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莎士比亚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与书籍》、《读书吧》两篇文章,都是写读书。写读书的感受、读书的要旨、书籍的本质、阅读的导向,引导人们去爱书、读书,从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读书贵在将书籍当作获取知识、精神力量和丰富感情的源泉。《读书与书籍》指出,“作品是作者精神活动的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是爱书的,每次手中捧着书总感觉心在飞翔。今年“五一”长假期间,潜心拜读了《教育文汇》转载的杨义教授的《读书的启示》。文中既有理性睿智的思考,也有灵动有趣的阐述,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灵光,让我忍不住一读再读,反复品味。  相似文献   

3.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的古人也曾说过:“一日无书,百事荒芜!”可见书籍对人们是多么重要啊!我以前并不喜欢读书,但这学期学了《窃读记》这篇文章后,我改变了对读书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校积极开展师生读书活动,着力打造书香校园“书卷羊小”,夯实师生的人文底蕴。学校发展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步入了新境界。1.享受阅读,润泽生命。常年营造我们教师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阅读生态环境,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开展精品教育论著研读活动。学校对教师提出“每学期精读一本书”的读书建议,先后组织教师系统地研读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爱的教育》等书籍,并结合研读开展教育行为反思,进行有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学校还为老师们订阅了近30种教育杂志,如《人民教…  相似文献   

5.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不错的,我也因爱上读书而受益颇多:书籍丰盈了我的精神生活,让我的心灵世界日渐充实。这不,今天又一部名著打动了我,这就是美国作家EoBo怀特的《夏洛的网》。  相似文献   

6.
记得看过这样一句话:“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这句话使我想到,不读书的老师也是没有希望的老师。现在的知识更新实在是太快了,通过各种渠道向我们涌来,如果没有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善于捕捉新的信息,那么我们的知识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仅仅依靠我们在学校学到的那点知识,又如何能应对这瞬息万变的社会呢?特别是作为一名老师,一个怀揣教育理想,想成为一位名师的老师更应该感受到新知识带来的压力。要想解决这种压力,使自己轻松应对,就要读书,让读书成为教师生活的一部分,让读书成为你专业化成长的平台。那么老师都要读哪些书呢?是不是单纯的把目光局限在教育类书籍呢?我想不是的,要读书就要涉猎多方面的书籍,汲取多方面的知识。读书的种类要多,但作为教师首先要读专业的书籍。要多读一些教育名著,如读一读有关名师教法的书,像读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研究》、郭思乐的《生本教育研究》、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还有尝试教学等,这些教法书籍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如果老师能够掌握它的精髓,那么就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了读专著之外,还要多读一些教育方面的杂志,如《人民教育》,这是一本思想性很强的杂志,这里有最新的,最前沿的教育动态,这里有最新教法和最新的理念,所以当老师必须读人民教育。只要你认真读了,你的思想就会很开阔,对教育问题就会认识的更透彻。还可以读一读教育人物传记,比如李烈的《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刘彭之的《人生为一大事来》,这些可以让你了解教育名家成长的经历,也可以教给你成为一名好教师的方法。读了这些人物传记可以让你浑身充满力量,自觉增强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主动的发展自己,向名师?  相似文献   

7.
魏荣华 《福建教育》2007,(12):15-16
“读”字经。读书是点亮教育理想的火把,让我们心明眼亮、气定神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他还说,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我们教师应该多一些书卷气,少一些烟酒味,坚持每天不问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从“经师”到“人师”之间只有一座桥,它的名字叫“读书”。教师应该读教育经典名著,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卢梭的《爱弥儿》。用心读经典,就如同聆听大师真诚的教诲。由此,我们就可以走近大师,走近真知灼见,逼近教育的本质。大师的智慧足以吹开我们眼前的迷雾,驱散我们心头的阴霾,安抚我们躁动的心。  相似文献   

8.
读书真好     
读了冰心奶奶的《忆读书》,我有种志同道合的感觉,因为我也是爱书之人。当然我所读的书只是茫茫的冰山一角,更不能与冰心奶奶的博览群书相提并论,但我也深深体会到了———读书真好!我想这就是书籍的魅力所在吧。21世纪的阳光洒满我们读书的路,飘一路欢歌,留一串笑语,携一路温馨———只因为读书的惬意。我们读书不再是因“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也不再是为了“光耀门楣”;更不是为了“敲开官府的大门”,只是为了再度震响那一声“为中华之崛起”而去读书。“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不错,读一本好书胜交十个好朋友。烦闷时,捧一本…  相似文献   

9.
2004年2005年之交的一天,中国教育报社打来电话,告诉我被推荐为《中国教育报》年度“读书人物”。我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我算什么“读书人物”?我至多是一名“读书人”呀!好意难却。我按照报社的要求,写了“获奖感言”、“读书收获”,还准备了一张自己读书的照片,一并寄去。  相似文献   

10.
沈丽新 《师道》2010,(5):37-37
得承认最近读书。国外引进的译本比中文原创更打动我。比如克里希那穆提,比如怀特海.比如李茂老师的“海外”版.比如“大夏”的几本译作.也比如近日读的一册《美国最优秀教师的自白》。先后有两个老师一直建议我少读教育类书籍,可他们哪里知道.我读教育书籍也只在近来三四年。  相似文献   

11.
读书感悟录     
读书兴趣之由来我进学校读书,恰在共和国诞生的那年。自此与书籍结缘,尔来半个世纪矣!“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邶风·柏舟》)。随着年岁的增大,读书的兴趣愈来愈烈。大有前人“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的旷达情怀,极易沉入“或当食忘匙箸、或对客不听其语”(郑燮:《板桥自叙》)的痴迷境界。倘若道出我读书成癖的个中堂奥来,似乎不外下述者三:一、别人的热心鼓励我读的第一本书是《三字经》。由于孩提时代记忆过人的缘故,不消3天,就把它从头至尾背完了。然后读《大学》、《中庸》、…  相似文献   

12.
<正>抬头看海,低眉读书。近日,外景纪实节目《我在岛屿读书》将书籍拉进了生活里,掀起了一波读书热。三位著名作家余华、苏童、西川与90后旅行博主房琪一起,作为“书屋主理人”,与来自文艺界的好友,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聊文坛往事,谈阅读、写作与生活的意义,灵魂与灵魂碰撞,思想与书籍相遇。  相似文献   

13.
日子在窗帘的反复拉开又拉拢中悠悠地往前奔去,我的从教生涯又多了一年的“过去”。回想起自身教育水平的一步步提高,我将一切都归于对书籍的感悟和对工作的反思。从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朱永新老师的《读书与教师长成》,到报纸杂志名言警句,我总是用最美丽的心情去捧读,任由自己沉浸在对教育的思考和自我教育中.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为全体教师购买了《与名师为友》、《新世纪班主任必读》、《21世纪初教育新理念》等教育书籍,作为人手一本的教学之余必读书籍。2006年寒假期间,我翻开了案头的《与名师为友》一书,从李吉林的《我,长大的儿童》到张思明的《永远不变的角色》,一下子浏览了全书所有的文章。在读书之余,细细地品味名师们的奋斗经历和体会,感触很深,收益颇大。  相似文献   

15.
55支蜡烛     
30年前,我看到了《人民教育》。从那以后,她便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我想,《人民教育》的特色可以概括成三个字:“全”、“精”、“新”。“全”,是指内容齐全。《人民教育》所刊内容非常丰富,从教育改革成功案例,到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从治理学校成功经验,到教育教学的改革……《人民教育》就像是一座展现教育理念的花园,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可以采到香甜的花蜜。“精”,是指精品文章。《人民教育》汲取各方精华,从不同的教育视点入手,推精品,育精英。更难得的是,《人民教育》从读者实际出发,编发的文章大多来自教育第一线,让人读后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不少青少年远离经典书籍而沉迷于网络学。名作家王蒙一直关注着青少年的阅读状况,借其自传《半生多事》面世之际,王蒙再次呼吁青少年要多读经典。王蒙说:“我并不排斥网络学中有意思的东西,但是过于方便的网络学就会廉价.甚至粗俗。内容肤浅的养分极其有限,负面影响却不少,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王蒙在自传第一部《半生多事》中.细数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他自幼喜欢读书,在家人的影响下阅读了大量的中外经典书籍。这些书不仅让王蒙受到了学的熏陶.更为他以后的学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王蒙回忆.“童年时.我背诵《孝经》、《大学》、《苏辛词》、《花间词》;少年时,我背诵冰心与巴金,后来还有鲁迅的《野草》,汉语的平仄四声如歌咏,如唱赞美诗……”王蒙走上革命道路,也是读书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朋友和老师     
我原本是一位不爱看书的小女孩,让我爱上读书的是一位功不可没的“小功臣”——《小学生导读》。当我想到书籍这个词,我首先想到的却是一位名人——海伦·凯蒂所说的一句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相似文献   

18.
由国家教委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少年报》及中国中小学图书馆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四届“让精神世界更美好”读书活动于今年上半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9.
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承办的2007年中国移动爱心图书读书征文活动圆满结束。根据本次征文活动的评审办法,经过评委们的认真审读与评选,共有116篇文章获奖。其中《爱心点亮山乡》等6篇文章、《读<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读本>有感》等15篇文章、《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等25篇文章分获教师组一、二、三等奖;《读书伴我快乐成长》等5篇文章、《我读词我快乐我成长》等10  相似文献   

20.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这些都是关于读书的名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