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在中国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比例关系是 10:2,而2003年中国的银行信贷增速为23%,这样高的信用扩张速度大大增加了各个银行的盈利空间同时也增加了金融风险。通过改革存款准备金结构.建立差别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取消对准备金的付息制度,赋予中央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权力来逐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增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和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使货币供应量增长与经济增长的需求相适应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融冰 《甘肃教育》2011,(14):17-17
据媒体日前报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披露的一项跨度十年的3次对比调查结果显示,十年来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持续减少,目前近八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比五年前增长了三成。  相似文献   

3.
存款保险有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作用。我国有必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文章从存款保险机构、存款保险的对象及投保方式、存款保险范围、保险金额、保险费等方面,对如何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人民银行公布中国7月广义货币M2总额162.9万亿,按年增长9.2%,继续创历史新低;狭义货币M1总额51万亿,按年增长15.3%;流通货币MO总额6.7万亿,按年增长6.1%.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持续放缓.人民币贷款余额115.4万亿,按年增长13.2%;新增人民币贷款8255亿,住户部门新增贷款5616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新增4544亿元,大致上是住房按揭).人民币存款上升8160亿,住户存款下降7515亿,财政存款上升1.1万亿,非银金融机构存款上升7391亿.财政存款创历史新高,但个人存款减少,资金流向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比较中美商业银行在存款账户的开立和使用、存款账户的收费、防范存款风险等方面的差异。借鉴美国商业银行存款经营的优势,提出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账户管理办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创新能力和积极构建存款风险防范机制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外存款保险制度产生发展的分析,论述了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运行进行了初步构想。为了使这一制度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特别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存款保险机构的性质、银行投保形式、保费的缴纳、存款的赔付比例。  相似文献   

7.
一、存款风险与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风险指存款人存入金融机构的款项到期不能全部提取本金和利息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存款,是其对社会公众的负债,银行的经营严重依赖外部资金特别是存款。银行业是风险集中的行业,在经营过程中,将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流动性风险、信贷风险、利率风险等等。如果这些风险长期不断积累而无处释放,将出现清偿能力不足的危机,导致银行的信用风险。银行不能按期支付到期存款,将严重打击存款人(特别是小额存款人)的信心,从而发生挤兑。更为严重的是,银行的信用风险具有多…  相似文献   

8.
正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指出:个人认为存款利率市场化将在一两年内实行。周行长之言倘若在余额宝面世之前所说,那是居功至伟;但事实是余额宝面世大半年时间,存款零利率市场化仍需等待一两年,真是后知后觉。并与其等待存款利率市场化不如央行先行逐步加息2厘(当然同时需要逐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5%),还存款人一个公道,还市场一个公道。当前超低存款利率过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导致中国经济被扭曲。几年来我多次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因为官方贷款利率过低贷款额被大企业霸占,官方贷款利率偏低是因为存款利率偏低,因此银行在谋求最大利益化  相似文献   

9.
张漫雪 《池州师专学报》2005,19(4):53-55,66
我国银行业竞争格局已经形成,经营风险日益加剧。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然而,存款保险制度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有利有弊。针对我国现状,如何扬长避短,并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合理暑效存款保险制度变得现实而紧迫。  相似文献   

10.
(嘉宾介绍: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日前,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陈德霖撰文指出,截至4月底,在港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5100亿元,约占香港存款总余额的8%,其中2/3是企业存款,1/3是个人存款。人民币存款的急升,引起港币被边缘化的担忧。深圳电台先锋  相似文献   

11.
建立存款保险缺席是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举措,本文将对存款保险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并结合其他国家该制度推行的情况来分析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对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金融风险管理的加强,当前存在的存款保护性安排已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应注意所有权、账户设立、保费三个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近5年调整频繁,特别是2011年1至6月每月调整一次。文章从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近5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分析了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9月21日起,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从6%调高到7%。今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决定,从2004年4月25日起,再次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那么,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了解当前少年儿童的发展状况,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于1999年、2005年和2010年,先后对全国十个省份的中小学进行了三次“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调查显示,近十年来我国少年儿童的自我接纳程度持续提高,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和对未来的期望进一步升高。第一,自我接纳程度持续提高,城乡差异明显缩小。2010年调查显示,和...  相似文献   

16.
美国是最早制定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存款保险制度有其公平价值所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设计一套符合我国国情、体现公平的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7.
200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当年9月21日起,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从6%调高到7%。今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决定,从2004年4月25日起,再次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那么,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为什么要连续两次调高它?调高它将  相似文献   

18.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背景与现实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并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继运用中央银行票据回笼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之后,央行于8月23日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3年9月21日起,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调高至7%。我们认为:此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其意义更偏重于一种信号引导。可以说,配合其他的各项政策和改革,央行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即:在运用多种手段收紧银根的同时,采取了张弛有度、一紧一放的“组合拳”的方式使货币仍然能够稳定地投放市场,达到货币市场的平衡,以此保证人民币的稳定,实现中国经济实体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9.
高一政治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2版)第六课第二节讲公民的存款储蓄的原则时讲道:“银行负有还本付息和保证存款人支取存款的义务,他人不得随意动用和支配存款人的存款,非依法定条件、程序,存款不受任何人、任何单位和组织机构的冻  相似文献   

20.
国外存款保险制度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构成存款保险制度的要素包括制度目标,行政管理组织方式及法律结构,存款保险对象与范围,投保机构及投保要求,存款保险最高理赔限额及保险费率管理等项目,虽然国外不同国家存款保险制度的构成要素基本相同,但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存款保险制度要素的具体内容各有特点,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和保护存款人利益,有利于加强金融监管和健全金融体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内,我国需要尽快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