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在全国范围内房屋拆迁工作中,被拆迁人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情况日趋严重。从城市房屋拆迁法律制度的缺陷、政府角色的错位、被拆迁人自我保护力度不够等方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提出应依据《物权法》完善我国房屋拆迁立法、建立拆迁担保制度、规范政府行为、建立被拆迁人委员会等途径对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2.
曲爱民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8):112-112,203
《物权法》的实施对于银行开展信贷业务既具有有利的一面,又存在不利的影响。怎样通过有效的办法来降低银行信贷业务的法律风险,是银行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银行信贷业务中,要高度重视研究《物权法》出台带来的各种影响,积极利用《物权法》带来的利好,以《物权法》为依据,规范和加强业务发展。同时,要认真分析《物权法》可能带来的弊端,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切实控制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3.
《物权法》的出台是我国的一件大事,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其中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部分以及相关物权的定义与物业管理密切相关。其意义在于她从法律层面界定了建筑物区别所有权的三个权利,即区分所有建筑物专有部分的专有权,区分所有建筑物共有部分的共有权,以及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的管理权。这为建立物业管理的法律体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物权法》出台后,物业管理行业主管部门也根据《物权法》的相关内容完善了物业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4.
经霞 《科教文汇》2008,(36):223-223
《物权法》是一部调整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法律关系的民事法律。认真研究、贯彻落实《物权法》对加强工会资产监管,实现工会资产效率最大化有着深远意义。本文就仪征工会如何贯彻落实《物权法》及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王宏涛 《今日科苑》2007,(20):214-2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即将于200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物权法》的颁布实施,有助于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对不同的市场主体进行平等保护;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更好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有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发展积极性,激发人们创造财富的活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目前在全国上下都在宣传、学习《物权法》的过程中,准确学习法律精髓,全面理解法律条文,把学习《物权法》与本行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落实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物权法》和煤矿的实际结合起来,对煤矿物权予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郭宜泉 《中国科技信息》2007,(20):176-176,179
历经13年的立法酝酿和广泛的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终于在2007年5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获得高票通过,将于2007年10月1日施行。《物权法》作为一部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将对百姓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针对《物权法》涉及城市规划的有关问题,探讨如何与城市规划管理进行接轨。  相似文献   

7.
在物权法颁布后,对于公共利益的标准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从法学的角度来看,它是我国现有法律制度关于公共利益界定的模糊性、房屋拆迁制度的不合理性以及公权力对私权利的非法干涉等一系列问题的一个缩影。本文围绕我国现有房屋拆迁制度的不足与完善、公共利益的界定以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究竟应如何衡平等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梅乔 《内江科技》2008,29(3):61
本文结合新颁布的《物权法》及《民法通则》、《担保法》的规定,阐述了留置权是一种法定的担保物权,不是意定担保物权,不以签订留置合同为要件,它的取得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市拆迁中的物权法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将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对集体土地征收问题作出了规定。不少基层群众希望物权法成为保障农民土地权利的“护身符“。与此同时,农民权利的加强有望限制一些政府部门不规范的行政行为,成为阻止违法违规用地的又一道坚实的  相似文献   

11.
有人断言"中国物业管理已进入了物权法的时代".说这句话的背景是<物权法>将于200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我国将进入一个物权法时代.物权法作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有关物权的归属、利用的财产关系的法律,是我国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在政府的鼓励和自身商业利益驱动下,研究并提供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其中动产融资是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较好切入点.但是,2007年《物权法》颁布后,同一动产既能够进行质押,也能够进行抵押,由于现有国内法律体系的缺失,容易造成同一动产下多个担保权冲突,从 而导致银行担保物权落空,这种忧虑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动产担保融资业务的重要障碍.本文深入分析了这种冲突产生的原因及不利影响,并从国内物权法的法律实践出发,对比其他大陆法系国家物权法的相关处理规定,提出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手段、提升中小企业的法律认识、完善物权法司法解释和动产担保登记查询体系等多方面建议,推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13.
空间地上权是土地所有权的一种延伸,是指在土地的上方和下放一定距离之内所享有的使用收益的一种合法权利。《物权法》虽然规定了一些内容我们可以笼统的认为是对于空间地上权的规定,但是这一法律规定过于抽象性,缺乏实际操作的便捷性,在实践中运行有许多的不便。严格意义上讲《物权法》并没有承认空间地上权的说法,而是引用使用权分层的这一个概念来设定空间地上权。  相似文献   

14.
《物权法》的颁布使我们进入一个物权保护的新时代,对土地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物权法》立法中,土地物权制度是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本文从《物权法》与土地管理的关系入手,在明确土地征收法定补偿范围、确立不动产的统一登记制度、使土地权利制度进一步完善、加强对土地市场的有力监管和推动土地管理部门依法行政五个方面,阐述了《物权法》对土地管理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占有是现代物权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对占有的事实状态的立法保护是物权法定纷止争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由于我国民事立法的滞后,对占有制度的研究一直处于理论讨论状态.2007年3月16日公布的《物权法》第一次规定了占有制度,本文结合《物权法》的立法探讨了我国占有制度的特点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占有是现代物权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对占有的事实状态的立法保护是物权法定纷止争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由于我国民事立法的滞后,对占有制度的研究一直处于理论讨论状态。2007年3月16日公布的《物权法》第一次规定了占有制度,本文结合《物权法》的立法探讨了我国占有制度的特点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引人注目的物权法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这部保护财产权的专门性法律,对知识产权具有重大的影响。物权法是研究有体财产的法律。市场经济的特性就是交换一切,把一切都变成交换品和商品。如何使市场的交易具有安全性则是法律的作用,即是物权法的功能;而知识产权制度是模仿物权法进行运作的。  相似文献   

18.
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业主、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三者的定位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借《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颁布实施之机,本文主要探讨了物业管理活动的权利基础、新法律对物业管理活动的主要影响以及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郝周 《科教文汇》2007,(7X):132-132
占有是现代物权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对占有的事实状态的立法保护是物权法定纷止争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由于我国民事立法的滞后,对占有制度的研究一直处于理论讨论状态。2007年3月16日公布的《物权法》第一次规定了占有制度,本文结合《物权法》的立法探讨了我国占有制度的特点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正明  郭宾 《今日科苑》2010,(2):150-150
我国新制定的《物权法》将占有制度单独分编,与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并举,形成了我国的物权法体系。事实上,将占有制度作为一编单独规定,一方面,体现了占有制度在物权法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它是时效取得制度、善意取得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前提。我国《物权法》将其单独规定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物权立法的进步;但是另一方面,占有制度在我国的物权立法中仅占五条的篇幅,许多诸如时效取得制度并未规定。这不得不说是我国物权立法的一大缺憾。本文以物权法原理为基点,浅析我国《物权法》中的占有制度,指出占有作为一种权利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并简要评价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