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广播》2017,(2):68-68
国内第一个全媒体集团——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手中国建设银行共同组建的总规模达百亿元的全媒体文化产业基金,1月15日在广州宣告成立。当天,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与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在广州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和《全媒体文化产业基金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2.
赵随意 《传媒》2018,(4):59-62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是经中央批准的国内首家全媒体集团,是广东贯彻落实中央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战略部署的重大成果.集团自成立以来,以全媒体为核心,抢占经济话语权和制高点.以全新的视野,优化媒体发展战略布局,实施移动优先战略,以大数据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抓手,以金融交易为基础,以资本运作为路径,全力打造媒体融合发展拳头项目,充分发挥全媒体优势,为形成全产业链的生态闭环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财富传媒集团1月19日在京挂牌成立,该集团是经国务院和中宣部批准成立的现代财经传媒集团。集团将依靠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致力于打造融合媒体平台,从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融媒体转变,提供高效便捷的经济信息服务。据介绍,该集团成员单位有中国证券报  相似文献   

4.
如何做好经营应该是所有报纸都在考虑的事情,可以说,在诸多的经营手段中,建立专营的公司,整合报业集团所有资源进行跨媒体整合营销是一个富有实效的路径。构建"1+X"全媒体资源经营模式实现整合营销面对传播碎片化以及各类新媒体的崛起,报业集团可以整合资源,成立专门负责经营的全资子公司,全面负责报业集团旗下媒体经营工作,构建"1+X"全媒体资源经营模式,实现整合营销。专门负责经营的全资子公司成立后,首先需要细分媒体市场,秉承"让传播更有价值"的理念,创新构建以主业为本的诸多业务平台,逐步形成平面媒体广告经营、新媒体和视频节目运营、文化产业经营和多元  相似文献   

5.
《新闻前哨》2012,(9):85-85
1.南方都市报全媒体集团战略 2009年,南方报业正式提出要把全媒体战略作为集团发展的重大战略。为配合这一战略,南方都市报系提出“南都,无处不在”的口号。率先作为整个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由平面媒体集团向全媒体集团转型的首个试点报系。南都全媒体集群的目标:全媒体数字信息运营商.媒体和信息的混合运营商,成为现代性通讯社。  相似文献   

6.
第一财经传媒集团所处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全媒体时代、大数据时代,基于互联网平台背景下的媒体构造,用户体验得到空前的强化,第一财经全媒体集团如何紧扣时代脉搏,准确把握受众需求,在强化既有专业财经新闻生产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创新,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隶属于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是我国品种较全、影响力较大的财经媒体集团之一.自2003年成立以来,"第一财经"定位高端人群,主要服务于国内商业人士以及全球华裔商业人士,其经营的主要项目是电视、日报、广播、周刊、网站以及研究院,这六个项目运营专业化程度极高,为广大客户提供了精准的高端服务.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第一财经"为全面提高竞争力,在新闻生产与经营上做出了及时的调整转型,进一步拓展了其全媒体时代的发展空间."第一财经"从整合化、跨界化、可视化和市场化四方面入手,为当前我国传媒集团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声屏世界》2012,(2):135
集团全媒体战略布局初步构建成型洞悉媒介发展变局,深圳广电集团成立之初就把握住了"全媒体"发展这个核心主线,明确提出"从传统广电媒体到现代传媒集团跨越"的战略目标。经过几年发展,已初步构建起一个媒介形态丰富、布局相对合理的全媒体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9.
第一财经全媒体发展所处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基于互联网平台背景下的媒体构造,用户体验得到空前的强化,第一财经全媒体集团如何紧扣时代脉搏,准确把握受众需求,在强化即有媒资系统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创新,进行新闻生产流程的再创造、融合机制的再创新,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正>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田静《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融合实践和路径》云报集团充分发挥党报集团的独特优势,用3年左右的努力,把云报集团建设成为舆论阵地巩固、传播手段先进、产品形态多样、具有强大舆论引导力的传播集团。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创新传播形态,推出两微一端,建立全媒体数字化采编平台,建设媒体融合"中央厨房"平台,并在2014年成立全媒体指挥中心  相似文献   

11.
全媒体已不是什么新词儿,国内不少省级以上媒体纷纷追求全媒体转型,甚至连地市报也在赶潮,做着全媒体的梦想。最早喊出"全媒体"、喊得最响亮的就是一家地市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何谓"全媒体"?全媒体应有三个含义:一是全媒体集团,指一个报业集团拥有尽可能多的媒介形态:二是全媒体平台,指报业集团进行流程再造,组成一个内容共享平台,实现一个平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报业转型势在必行,关键问题是转向何方以及如何转。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传媒业的游戏规则和要素配置,原有的传播渠道、话语体系、商业模式正在被改变、被颠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必然推动全媒体时代的开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提出的转型总战略是"全媒体、全国化"。2012年底,浙报集团宣布2013年是其"全媒体元年"。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战略部署是"一体两翼",即以纸媒为核心,新媒体、融媒体、多媒体兼备的"1+3"现代传播体系,以及以媒体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把"中国报业"作为全媒体转型的研究对象,原因有三.一是国外的传媒集团大多数拥有跨媒体的产品形态,不存在研究"全媒体"的学术课题.二是中国在广电媒体和平面媒体之间由于政策限制存在不均衡的发展空间.例如广电媒体允许创办如广播电影电视周报之类的平面媒体,但平面媒体不允许创办广电媒体.广电媒体有研究"台网"融合发展模式的需要,但没有动力在战略上求"全",因此广电媒体不是全媒体的主要研究对象.三是在中国,全媒体的概念首先是由报业集团提出并付诸实施,中国报业从单一介质报道到多媒体报道,从单一媒体运作到全媒体运营做了多种模式的探索,迫切需要进行理论总结,以进一步推动其全媒体战略.  相似文献   

14.
《南方都市报》创刊以来,凭借内容的创新、对市场的准确把握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在都市报中成为佼佼者。随着媒介融合的日益加深,新的媒体生态环境下,南都作为报业集团全媒体转型的先行者,积极发展"无处不在"的全媒体集群,并实行创新的经营策略,给其它报业起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虽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其突破性的尝试和取得的成果给国内报业全媒体之路的探索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唐英  李江 《青年记者》2016,(3):80-81
《华西都市报》的全媒体转型实践 在媒体格局深刻变迁的背景下,传统报业遭遇断崖式下滑.为应对这一新常态,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纸,尤其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都市报,纷纷开始寻求以全媒体为指向的转型之路.如《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全媒体集群的构建以及《燕赵都市报》“报纸+网站+手机客户端”三媒一体的运营模式,都是都市报向全媒体转型的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16.
先行先试的"媒体深度合作试验田" 成都传媒集团的成立,绝不仅仅是为了报纸、广播、电视、期刊、网络、新媒体等全媒体形态的物理聚合,而是为了依托不同媒体之间的有机组合、优势嫁接、集约运行、资源打通等方式,形成各媒体的核心价值,实现规模效益和事业、产业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7.
"齐鲁智慧媒体云"作为全媒体传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了大众报业集团全媒体传播格局的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推进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本文从建设思路、建设内容、服务功能、创新维度、融合探索等方面呈现"齐鲁智慧媒体云"支撑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探索过程,思考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全媒体何以会在当下成为媒体集团关注的核心趋势?这源于我国急剧变动的媒体形态结构,当前我国传媒产业环境的最大趋势是融合,突出体现为跨界与混搭,这种本质上对"1+1>2"协同效应的追求,被认为是"自2004年经历拐点之后最为令人振奋的一种发展业态。"  相似文献   

19.
新闻集团的拆分是传媒集团运营模式的重大改变,标志着在新的媒体生态下,传媒集团由追求媒介规模的扩张转向注重质量的提升。这对国内传媒集团具有启示意义。文章认为当前传媒集团的"全媒体战略"需要向"优媒体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20.
我们正在大踏步进入"全媒体"时代.全媒体传播给媒体生产和传播新闻,给受众获取和阅读新闻,都带来了深刻变化.急速改变的传媒大环境,不断涌现的新兴媒体,对传统主流媒体,特别是各党报集团多年形成的影响力形成了很大冲击.在全媒体条件下如何构建并提升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能力,成为备受业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