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5 毫秒
1.
今天,素质教育已汇成时代的潮流。历史学科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下面我从才、学、识三个方面谈谈对历史教师"前途"的看法。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必须具备才、学、识全方面知识。那么什么是才、学、识呢?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已在他的史学名著《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个长处:一是史才,二是史学,三是史识。  相似文献   

2.
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论对才、学、识三长分述很明确,但后来史学家对其中“识”字含义有不少歧见。借用当代史学新观念,重新剖析《史通》有关内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的逻辑线索,可以确认刘知几才学识三长论中的“识”,指历史编纂学见识,而非历史见识。  相似文献   

3.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文史之儒,竟言才、学、识而不知辩其心术以议史德,呜呼可哉?”按照章氏之说,史家只有具备了史才、史学、史识、史德四长.才算全面合格。然以现今之时代要求,即使具备了史德、史才、史学、史识、史观、史技、史法等.也只表明一个人具备了成为优秀历史教师的条件。是不是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还要看“史艺”.  相似文献   

4.
“史才”的本义是指修史的才能。唐朝刘知几说:“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才少。”据此,“史才”应是“才”、“学”、“识”三者综合的反映和结果。作为中学教师,对“史才”的水平要求可能不会像历史研究者那么高,但中学教师的“史才”内涵却更丰富。  相似文献   

5.
史学、史才、史识,是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提出的治史三长,是作为一名史学家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的要素。把它移到当今的历史教学中非常契合,符合素质教育对课堂改革的要求,也可以解决目前历史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少玉 《辽宁教育》2012,(21):86-88
史学、史才、史识,是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提出的治史三长,是作为一名史学家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的要素。我们把它移到当今的历史教学中去也是非常契合的,它符合素质教育对课堂改革的要求,也可以解决目前历史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史学、史才、史识,是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提出的治史三长,是作为一名史学家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的要素。我们把它移到当今的历史教学中去也是非常契合的,它符合素质教育对课堂改革的要求,也可以解决目前历史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关乎中学历史的教学质量之优劣、课程改革之成败。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出路在哪里?一要提高史才,重在学科能力,尤以口才、文才、干才为重;二要夯实史学基础,包括精而深的历史专业知识、新而实的教育教学知识、广而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三要优化史识,就是识见和义理,以及看待历史问题的灵心慧眼和真知灼见。中学历史教师只要在才、学、识上有淡泊宁静的坚守和矢志不渝的追求,才、学、识的愿景也就无限地接近,历史教育的魅力也就一览无余了。  相似文献   

9.
高青 《成才之路》2009,(7):96-96
今天素质教育已成时代的潮流,历史学科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前提是要求历史教师要有较高的素质。高素质的教师是培养深层次学科能力的重要保证,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在他的史学名著《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种长处:一是史才、二是史学、三是史识。传统史家的这些素养很重要。固然是我们应当借鉴并加以学习的。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艺术中最重要的是教学语言艺术,历史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吸收的程度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关系到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特别是新课程、新学生形势下的历史教师应具备的才、学、识必须符合时代要求,有更新的内容和科学标准。  相似文献   

11.
历史教师的才学识主要包括:第一,史才,包括动口才能和动笔才能,即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第二,史学,指系统的、渊博的、扎实的历史知识.第三,史识,指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学法理论等等.  相似文献   

12.
历史教学的创新,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古人言“史才”、“史学”、“史识”。缺了哪一个方面都是不完整、有缺陷的。能力源于知识。试问,对基本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时空都茫然无知,你能说他有历史思维能力吗!当然,知识又有待于转化为能力,单纯地提“知识就是力量”,具有片面性。  相似文献   

13.
古人在整理古代文化时,分类为经、史、子、集。中国史学文化遗产的珍贵、丰富,在全世界首屈一指。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史学家,对“史学”的看法和要求是怎样的呢?以下试窥其一斑。一、史学批评中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史学批评也有政治标准、学术标准两个方面。刘知几的“才、学、识”,章学诚的“才、学、识、德”,就是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的统一。识、德,指封建政治、道德的修养。才、学指学术修养。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各个阶级社会中的各个阶级都  相似文献   

14.
史德、史才和史学是中国传统历史学家、历史学评论家非常重视的问题。自孔子始,其后的司马迁、班固、刘知几、章学诚,近现代的梁启超、郭沫若、翦伯赞等人都十分注重德才学三方面的修养,并一致将此作为评品史家优劣的标准。在三千多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史德、史才和史学的具体内涵与外延总是改变着,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笔者借用这一概念体系,目的绝非是重弹阶级社会中史家陈腐的老调,而是“旧瓶装新酒”,立足于传统,结合当前的素质教育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的全新要求,联系我们的教学实践经验,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的问题,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一 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要求史学主体新的修养。其依据是史学主体的基本属性和传统修养理论的精髓。在新修养中,史德包括研究道德、应用道德和积学道德;史识包括外层的唯物史观和内核的史学自身理论;史学包括充分可靠的史料,合理的知识结构,常新的思维方式;史才包括传统的技能与方法和现代化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历史有六种形态.在史学研究中,历史事实和历史史实是不同的概念,它们有六点区别.历史研究的根本知识方法是"以真实为原则,以事实为基础,以材料为根据."历史专业的本科同学,应当在五个方面加强修养,提高史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东汉著名学者应劭以其学识渊博而闻名后世,其著作《风俗通义》、《汉官仪》是我们研究汉代社会制度、生活、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料。应劭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才、学、识兼而有之的史学家,他与他的史学著作在中国史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就必须认真搞好历史教学,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史德”、高超的“史才”和渊博的“史识”。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热门话题,如何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环境下进行中学历史教学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加强自我修养1.提高自身业务知识。历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历史知识的广度。其时空跨度大,知识内涵丰富,囊括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具有:贯通古今中外的通史知识结构;鉴别和运用史料的能力;主要的分类史(如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科技史、军事史、民族史、国际关系史等)知识以及与史学密切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如文物考古知识、古汉语、外语、地理学、经济…  相似文献   

20.
董狐精神     
唐朝史学评论家刘知几说:史学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和史识。清朝章学诚又说:“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其实,刘知几所说的史识就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史德,不过,经章学诚这么一补充和发挥,就更明确了。抚今追昔,深感刘、章之说是不朽名言。才、学、识、德四者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但是在具体史学家身上,这四者的表现又是不平衡的。历数古往今来的史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