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碑刻作为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独特形式,历史悠久,数量巨大,内涵丰富。寒山寺是一座历时一千五百余年的著名的寺院,碑刻十分丰富,其中最著名者为三块《枫桥夜泊》诗碑,分别为宋朝王珪、明朝文征明、清朝俞樾所书,近现代仍不断有人题写《枫桥夜泊》诗碑,寒山寺碑廊中的《枫桥夜泊》诗碑数量不断增多。今天寒山寺建造的"中华第一诗碑"更是将寒山寺诗碑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清朝著名朴学大师俞樾书张继诗《枫桥夜泊》石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继于开元年间赴京应试落第,返经枫桥,舟船停靠一宿,触景生情所赋。诗韵钟声,脸炙人口,使寒山寺名扬中外。(枫桥夜泊)人选(唐诗三百首》,现今仍入编小学六年级语文教科书,日本仍人编高中语文教科书,惜乎唐张继手迹未能传世。清代叶昌炽著(寒山寺志陆二(志碑》,“张继留题内翰书”;读程师益诗,知此寺旧有宋石,今所存者,唯前明文征明、唐寅两竭石为最古,但已剥蚀过半。宋…  相似文献   

3.
吴承学 《中国文化》2010,(2):113-120
<正>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蹈遍陇头云。归来笑撚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上引是一首自宋代以来相当流行的诗歌,也是一首通俗易懂的诗。但是这首诗不但作者身份是含糊的,题目也是众说纷纭。为了行文方便,本文姑且把这首诗称为《梅花诗》。最近,为了回答同学关于此诗作者的询问,我利用网络数据库之便进行检索,同时也阅读了一些纸质文献。没有想到,原先觉得应该是很简单的问题,越是用心去梳理,就越是一团乱麻:历来对这首诗的时代与作者有太多说法,而且差异太大。在时代方面,分别有唐、宋、元之说,作者则有无名氏的尼姑、和尚、模糊的"前人"等,有姓名  相似文献   

4.
郁东把新出版的又一本诗集《追赶春天的花朵》送给我,一看,一百多首诗近三百个页码,算是泱泱诗文了。这是近年来,他在云南这片隐密的土地上生活的诗的又一次喜人收获,也是祥云诗群的又一次证明。而波兰女诗人希姆博尔斯一生写了二百来首诗,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此一比较.是赞扬郁东在诗歌创作上的勤奋,以及祥云诗群在大理的活跃。  相似文献   

5.
正《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诗经》中的名篇,历来备受赞赏。王国维称赞道:"《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人间词话》)同时这首诗又具有着"飘渺"之风,清人牛运震称道:"国风之中第一篇飘渺文字。极缠绵极惝恍,纯是情不是景,纯是窃远不是悲壮。感慨情深在悲秋怀人之外,可思不可言。"正是因为这首诗的独特,古往今来,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争议颇多。然而关于这首诗的所指,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很多学者都认为诗中之"伊人"是理解此诗的关键。但  相似文献   

6.
力量的平衡     
我在八、九岁时,写了自己的第一首诗。那时我父亲是好莱坞电影界的巨头,派拉蒙影片公司的负责人。我的母亲参加了许多次知识界组织的活动,帮助将“文化”带入声名显赫的好莱坞。我母亲看了我那首小诗后,禁不住哭了。她说:“巴迪,这首美妙的诗不会真是你写的吧?”我不好意思地、结结巴巴地说是我写的,心里充满了自豪感。母亲对我大加夸奖,“噢,这首诗简直是天才的杰作!”  相似文献   

7.
清代鄂东状元陈沆写有两首《赤壁》诗和一首《东坡赤壁赋》,本文对这"一赋二诗",厘定其写作时间并且加以评赏,以资对赤壁文学以及湖北地方文化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在先秦时期,《诗经》很少被称作《诗经》,当然,我们在《礼记.经解》、《庄子.天运》等中发现渐渐有了变化;当时称作《诗》,或《诗三百》。除过六首笙诗,共三百零五首。这三百多首诗的编辑整理,还是一个难以索解的问题,但大体上人们认为和鲁国的乐师有些关系。作为后来儒家的主要经典文献,《诗经》往往被认为是孔子删削整理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提出的说法,认为诗原有三千,经过孔子的筛汰,留下了十分之一,人们称作“删诗说”。平心而论,司马迁的说法夸张了一些,通过对《国语》、《左传》等历史散文和诸子散…  相似文献   

9.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调,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晚唐诗人杜牧这首七绝,历来为人们传诵不已.扬州二十四桥,也因此名闻遐迩,千古流传.诗家骚客吟诵扬州及二十四桥甚多,留下不少佳作,而影响最大的恐怕要算杜牧的这首诗了.  相似文献   

10.
制服     
正在省城的人才市场,陆抗美就发现杨林是个人才。陆抗美在杨林的应聘资料里,看到一张中央电视台诗歌朗诵演唱会的节目单,节目单上有杨林写的一首朗诵诗。据杨林说,这首诗在中央电视台朗诵后,省、市、县电台电视台也都分别朗诵了。就凭这一首朗诵诗,省会国企、环宇汽车销售有限  相似文献   

11.
历来对黄庭坚《竹石牧牛》诗的评论存在着分歧的意见:或认为这首诗没有诗的“意味”,或认为它饶有风趣;或认为它“理不足”、“于理似说不去”,或认为诗有政治讽喻含义……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2.
刘善龄 《寻根》2000,(1):97-100
这几句诗引自康有为《法兰西游记》中的长诗《巴黎登汽球歌》。这首诗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在巴黎凯旋门附近游戏园登气球至二千尺高空,“见山岭如陵,车马如蚊”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冯玉祥常说:“我虽是一军人,素昔好文艺。”他一生中共写了一千四百多首诗,出版的诗集就有十余册。抗战期间,在重庆生活的几年,是冯玉祥诗歌创作的丰收季节。仅1939年就写诗歌一百四十多首。这些诗作,亦诗亦史,亦诗亦志。他走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怎样想,就怎样写;看见什么,就写什么。他曾自谦地说:我的诗,粗而且俗,和雅人所作的雅诗不敢相提并论。因此,我只好把他叫做“丘八”诗。时至今日,人们谈起冯玉祥的“丘八”诗,依然津津乐道,读其诗,如见其人,如经其事,从诗中可窥见旧中国的社会风貌和人民革命的历史风云。这一时期,冯玉祥的诗作多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借用太和(今大理)人,刘文炳<锥马即景>诗中的颔联作为标题.旨在说明云龙历史上盐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县各业的进步,形成了底蕴深厚的盐井文化.刘文炳在这首诗中写道:  相似文献   

15.
王颖 《世界文化》2007,(8):10-11
1922年,艾略特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长诗慌厉劢,震惊了整个英美诗坛。这首诗把一战以后,失去爱与信仰的西方社会比喻为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原,被认为表达了一代人的精神幻灭。然而,艾略特本人对评论界的这种说法却不赞同。他极力表明他所要表达的不过是个人生活中的满腹牢骚而已,这首诗并不具备人们所理解的社会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世纪头韵体诗歌《希尔德布兰特之歌》是德国早期文学的代表。这首被游吟诗人在市场上和贵族庭院中吟诵的古德语叙事诗,本来无意留传给后代,而今我们能读到它,应归功于本尼迪克特教团的僧侣,是他们于公元830年前后将这首诗歌记录在羊皮纸上的神学原稿的首页和末页。然而是格林兄弟在175年前首先认识到这首诗的重要性。如今它已成为卡塞尔一部手抄集中的珍贵资料。卡塞尔大  相似文献   

17.
在柔和的灯光下,诗人桑恒昌真诚地为我们朗读着他的新作。这首诗带着我们和诗人一起回首那过去的岁月。也曾历尽沧桑,也曾收获辉煌。不追名逐利.不哗众取宠,他所做的只是认认真真地写好自己的诗。  相似文献   

18.
欧阳 《世界文化》2007,(10):37-37
《黄金中的银线》 《黄金中的银线》是美国的一首非常出名的爱情歌曲,曾创下过200万张唱片的销售纪录。它的曲作者哈特·丹克斯在偶然读到了一首描写一对夫妻恩恩爱爱、白头偕老的诗后,大为感动,遂为这首诗谱了曲。不料,在这首歌曲公开发表一年后,他自己却与妻子离了婚。但还有一个比丹克斯更“言行不一”的歌曲作者,他就是曾创作过《喂,我的宝贝》、《爱的梦幻曲》、《让我做你最后一个情人》等美国著名爱情流行歌曲的乔·霍华德,这个总是在讴歌着忠贞与永恒爱情的人,自己却结过9次婚。  相似文献   

19.
程巢父 《东方文化》2002,(2):110-118
《答北客》是就汪鉴籛1953年冬迎陈寅恪先生北上任科学院中古史研究所所长一事而发。陈先生这首诗古典今典涵蕴很多层次,须以剥蕉见心的方法层层披解,始能贯通。诗的首句是:  相似文献   

20.
正19世纪初叶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首诗叫《轻柔的湛蓝》:"如果生活是全然的劳累,那么人将仰望而问,我们仍然愿意存在吗?是的,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此大地上。"德国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把这首诗加以提炼成一个存在主义命题,在道德贫乏、诗意缺乏、人被异化的时代环境中,对人性进行深层的赞美与思索,"诗意地栖居"来反抗现代性技术的威胁,来找到诗意的存在与实现自我的存在,在诗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