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宽容一点好     
宽容是处世做人的一种品格, 对有缺点的人,对反对过自己的人, 甚至损害过自己的人,采取宽容的态度,不仅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大度,是一种向前的远识。被人曲解和伤害,本能的反应就是报复。报复虽能发泄怒气、减轻心中的负荷而痛快一时,但永远不能平息伤痛,甚至会激化矛盾,步入“冤怨相报何时了”的境地。要避免误入“歧途”或走出困境,只有一条路——宽容。  相似文献   

2.
宽容的魅力     
宽容不是一种无奈,而是一种胸怀,一种美德,一种力量,一种关照。对人宽容,需要的只是一点点理解和大度,但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3.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有人说宽容就是忍耐,不是,宽容怎生了"忍"字,宽容不是遭罪;有人说宽容就是爱,不是或不全是,宽容与家是两种境界,其实爱有时容不下太多的宽容;还有人说宽容就是给予,那就更不对了,过份的宽容就是纵容.  相似文献   

4.
宽容     
宽容其实是一种心态,一种不苛求、不随性的健康心理。宽容并非软弱,它需要极大的力量和勇气,宽容并非饶恕,它的意义远比一个人的错误来得宽广和深远,宽容的背后是一颗仁爱的心。  相似文献   

5.
宽则得众。(意谓:对人宽容和尊重,就能获得民心。)——(春秋)孔子唯宽可以客人,唯厚可以载物。(意谓:只有胸怀开阔,才能容纳别人;只有忠厚纯朴,才能承载天下的事物。)——(明)薛瑄宽容并不是姑息错误和软弱,而是一种坚强和勇敢。——周向潮  相似文献   

6.
有些校长过度迷信“管”、“治”的效能,同时还一味推行排名榜、末位淘汰、量化考核,对教师缺少宽恕、忍耐和大度,使校园到处弥漫着冷峻。在大力提倡以师为本的今天,我们应当努力消除这种现象,在校园中努力营造宽容的良好氛围。解读宽容作为校长,面对已经知错的教师,能露出淡淡的笑容和给予点到为止的提示,这是宽容;当一位伤害过自己的教师恳求谅解或寻求帮助时,报以宽厚的微笑,伸出友好的双手,这是宽容;在工作中被教师误解后,不记恨和苛求,而是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也是宽容。可以说,在校园里,校长的宽容可以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法国19世纪的…  相似文献   

7.
做人要宽容     
做人要宽容。宽容是一种素质,一种情操,一种美德。宽容不是懦弱、胆怯,而是海纳百川的大度与包容,是笑看风云的开怀与爽朗。宽容的人是健康而乐观的人。金庸笔下的一代宗师张三丰,虚怀若谷,笑对武林变迁,以一颗博大的心原谅小辈的过失,使无数步入歧途的人改邪归正,由于宽容他不发怒,身心健康,并在花甲高龄创出绝学——太极拳。太极拳一招一式精柔而不毒  相似文献   

8.
读了《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年第3期邴光力老师的《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一文,很受启发。宽容确实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和教育效果,但我们在肯定宽容教育的独特效应时,对其也要作全面、具体、辩证地分析。邴老师在文章开头讲了老禅师对小和尚宽容施教的故事。意思是说:宽容是老禅师不记“小过”,对小和尚施以教育,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于是人们会问:对“大过”,老禅师当做何处置?如果小和尚的行为不是“跳墙”而是“杀人”,那么“老禅师还会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吗?如果小和尚视老禅师的宽容为软弱,而放纵自己的行为,且不知改过,那么老禅师又将如何?  相似文献   

9.
宽容是一种爱,也是一种教育智慧。 一提起宽容,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经历过的两件事,它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宽容。本文所讲的故事,不是我宽容了学生,而是学生教会了我怎样宽容。  相似文献   

10.
善用宽容——师生和谐发展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在处理师生矛盾时,宽容能使师生间达到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搭建一座师生和谐发展的桥梁。但宽容不是放任、纵容,而是一种尊重、信任、理解  相似文献   

11.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宽容是对学生的负责,对工作的负责。我觉得,我们在教书育人时应该用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位学生,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但是,宽容并不是纵容,不是没有批评,而是要掌握好尺度。  相似文献   

12.
宽容是一种爱,也是一种教育智慧. 一提起宽容,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经历过的两件事,它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宽容.本文所讲的故事,不是我宽容了学生,而是学生教会了我怎样宽容.  相似文献   

13.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宽容看似温柔,在教育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力量,可以打开学生的心灵,带给学生成长。当然,宽容绝不是无原则的纵容,不是漠视学生的错误和过失。而是以严格要求为前提,将心比心地去理解,去引导,去包容。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宽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主体的角度分类,有个体的宽容、社会的宽容和政党的宽容。而社会宽容是社会事实意义上的宽容,尽管它是无意志、无灵魂的宽容,但它是民众宽容和政党宽容的基础。社会安全阈限是社会宽容的重要标志,是社会容忍或允许威胁、危害、破坏社会正常秩序的事件、力量得以存在的最低限度。在这个意义上,秩序乃是最基础的价值系列。个体宽容以及民众宽容是个人对社会、他人、组织和政党之观念和行动的接受程度和容忍程度,包括物质宽容、心理宽容和精神宽容。在资源和财富短缺的社会,个体宽容更多地是生理宽容和物质宽容,而在一个财富相对丰富的社会,个体宽容日益表现为心理宽容和精神宽容,不是在身体和物质上容忍不了,而是在心理和精神上接受不了。在现代社会之社会宽容中,道德宽容变成了一个突出问题。政党宽容是对相异于自己的观念和行动的容忍限度,这种限度取决于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和体制、经济制度和体制,如在专制制度和民主制度之下,其政党宽容上就有极大区别。研究社会宽容是为了研究社会管理,研究一个和谐社会的基本机理,指明一种相对为好的社会宽容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5.
狼、蛇、狐狸……许多动物被人类所厌恶 ,甚至仇恨 ,并不是它们的本性所致。它们远不是人类的天敌。而是我们的文化赋予了它们某种人类所厌恶的一些秉性和象征 ,所以它们的形象随着我们文化的源远流长而保持着一成不变的特性。它们的美丽  相似文献   

16.
学会放弃     
山泉顺流而下,遇到巨石阻挡,它放弃了与巨石的纠缠,而是绕过石头,蜿蜒前行:苍松被大雪覆盖,它放弃了挺拔的身姿,而是弯下身躯,以免被折断。其实,放弃不是舍弃,而是一种等待,等待更好的时机;放弃也不是退避,而是一种储积,储积更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在汉语应用实践中,“宽容”是一个可以理解为“宽恕饶人”、“宽厚地对待与容纳他人的思想与行为”等几种略有区别涵义的词。宽容者不以自我为中心,它不是无限制的容忍,不是对任性放纵的默许,不是对故意犯错的原谅,而是对复杂社会生活弹性的一种总的把握与对待,是对生活具有更多可能与意味的一种尊重,是对人性的理智宽允与期待。宽容不仅能直接从主体间的互动上直接体现并反映,而且也可以通过所作用的媒介物间接地反映并体现。本文试图从教师和学生间的直接作用来体会主体间的宽容,并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的改变来间接看融入其中的宽容理念。  相似文献   

18.
一位哲人说得好:“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不是暴力,不是权势,也不是金钱,而是滋润心田的文明。”帮助他人,宽容他人,都是文明的体现,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摘自“小达人’郑小峰的日记  相似文献   

19.
赵玫瑰 《考试周刊》2012,(48):18-18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在教学的各个方面都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它们打破了原有的教学观和教材观,使我们认识到教学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经由"教科书"来教,即教科书不是《圣经》,而是教学活动展开的一种文本和载体,教师完全有权力对它做出适当的"剪裁",创造性地使用它。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证明,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20.
宽容     
宽容是美好个性的代表,也是最需要加强的美德之一。乐观、上进和宽容是分不开的。宽容是坚强,而不是软弱。宽容要以退为进,积极防御。宽容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无奈和迫不得已不是宽容。宽容就是在别人和自己意见不同时也不要勉强。我们要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和体验。宽容就是不计较,事情过了就算了。每个人都有错误,如果执著于过去的错误,就会形成思想包袱,放不开,因而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对方的发展。宽容也需要技巧。不要把宽容当成纵容,“该出手时就出手”也是必要的,否则,对方就会一再犯错。(小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