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访是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沟通教师和家长、学生三者关系的桥梁。一次成功的家访,不仅会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深刻印象,还能加深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感情,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教师的家访要达到预期目的,收到理想的效果,除讲究策略、注意方法之外,还应特别重视时机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最直接的桥梁。勤于家访,善于家访,精心选择和把握家访的有利时机与方式,注重对家访中各种问题的处理技巧,才会达到最佳的家访效果。通过家访,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并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与积极参与,从而使学校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要使家访成功,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准确把握家访时机.仔细研究家访对象,慎重选择家访形式,精心做好访前准备,注意家访细节。  相似文献   

4.
浅谈家访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亲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各方面素质,了解家庭教育情况,真正实现"家教合力"的教育平台。家访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同时对家长也能产生很大的触动,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就会同心协力,这必将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那么,进行家访工作要注意哪些细节呢?一、要做好家访准备工作一是制定家访计划。家访计划是家访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制定周密的家访计划,才能保证家访工作有的放矢地开展。家访计划一般包括时间安排、  相似文献   

5.
家访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又是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更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不可缺少的。确定家访对象和时机;做好家访准备;家访过程注意的问题;完善家访后的反思工作。  相似文献   

6.
方强 《班主任》2007,(9):25-26
家访是教师、家长、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桥梁.通过家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分析研究孩子的状况,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共促学生健康成长.欲使家访取得最佳效果,家访也要注意方法,在此,笔者试用"轻重缓急"几个词概括家访时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要注意选择家访的对象 一般而言,如下几类学生应作为首选对象:思想不稳定,波动较大,而教师一时又找不到原因的;学习急剧滑坡,需要引起关注的;有不良习惯,需要家长与教师一起来帮助其改变的;出现了严重错误,需要引起家长高度重视的;家庭生活困难,需要教师了解其具体隋况的;家庭出现问题,对其带来思想包袱和负面影响的;师生之间产生矛盾、关系紧张,需要家长做学生工作的;可能患有某种疾病,需要引起家长注意的。  相似文献   

8.
要注意选择家访的对象一般而言,如下几类学生应作为首选对象:思想不稳定,波动较大,而教师一时又找不到原因的;学习急剧滑坡,需要引起关注的;有不良习惯,需要家长与教师一起来帮助其改变的;出现了严重错误,需要引起家长高度重视的;家庭生活困难,需要教师了解其具体情况的;家庭出现问题,对其带来思想包袱和负面影响的;师生之间产生矛盾、关系紧张,需  相似文献   

9.
提起家访,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曾几何时,家访是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常规性工作,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一学期内至少要对每个学生进行1 ̄2次家访,全面了解、关心学生,以便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可近些年来,家访渐次冷落了。在新形势下,特别是在信息手段愈来愈便捷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10.
李振清  胡湘亭 《教师》2008,(24):24-24
家访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的补充。家访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成功的家访,可以加强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可以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保持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教育的一致性和协调性,解决一些在学校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在家学习的自觉性。“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家访也要慎重“初战”,做好初次家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案例:周一下午刚上班,几位班主任就“冲进”校长室“理论”。原来是因为家访的事。这个学期学校对班主任的工作也进行了量化考核,其中规定班主任每月家访不少于4次。由于学校地处农村,通讯条件差,家访的路途又远,而教师有一部分又不是本乡本土的,所以很少有教师愿意去家访,学生出了问题就“叫家长”,结果学生不愿意叫,家长不愿意来,效果很差。而学校认为,家访是拉进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学生距离的一种良好的传统教育方式。所以,这学期做出决定:教师要定期家访,也得到了教师的认可。问题却出在了考核上,怎么来确定教师去没去呢?政教处采用了查…  相似文献   

12.
教师对家访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家访,要营造轻松和谐的家访氛围,要克服急躁情绪,要抓住教育时机及时家访。  相似文献   

13.
肖伟平 《生活教育》2014,(2):99-101
登门家访能够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家庭及周边环境、生活条件、家庭教育状况等基本情况,有利于对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登门家访与现代电子家访相比具有四大优势,一是登门家访的情感交流是电子家访等形式所不能代替的;二是登门家访能让每一个学生在家里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三是登门家访有利于改善家庭教育;四是登门家访能够向家长宣传学校的育人理念。登门家访的实施策略,一要在访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二要在访中要注意与家长交流的技巧;三要在访后要及时总结反思。  相似文献   

14.
家访时机的选择“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找到家。”一些学生常这样哼唱着,以表达老师家访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其实,教师家访是很必要的,学生们也不反对所有教师的家访,问题的症结是什么时候去家访,家访时都向家长谈些什么。我们的体会是,在时间的选择上,最好防患...  相似文献   

15.
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生之间的第一次交往 ,与一般的交往不同。如果教师能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学生的心理上就能形成继续交往的定势 ,就能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自愿地和老师继续交往。因此 ,第一次接触时 ,教师的行为、仪表、态度、能力等方面都要给学生以巨大的影响 ,起到一种吸引的作用。教师和学生沟通时 ,要注意口头表达是否流利 ,是否清晰 ,是否有充分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在一个年青人的世界里 ,教师也应该永远保持年青人的热情、敏锐、探索精神和勃勃生气。另外 ,还要注意沟通的时机 ,比如 ,你想批评一个学生时 ,就要注意选择他能接受的有利时机。公…  相似文献   

16.
家访--班主任工作的法宝.家访又可以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家访还可以增加学生对班主任的亲近感.因此,家访也有时机、方法、技巧等,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家访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与家长真诚相待,就会得到一次次的成功,一次成功的家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教师家访的“四宜四不宜”大兴县亦庄中心小学隋玉芹家访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它既可以使教师体察学生的成长环境,以便因材施教,又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我在实践中体会到,要做好家访工作须注意以下几点,我将其归纳为“四宜四不宜”:一、...  相似文献   

18.
薛晓兵 《考试周刊》2012,(81):167-168
作者结合农村中学的特点和多年班主任家访经历,从捕捉家访时机、研究家访对象、选择家访形式、作好家访前准备、把握家访细节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很多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家访工作是一门艺术。成功的家访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每位教师都注意家访工作的艺术性,使它真正成为沟通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桥梁,那么我们的教育工作将会做得更好。上海卢湾区朱逸华等同志对这一课题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现将她们的研究成果发表于此,以期对广大教师的家访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0.
何禾 《教育》2014,(8):80-80
家访是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能在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入户家访,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聆听家长的心声,有效拉近家校距离,这是其它家校沟通方式难以企及的。各国教师都会利用家访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美国教师尤其重视家访。从幼儿园到大学,教师会进行各种形式的家访,且都会认真做好家访前的准备工作。不妨看看美国教师如何进行家访,希望从中有所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