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本文是基于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试验)》高中音乐《创作》课模块的教学而写的。回顾这7年来它的教学状况及境遇,情况令人堪忧。选择《创作》模块教学的学校少,选修这个课的学生少,老师不知道如何教……这一切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高中音乐课程实行模块制.我校根据课标的要求开设了多门音乐课程,并且实行学分制.高一开设必修的"音乐鉴赏"模块(2学分),高二则以选修模块的形式开设了"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戏剧表演"四个模块(1学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性地学习.在模块课程中,我担任的是"演奏"模块的竖笛演奏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结构由六个模块组成,即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课程资源.逐步开设其他模块。”而在实际教学中,各地特别是大多数农村高中都普遍开设了“音乐鉴赏”模块,而其他几个模块却很少开设.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结构由六个模块组成,即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课程资源.逐步开设其他模块。”而在实际教学中,各地特别是大多数农村高中都普遍开设了“音乐鉴赏”模块,而其他几个模块却很少开设.  相似文献   

5.
李红 《河北教育》2009,(12):42-42
新课改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结构由六个模块组成,即: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丧演。对于各模块的实拖,《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总原则是:“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课程资源,逐步开设其他模块,积极为普通高中学生学习音乐提供曼大的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结构由六个模块组成,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这六个模块分别是《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由于师资及教学设备的不完备,湖南各地市基本上开设了三门课程:《音乐鉴赏》《歌唱》《音乐与舞蹈》.由于音乐要进行学业水平测试,高一大体上开设《音乐鉴赏》,学完36学时便可以拿到2学分,更重要的是保证学生获得参与现代社会生活应具备的音乐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我已经习惯按部就班地给高一学生上《音乐鉴赏》必修课,并与另一位音乐老师开设的《创作》《演奏》模块课同时提供给学生们进行分班选修。于是在高一鉴赏课期末阶段我有意向学生征求意见:《歌唱》《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他们更向往哪一个?结果出乎意料,学生明显对舞蹈较感兴趣,这让我陷入沉思。经过了解后我能够理解学生的想法:唱、奏等一些基础性的音乐知识始终贯穿于小学到  相似文献   

8.
《歌唱》是高中音乐选修课程中各校开设最普遍、学生选修最多的一个模块。虽说大部分高中音乐教师都能胜任这个模块的教学,学生也普遍对模块学习较感兴趣,但由于缺乏开设选修课程的经验、课时量少、学生音乐基础厚薄不一等原因,《歌唱》模块的教学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那么,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歌唱》模块的教学效果呢?以下谈谈自己在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中音乐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音乐的六大模块在各校陆续开展教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学校只开设音乐鉴赏和歌唱两大模块,其他各模块的开课经验十分缺乏,特别是演奏模块,各校都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作为选修模块之一的演奏课,课标明确指出,演奏模块的开展是为了培养具有健康审美情趣、具有一定音乐审美能力及器乐演奏能力的普通公民,通过演奏来学习音乐、提高音乐文化。实践证明,器乐进课堂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对开发青少年的智力有积极作用:同时,通过演奏实践,可以加深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视奏、视唱、创作等各方面能力。所以,演奏模块的开设对学生来说是十分必的。在此,笔者推荐一种理想的高中音乐演奏模块开设乐器——吉他。  相似文献   

10.
中职学校的《哲学》课应本着“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化抽象为具体、化空谈为实际,求“近”,使《哲学》课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德育的实效;求“趣”,使学生在趣味中体味《哲学》课的内涵.感受德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丁明霞 《教书育人》2009,(10):59-59
新课改高中音乐课程的内容结构由六个模块组成,即: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而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农村高中普遍把“音乐鉴赏”模块列为必修模块,其他模块却很少开设,而这几个模块恰恰是体现选择性,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实践性很强的重要载体。导致选修模块难以开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教师资源受限是最重要的一项。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有“提倡学科综合”一条,具体要求是:“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对这一理念的误解和体现在操作上的偏差时常可见,甚至是低层次的重复。下面是一中学教师上唱歌课《长江之歌》的情形。  相似文献   

13.
樊国娟 《教师》2013,(33):57-57
这是一节三年级的音乐课。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欣赏歌曲《哆来咪》,它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于是,我就给学生介绍了音乐片《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还利用课件播放了影片片段和影片中的几首插曲。动听的故事、精彩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深深抓住了学生的心,也抓住了我的心。  相似文献   

14.
黄启厚 《云南教育》2005,(23):12-13
课程中的模块是综合化的产物,围绕共同的问题,以科目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而构成一个整体,不再以“课”为基本单位,而是以模块本身为基本单位。学生也不再是线性地连续地学习各知识点,而是在问题情境中,以相互联系的方式学习最基本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原理,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及相应的思想和方法。基于模块的整体教学设计,以一个模块的内容整体对应36个课时;但具体教学,仍然要以固定的时间长度为单位进行教学。整体设计要注意四个要点:一是在开始模块教学前完成对该模块的整体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5.
先人曰:温故而知新!复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如何上好音乐复习课也一直是音乐老师们关心的问题,老师们普遍感到复习课难上。我也回顾了一下我们的教学研究,真正的在教学领域里面专门研究音乐复习课的内容也比较少,因此如何上好复习课也成为音乐教师教学的“盲点”。对我们音乐教师来说,复习的内容多,复习的时间短,不知道如何操作;对学生来说,复习的内容已经学过了,听不听无所谓,学习也没有多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张万霞 《成才之路》2010,(20):100-100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明确了总的原则: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一音乐鉴赏。以保证学生获得参与现代化生活应具备的音乐文化修养。在音乐鉴赏模块中.要坚持以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为主的原则.整合各种教学手段.解放学生.让他们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美,达到上好音乐鉴赏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接受式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以下简称《课标》倡导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积极响应。但本人感到有些教师在理解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以为新课标是对传统课型的全面颠覆,认为新课型的基本特征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学的方式不再是传授而是教师激发、师生互动、学生体验,以为如此必然会带来课堂教学充满悬念、  相似文献   

18.
钢琴的即兴伴奏,蕴含着表演者对音乐作品在思维上的迅速反应,在生理上的高度协调,是对钢琴课、和声课、乐理课、曲式分析课的综合的体现,它不只是一个技术手法的问题,也不是单为歌曲配上和声的问题,而是对歌曲的再创作。开设钢琴即兴伴奏课,是为了加强学生音乐教学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节奏的魅力     
一、教学理念幼师视唱练耳创作模块的教学是一个崭新的尝试,其目的是通过《视唱练耳》具体创作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表达、感受、鉴赏音乐美的情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  相似文献   

20.
罗馨 《教师》2012,(18):110-111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现在的音乐教学模式在高中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跟不上“时代”。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更好地对学生加强实施素质教育,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而“贴近式”教学模式的产生,正好解决了音乐课“难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