的、无意识的状态,这使大多数创作者在油画的创作中,面临如何使用材料和技法来恰当地表达情感的问题,对此本文对油画材料技法在油画创作与教学中的重要性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7.
油画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造型艺术,具有高深的技艺性。从古到今流派迭起,不同的流派都创造了特色各样的油画技法。从具象写实范围来看,就有丰富多彩的技艺和方法,对于一个学习油画学专业的人来说:无论将来成为什么流派油画艺术家,研习和掌握写实的油画技法作为基础训练都至关重要的。我认为基本技法可分三方面:一是笔法运用;二是刀法运用;三是画面肌理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浅谈传统油画的技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油画已经有600年历史,具有丰厚的传统。我们必须从西方传统油画中学生制作技法,步骤和作画所应遵循的各种原则,促进中国当代油画的多元化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油画是一种传统艺术,油画有自身的技法语言.但是,在注重技法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技法语言和油画本体的关系,在掌握基础技法的同时体味油画语言的内涵和精神实质.一方面,油画技法语言的表现应该作为油画本体研究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脱离了油画技法语言来空谈油画本体.  相似文献   

10.
读写实油画     
“写实”是一种基本的绘画方式,是一种创作方法,也是一种艺术手法。写实油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绘画艺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实油画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补充,是时代的需要和时代的产物。写实油画同时拥有广泛的空间和永恒的魅力。在中国油画的百年历程中,经过几代画家的开拓、进取,写实油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且一直是中国油画的主流,在中国近代油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西方油画风景与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在绘画题材、构图、透视、笔墨、色彩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和迥异的表现方法中国传统山水画尚“意”,重视物象内在精神和作者主观情感的表现,是一种人格化的自然,带有主观表现主义的特征;西方风景油画重“理”,以客观再现自然风案为目的.可称为自然的人化西方人通过对风景油画的描绘采实现对客观世界物理形式和谐的把握,在理想的视觉形式中寄托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中国人通过山水画艺术来彰显自身的心理和谐.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与自然的心灵沟通西方油画风景与中国传统山水画艺术虽然都是以自然景观作为表现对象,结果却是大相径庭这种差异性之所以产生,究其原因是由于两种绘画体系所接受的文化、哲学思想及审美趣味的不同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风景油画是油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欧洲自17世纪开始即逐渐涌现了许多杰出的风景画家和优秀的风景作品。而在油画传入中国一百多年后,国内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风景油画家。由于本土文化的渗透,东西文化的交融,许多油画家在风景油画创作中借鉴了中国画的形式美,使得风景油画蒙上了一层中国色彩,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风景油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油画概念及写生规律的认识,把握油画风景写生的生动性特点和油画形式语言的运用,拓宽对作品本身形式语言的认识,提高绘画品味,形成独特的绘画面貌,从而获得绘画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论油画风景写生中的意境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秀风景画的“源头活水”是大自然与艺术家真实情感的体验和流露熏是在写生中通过体验、观察、感悟。境是生活现象的客观反映熏意是艺术家情感、理想的主观体现熏意境是在主客观两方面的有机统一,是生活的真实转化为艺术的真实,是艺术家情感与形式美感的有机结合。一幅风景油画如果没有意境熏就等于没有灵魂。“意境”是风景油画的主题、是灵魂。一切意境的形成都是以情感为基础熏情又是意境核心。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西方的写实风景油画对画面空间的构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述,它们构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画面空间,体现出不同的情感特点,它们在画面空间的构建方式上的差别集中表现为透视的运用、画面色彩的表现、形体的塑造、虚实的处理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山水画的历史发展为脉络,阐述传统山水画题材的衍变、审美心理、人文思想的形成,以及形成山水画题材的思想动机与方法,探讨现代山水画题材的传统延续性、拓展性和多样性。随着时代的变化,对于现代山水画的审美将呈多元开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丽水油画群体为丽水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当前,地方文化产业面临着人才匮乏、市场开拓不利及作品缺乏创新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探讨了成立风景油画工作室的必要性。工作室通过结合科研教学对外承接实践绘画项目,真正实现教学从理论向实践转化,再由实践回归并提高理论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山水画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笔墨技法体系。纵览历代山水画作,虽风格不一,但笔墨程式大同小异,师承之脉絡清晰可辨,千变万化不离其宗,表现出强烈的中国山水画的特质。古代大师大多都是从笔墨技法的学习研究入手,由师承而后体察、感悟大自然,获得心灵启示,创新技法,形成新的艺术风格。而笔墨技法的承袭,始终贯穿于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求真”是徐悲鸿风景油画的内在创作观。这与他的学画经历和受教育背景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其一,选景与造型上的真实;其二,艺术创作出发点上的真感;其三,真意与真情;其四,真诚。徐悲鸿风景油画的“求真”创作观利弊互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山水画发展到元代,受其特定社会现实和艺术本身发展规律的影响,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艺术创作变成了文人画家们抒情言志,怡情娱性的手段。山水画的写意精神在元代得到了复苏与新变。元代山水画家所强调的写意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对元代山水画写意精神的分析研究,再观照当下山水画发展之现状,我们能否得到一些新的启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