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工笔画历史悠久,它的作画风格严谨华丽,清新温婉。是一种有唯美感的绘画形式,它有一个特色那就是线的运用。这个特点使工笔画比起其他画种看上去拘谨了很多,但是正是这个特点使工笔画区别去其他的国画风格而独立存在。相较于山水的大气工笔画有着小家碧玉的温柔感。工笔画的线是工笔画的风骨,有了它工笔画才真正体现出它的特点,也正是这些华丽的线条勾勒出了工笔那华美而丰富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杨雪 《大观周刊》2011,(30):10-10
中国工笔人物画有着漫长的发展史,在唐代已达高峰,各体俱备,异彩纷呈,其后每况愈下,逐渐走入低谷。明清到近代,虽然优秀的工笔画家不断出现.但是始终没能成为画坛的主流。建国以来,在中西绘画技法上打下坚实基础的徐悲鸿提倡把素描融入中国人物画学习.对中国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工笔人物画在长时间的休克中得到复苏和繁荣,从传统中吸收智慧,从现实生活中搜取素材.从国外绘画的精髓中汲取养分、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不可磨灭的新的道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工笔人物画进入繁荣时期.人物画创作风格面貌表现为题材和形式风格的多样化,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艺术家自觉的艺术活动.更会促使某种创作风格的产生和发展:而不同群体对艺术创作方法的不同偏好导致艺术创作风格方法的多元.  相似文献   

3.
杨雪 《大观周刊》2011,(38):47-47
中国工笔人物画有着漫长的发展史,在唐代已达高峰,各体俱备,异彩纷呈,其后每况愈下。逐渐走入低谷。明清到近代。虽然优秀的工笔画家不断出现.但是始终没能成为画坛的主流。建国以来.在中西绘画技法上打下坚实基础的徐悲鸿提倡把素描融入中国人物画学习。对中国画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工笔人物画在长时间的休克中得到复苏和繁荣。从传统中吸收智慧,从现实生活中搜取素材。从国外绘画的精髓中汲取养分,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不可磨灭的新的道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工笔人物画进入繁荣时期,人物画创作风格面貌表现为题材和形式风格的多样化,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艺术家自觉的艺术活动.更会促使某种创作风格的产生和发展:而不同群体对艺术创作方法的不同偏好导致艺术创作风格方法的多元.  相似文献   

4.
技法是绘画语言的载体,技法的创新与发展是新时期工笔花鸟画发展的新趋向.随着时代的进步,审美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绘画题材的增多,西方绘画与日本绘画技法的传入吸收,对传统工笔画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新材料的使用,色彩的运用和肌理的表现,都影响了绘画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佳 《大观周刊》2013,(12):40-40,98
工笔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门类,只有和写意结合,才能形神达意,虚实相生,气韵生动,达到远看像“写意”,近看像“工笔”的艺术效果。它主要通过自由的表现形式,诗词、金石入画,丰富的绘画处理手法等几个方面得以表现它的写意性。  相似文献   

6.
宋初的"黄家富贵"和"徐家野逸"形成了宋代工笔画的成型期;"熙宁变法"以后工笔画的题材和技法进一步拓展,形成了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期;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工笔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使得工笔花鸟画在与现实的互动中走向成熟期。  相似文献   

7.
纵观整个20世纪中国绘画的发展变化,它的衰落、简单化和全盘西化以及后来的多元化无不反映出20世纪碰撞、解构与重铸的文化现象。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今天的中国绘画。20世纪中国绘画的碰撞、解构与重铸主要体现在关于中国画地位、前途和价值的论争之中,这种论争基本上贯穿了整个世纪。五四之后的新文化运动明确提出“打倒文人画”口号,将传统的“国粹”看作是普及科学与民主的最大障碍。徐悲鸿留法归国,将他的“徐悲鸿教学体制”在中国深深植根,中国传统水墨画也就此以素描造型法为基础,改变了中国…  相似文献   

8.
刘春恒 《兰台世界》2015,(1):159-160
18世纪中叶,出现了一批画风迥异的纪实性外销画绘画作品,这些绘画作品受西方绘画技法的影响,艺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这些具有中西融合绘画风格的外销画,对近代岭南画派工笔花鸟画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何媛 《大观周刊》2012,(33):22-22
俞致贞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工笔花鸟画家。她传统的技法语言和原汁原味的古典工笔花鸟绘画风格.传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工笔花鸟画。本文从三个方面概括了俞致贞先生的画风及画法特点。  相似文献   

10.
陈字刚 《大观周刊》2012,(43):50-50
中国现代重彩画兼容古代和现代、东方和西方、传统和壁画结合以一个新的独特的装饰风味和艳丽的色彩占有中国画坛的一席之地。在世界经济、文化互相交融的今天,新的环境下、新的观念与新的材质的引入使中国工笔重彩在继承传统同时而发展所谓的现代工笔重彩画。在色彩上、材质上、题材上的多样性,无疑为当今中国绘画坛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并且为中国绘画领域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和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因此现代工笔重彩对传统工笔重彩的继承与发展对扩展中国画生存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猛 《兰台世界》2014,(1):66-67
中国绘画史上以骏马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众多.郎世宁融合中国工笔绘法和西洋画风,创作了著名的《百骏图》.这种中西合璧的画马方法,别开生面,影响了一部分中国宫廷画家的画风,但其只是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对中国绘画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绘画史上以骏马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众多。郎世宁融合中国工笔绘法和西洋画风,创作了著名的《百骏图》。这种中西合璧的画马方法,别开生面,影响了一部分中国宫廷画家的画风,但其只是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对中国绘画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3.
工笔花鸟画在宋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代工笔画讲究格法、构图色彩和形神兼备,这和理学思想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宋代工笔画的发展背景、独特的审美倾向以及花鸟画写实性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花鸟画写实性的精神实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工笔花鸟画在宋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代工笔画讲究格法、构图色彩和形神兼备,这和理学思想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宋代工笔画的发展背景、独特的审美倾向以及花鸟画写实性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花鸟画写实性的精神实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张志英 《大观周刊》2013,(6):281-281
工笔画在我国民族艺术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工笔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工整、细腻、严谨的作画风格,并在装饰性方面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的。近二十多年来,工笔画家在创作上充分利用绘画的装饰性,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且突破了传统工笔画的观念。当代工笔画的装饰性主要表现在用线的表意化、造型的平面化、以及色彩的构成化三个方面。当代工笔画家对装饰性的多样化应用.体现出当代工笔画深厚、丰富、多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汤晶晶 《兰台世界》2015,(9):119-120
在传统工笔人物绘画中,仇英的《汉宫春晓图》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在表现内容上,画幅融合了山水、花鸟、人物、界画为一体,"刻画细腻、神采飞动、精丽妍逸",其丰富的空间表现方法,在传统工笔人物绘画中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勾勒了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概貌,论述了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三次高潮的来龙去脉和主要特征,刻画了20世纪中国大陆图书馆学四代学人和台湾地区图书馆学“两代半人”的群体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点评了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的主要学说及其逻辑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8.
龙德明  彭赞宾 《兰台世界》2014,(12):169-170
明朝时期,宫廷大画家林良在总结前人绘画经验的同时,对原有鸟的绘画风格进行大胆突破,将水墨描绘融入自己的丹青,突破宫廷工笔画传统艺术束缚,形成新的水墨写意绘画表现形式,对当时乃至后世画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明朝时期,宫廷大画家林良在总结前人绘画经验的同时,对原有鸟的绘画风格进行大胆突破,将水墨描绘融入自己的丹青,突破宫廷工笔画传统艺术束缚,形成新的水墨写意绘画表现形式,对当时乃至后世画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播》2009,(7):F0002-F0002
王鹏程,黑龙江林甸县人,1967年生。江苏省国画院、辽河画院特聘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教于云南大学。出版有《静谧世界·王鹏程画集》、《王鹏程工笔画选》、《王鹏程工笔·意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