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归纳了广告中地域文化诉求的表现方式,从注意、理解、态度等角度分析了地域文化诉求的心理基础,并对地域文化诉求的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房产广告中文化诉求的运用不仅可以提升广告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而且可以提高楼盘的文化品位,树立良好的文化形象,最终达到促销的目的。由此,国内房产广告中文化诉求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运用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广告传播效果。我们可以从认知心理与行为效果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原型是积淀在人类心灵深处的普遍共同的本能和原始种族记忆,以及民族文化心理和精神,它不受时空限制,反复出现在世界各地的传说和神话故事中.现代广告中的原型不只局限于对远古神话形象的呈现,更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置换,使之成为现代神话,从而凸显广告商品的符号意义.蕴藏着特定原型的广告能够使消费者在观看或阅读广告文本之后触动心灵深处的记忆、情感和共识.从而被诱导和唤醒.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广告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审美哲学在广告领域的体现,对当代大众特别是青年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如何利用适度的后现代广告来引导大众的审美观,建构健康的审美文化,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本文分析了后现代广告的特点及其影响,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广告人不能为了吸引眼球无限度地迎合受众,应同时考量传统社会文化的接受度和核心价值观,担负起引领健康大众审美文化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现代广告对蓝领消赍文化的影响,表现为它对蓝领消费特征的内在迎合,对蓝领阶层意识形态的言说影响,并借助广告内有文化来型塑蓝领阶层的价值取向,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6.
吴洛莹 《今传媒》2011,(12):143-144
都市文化植根于国家文化是国家文化发展的前沿,引领着整个国家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的方向。在广告快速发展的今天,深入探讨现代广告对都市文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都市广告与国家文化关系比较的角度深入探讨现代广告对都市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广告不仅表现为一种商业促销活动,而且成为引人注目的一种文化现象,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告文化.广告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其强大的力量,推动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它典型地反映了大众文化的特征,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广告的责任问题一直引起业界关注,如今在时尚至上的消费主义社会,广告与时尚的结合也日益密切。广告鲜明地体现和引领着时尚潮流,形成广告传播的时尚化特征。但如今时尚文化以自身独特方式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导致青少年群体消费主义倾向严重。这种现象引起社会的关注,相关研究也日渐增多。正如广告与时尚的密切关系,故在研究中必须从广告对时尚的传播角度来分析广告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与宣传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文化角度对中西方广告跨文化传播进行解读。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分析中西方广告在精神文化上存在显著不同,指出在推行消费文化上,中西方广告则在根本上一致,在跨文化传播中虽然表现出多样性,但根本目的不变。就行业文化而言,西方广告从广告作品、广告公司、广告制度上多方影响着中国广告。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广告必须充分恰当地利用中国本土文化,并从广告主体和广告客体两个方面为中国广告创造宽容、健康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0.
金倩 《新闻世界》2013,(10):40-41
当今社会,广告与文化的融合已经形成了一种冲击力,冲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消费观念。广告与文化的融合更形成了一种时尚观,一种社会亚文化。研究它们之间的互动规律,把握它们的互动关系是广告发布者,特别是广告主们合理利用广告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广告作用的根本所在。本文从传播的角度分析广告的本质是营销信息的传播,以它们之间互动的表现为例探讨广告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从而为广告策略提供相关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冯丙奇 《现代传播》2006,(2):107-109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导致大众价值观念的转型;这种转变反映在房地产广告图片成分中,就是广告中一些视觉符号的出现与发展变化,表征着大众对房地产这一消费对象价值关注点的转移.北京地区市民报(以<北京晚报>为例)房地产广告图片体现的主导性文化价值自1995年到2003年逐渐趋于多元化;同时,总体上,实用性价值不再占据主导地位,象征性价值成为房地产广告图片中体现的主要价值类别.  相似文献   

12.
广告本身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形态,具有相应的文化含义。而广告文化就是通过广告作品以及广告营销活动,向受众传播相关信息的一种文化传播方式。广告文化对广告活动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广告活动体现着广告文化。本文以桔子水晶酒店十二星座广告为例来谈论广告文化传播的表现和作用,并以此提出相关举措希望能让广告传播主体以正确的广告形式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广告中呈现的儒家文化传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正华  吴芳萍 《今传媒》2010,(12):96-97
广告是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除了促进销售功能以外,广告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任何一个地域的广告必然体现着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彰显着一个地域乃至一个民族的思想哲学和价值体认,该地域民族的文化传统,而儒家文化传统已成为我国广告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4.
沈王英 《新闻实践》2005,(10):35-36
现代广告中,各种文化要素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文化与广告的结合,一方面是作为经济活动的广告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是日常生活文化化的一种体现。对文化表现元素的猎取,使广告的经济因素有了出色的包装,经济的硬性销售被文化的软性宣传掩盖了。今天的广告已经尽量冲淡了商业气息,总是以一副清新自然的面孔出现,以期达到潜移默化  相似文献   

15.
广告文化的民族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将文化广义地界定为人类行为的符号现象,那么,广告必然是文化的一部分,广告符号也会同其他文化一样,反映出现实社会的价值取向,它存为商品或服务鼓吹的同时输出的是一种精神意识,无论广告表现如何超脱现实世界,也无论广告如何似真似幻,其真实成分和梦幻成分都不能偏离世界文化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文化世界,就会有什么样的广告符号。 一、广告文化的内涵及其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申报》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为视点,从女性的社会角色定位、女性社会生活方式变迁以及女性解放诉求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申报》广告中女性形象体现了市民社会的商业化特征,是市民阶层生活方式变迁的集中反映,同时也表达了女性争取独立人格和平等地位的强烈诉求。《申报》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是那个时代社会变革的记录和缩影,承载着那个时代所赋予的丰富而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现象之一的广告,受制于其所属的民族文化。我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长久以来所形成的特有的生活方式的反映,必然成为华语广告的文化母体。尤其是儒释道思想和唐诗宋词等在价值导向、广告创意、表现技巧等方面都对广告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斌 《青年记者》2007,(16):124-125
USP理论被称为广告诉求的理论经典,它解决的是关于广告诉求的问题,它的理论精义体现在"独特"二字之上。本文通过一则获奖广告作品的创作过程来说明广告创作中对USP理论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亚洲现象”来整体观察亚洲广告,结合对2010-2019这十年间戛纳国际创意节CLIFC中所有获奖的亚洲广告测评分析,认为亚洲广告在策略和创意上表现出亚洲文化因素和科技技术的合力作用。一方面,亚洲广告为文化意味所浸透,文化观念与文化方式影响了亚洲广告的创作和表现;另一方面,随着亚洲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亚洲广告逐渐在广告方式与效果方面体现出更多的科技元素和技术特征。随着科技介入亚洲广告程度越来越强,文化与科技互为的作用促成亚洲广告的激发式传播和想象性创造,共同推进亚洲广告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是中国广告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转型期.民国时期的上海广告已经形成现代广告的样式,具备现代广告的设计要素.上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先锋之地,在现代化嬗变的同时仍固守内在的文化追求,在广告设计方面走出了一条特有的路径,展现出独特的风貌.具体体现为:现代广告的创意表现手法与传统文化诉求相融合,广告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并重,并善于从受众文化心理出发创造新的广告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