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名词活用例谈巢湖卫校刘经宇一、名词活用的一般动词(一)名词后面有代词,此名词常活用为动词。例如:①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②针之不过四分《华佗传》例①中的“蹄”,例②中的“针”,都在代词“之”的前面,它们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蹄”是“踢”的意思;“针...  相似文献   

2.
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在现代汉语里是少见的,但在古汉语里却是常见的。下面谈谈在哪些情况之下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一、代词前边的名词都用作一般动词 1、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蹄:用蹄去踢。 2、买五人之脰而函之(《五人墓碑记》)。函:用木匣子装。 因为代词(除特殊指示代词“者”外)前面不可能有定语,所以代词前面的名同活用为动词。  相似文献   

3.
(一)名词处于谓语地位,并与它后边的代词连用,形成动宾关系,如①驴不胜其怒,蹄之。(《黔之驴》)“蹄”,名词作动词,相当于“用蹄踢”,“蹄之”可译为“用蹄子踢它”。②见白书,乃钻火烛之。(《孙膑》),名词“烛”用作动词,相当于“用火烛照它”。说明:代词“之”一般是在宾语的位置上,所以它前面的名词作为动词。  相似文献   

4.
(一)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些词具备了动词的语法功能.先看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子:①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答司马谏议书》)——两个名词迭用,其中一个用作动词.句中前一个“事”用作动词,“做”的意思.②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蹄,名词,后面用代词“之”做宾语,这个“蹄”就用作动词,“踢”的意思.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相似文献   

5.
一、名词的活用名词在句子中一般充当主语或宾语的成分,不作谓语。文言文中,名词如果处在谓语位置,则活用为动词。例如:1.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2.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例1中的“蹄”用作一般动词,译为“踢”;例2中的“肉”是使动用法,译为“使……长肉”;例3中的“宾客”是意动用法,译为“以宾客之礼对待”。名词一般不能用来作状语。文言文中,名词如果出现在谓语前面,它要么是用作主语,要么就是活用为状语。例如:4.其一犬坐于前。(《狼》)5.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相似文献   

6.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词类活用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一、一般活用的判定1、名词的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解析:籍:籍贯;此处带宾语,构成动宾结构,活用作动词,意思是“登记”。结构可以对照“封府库”。注意:宾语一般出现在介词或动词之后,构成介宾结构或动宾结构,动宾结构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实验本)第四册选入了沈括的《采草药》一文。其中有“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一句。教材第184页对“粪溉”的注释是“施肥浇灌”。这显然是把“粪”当成了名词用作动词“施肥”。我认为这种解释欠妥,应该把它看作名词用作状语“用粪”。要辨别一个词在句中活用为哪另一类词,主要是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结合,和它构成什么样的语法关系等。名词活用作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名词后面有代词,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如: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相似文献   

8.
受现代汉语语法分析方法的影响,古汉语的词类活用分析通常是从语法形式入手。但这种分析并非万能,所立规则与语言现象间也不无抵牾之处。以名词活用为普通动词(即不含使动、意动、下简称“名词动用”)为例:规则“几名词相连,既非并列关系又非偏正关系,则必有名词用为动词”;“名词后跟代词则活用为动词”;“名词前后出现介宾结构则活用为动词”。然而《孟子·万章下》“仓父母,牛羊父母,干戈朕,琴朕,朕”,司马迁《报任安书》“仆又薄从上雍”,均符合以上三条,却从无注家注为活用,大学古汉语课多以省略解之。规则又曰:“名…  相似文献   

9.
文言词活用中的使动、意动和为动用法,不少语法专著已多有论述。但是,文言词活用还构成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翻译时,它要由“用”这个特殊动词和它后边的名词(有时也会是形容词或动词)组成词组,作为活用文言词的状语,再与这个活用文言词共同涉及对象,形成动宾  相似文献   

10.
在古汉语语法的教学和研究中,人们特别喜欢讲活用。当一个动词或形容词用在名词的地方,就说是动词或形容词活用成名词。相反,一个名词或形容词用在动词的地方,就说是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简虽简单,但在有些情况下,活用说似乎不能令人满意。如,《史记》中有“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的句子,句中的“坚”和“锐”是形容词,但由于分别用在动词“披”和“执”的后面,构成动宾关系,于是  相似文献   

11.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三种情况: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为使动词;名词活用为意动词。既然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改变了词性,相应具有某种新的意义,那么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和原词相比较是既有联系又有变化。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翻译。 1.名词前加一个动词,变成动宾短语。①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王(w(?)ng);称王。  相似文献   

12.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要准确阅读文言文,就必须善于辨析文中的词类活用,掌握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翻译方法,以下按词类活用的类型举例说明。一、名词用作动词1.用一个相应的动词对译,这个动词的意义与名词表示的意义有关。如: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籍”用作动词,是登记的意思。这个意思与“籍”的名词义“户口册子”有关,户口册子的功用是登记户籍。2.用一个动宾短语对译,让原有的名词充当宾语,根据文意,在它的前面加上能恰当支配它的动词。如: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狼》)“洞”用作动词,译为“打洞”。3.用一个状动…  相似文献   

13.
文言名词作动词用译为现代汉语时有着固定的公式。这种名词作动词用的现象,可分为作一般动词用和作特殊动词用两大类,作特殊用,又可分为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对动用法、为动用法、给动用法。用法不同,译为现代汉语的公式也不同。第一、名词作一般动词用译为现代汉语的公式一、物名词和器官名词作动词用,兼表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时,译为现代汉语的公式是名词“用” 名词 动词。如: 1、“驴不胜怒,蹄之。”——蹄,器官名词,作动词用,兼表“驴”的战斗工具,“用蹄子踢”。 2、“范增数目项王”——目,器官名词,作动词用,兼表范增用的工具,“用眼看”。 3、“尉果笞广”——笞,板子,作动词用,兼表“尉”对付“广”使用的工具,“用  相似文献   

14.
徐珂《清稗类钞·冯婉贞》上的句子:“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急逐弗失!”“远”是形容词,“我”是代词,按照汉语习惯,代词一般不受形容词的修饰,因此,形容词一经置于代词之前,便活用为动词了,而且无例外地活用为及物动词。典型的例子如《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上的“我妻之美我者”、“妾之美我者”、“客之美我者”等等。“美我”都是动宾结构,意思是“以我为美”。这种词类活用的现象,称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还有使动用法,这种用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一、人称名词(代词)+之+地点名词——“之”用作动词 例:(1)吾欲之南海(《蜀鄙之僧》)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分析以上句子,“之”字前面都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3)是承前省略了陈涉.“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垄上”;整个句子合起来表达“某人去某地”.这样的句子中“之”用作动词,解释为“去”、“到”或“往”.  相似文献   

16.
受现代汉语语法分析方法的影响,古汉语的词类活用分析通常是从语法形式入手。但这种分析并非万能,所立规则与语言现象间也不无抵牾之处。以名词活用为普通动词(即不含使动、意动、下简称“名词动用”)为例:规则“凡名词相连,既非并列关系又非偏正关系,则必有名词用为动词”;“名词后跟代词则活用为动词”;“名词前后出现介宾结构则活用为动词”。  相似文献   

17.
和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一样,“对动”用法也是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的一种。所谓对动用法,是指不及物动词(或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跟上宾语,其动宾关系不是一般的动宾关系,而是动词对宾语  相似文献   

18.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动词后面紧跟着一个名词或代词,在形式上,这个名词或代词是作为动词的宾语而出现的,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也不能按“使动”或“意动”的用法来理解。这种动词活用的方法叫“为(wei)动用法”。所谓“为动”,简单地说就是“为宾语动”。为动关系中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少数是及物动词或活用为动词的名词。下面分三种情况讨论。  相似文献   

19.
在古汉语中,常遇到名词连用的现象,它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有其用法的特殊性,为使学习时弄清这些特殊形式,例释如下:一、名词用如一般动词两个名词连用,若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偏正(修饰)关系,也不是判断关系的主谓短语,则其中必有一名词活用为动词。若前一个名词用如动词,则两个名词构成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若后一个名词用如动词,则两个名词构成主谓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释“帅”《国语·越语》中有这么一句:“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有人认为“帅”在句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帅”在句中是否名词活用为动词?值得探讨。有人把“帅”看成名词活用为动词,可能是把“帅”看成“元帅”、“将帅”的“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