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我国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家庭教育模式,但是隔代教育却存在很多的问题,影响了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因此,我们应从加强大众传媒对隔代教育正向宣传引导、兴办隔代家长学校、强化幼儿园对隔代教育的作用以及引导父辈家长回归家庭教育等四个方面提高对于学前儿童隔代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
李星 《教育学术月刊》2011,(8):71-72,76
单亲家庭隔代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教育功能方面存在较大欠缺,使单亲儿童在情感、心理、学习及行为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不利于其身心健康成长。解决隔代教育下的单亲儿童教育问题,关键在于要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注重行为引导,提高隔代教育质量,让生活在隔代教育下的单亲儿童能够和同龄人一样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差别、收入差距拉大,造成劳动力转移规模增大、速度加快,在农村,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和经商,把子女留在原居住地接受监护和教育,从而产生了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和教育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简要提出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隔代教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在城市中,父辈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主要由祖辈来承担。本文试图从隔代教育与社会化的相关概念出发,了解并分析研究价值。从祖辈、父辈、儿童三个角度分析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城市儿童隔代教育优化的途径,进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挥家庭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作用。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和经商,把他们留在原居住地接受教育,而这些孩子大部分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管,由此而产生了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问题。本文从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现状出发,分析隔代监护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就其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三个朝鲜族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家庭运用访谈法进行叙事研究,与留守儿童个人访谈,了解朝鲜族留守儿童对隔代家长教育的感知现状。对A、B、C三名儿童对家庭教育的不同维度的感知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朝鲜族留守儿童对隔代家长教育的普遍感知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隔代教育"是中国现阶段农村普遍存在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体现了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重养轻育,祖孙辈隔阂深;亲子关系被动,亲情心理矛盾;儿童人际交往存在障碍;学习途径单调、自主性差.通过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正确认识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家庭教育方面加强沟通,学校教育方面正面引导,社会教育方面营造温馨氛围,以改善隔代教育现象,尽量降低隔代教育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隔代教育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祖辈教养人由于思想观念、教育方式及教育期望等自身原因及客观资源的限制,使得隔代教育效率低、问题多,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安全、心理、性格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障碍。针对这一现象,以陕北甘泉县张槐湾村为例,对65户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调查研究,采取入户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寻陕北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低效的原因及改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胜玉 《林区教学》2014,(2):124-125
所谓隔代教育指的是祖辈对孙辈进行抚养和教育。在实施隔代教育的过程中务必要对可能导致子女出现偏差的因素加以重视,它的负面影响容易使儿童产生心理以及行为问题,对其将来的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鉴于此,对隔代教育进行详细的介绍,分析隔代教育对儿童产生的影响,并指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文化再生产视角下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文化再生产的视角出发,依次分析了儿童入学前家庭文化资本的城乡差异、入学后学校教育文化资本的城乡差异、以及通过教育中的文化再生产所引起的社会再生产和再分配。指出我国教育中存在隐性的文化再生产现象,并通过对城乡教育差异的环境分析,倡导为农村儿童构建趋于平等的教育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和经商,把他们留在原居住地接受监护和教育,由此而产生了留守儿童的隔代监护和教育问题。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出现了很大的危机,主要表现在隔代教育者由于自身的素质特点而使隔代教育质量明显不高,家庭教育功能明显弱化,学校教育也深受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劳务经济发展,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人员愈来愈多,农村留守儿童接受隔代教育普遍存在.本文针对农村劳动力流失背景下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进行浅析,探讨隔代教育相关问题的成因,并为改善农村隔代教育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便提供一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村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由于农村青壮年多选择进城务工,子女往往成为留守儿童,教育与监护责任往往由长辈隔代承担。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农村儿童隔代教育的利弊及改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文化再生产的视角出发,依次分析了儿童入学前家庭文化资本的城乡差异、入学后学校教育文化资本的城乡差异、以及通过教育中的文化再生产所引起的社会再生产和再分配。指出我国教育中存在隐性的文化再生产现象,并通过对城乡教育差异的环境分析,倡导为农村儿童构建趋于平等的教育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5.
巩婷婷 《学子》2012,(10):17-17
父母外出,使正处于成长关键期的留守儿童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从而造成现实中的隔代教育与单亲家庭。家庭的不完整造成教育和感情缺失,父母的长期缺位和隔代教育的局限使留守儿童的发展得不到正常的疏导和教育,造成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缺陷和偏差。作为一名农村普通的中学教师,我将接触到的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6.
研究显示.11岁儿童在内、外部学习动机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15岁儿童的得分。.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学习动机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教育现状来看.学生正面临越来越重的学业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压力日益显著.必然会导致学习兴趣和热情下降,被动学习的情绪增长.从而对学习动机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探讨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的特点和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对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影响为目的。采用测量法,测查283名留守儿童学习适应性、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调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学习策略、学习适应在部分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留守儿童学习适应分别与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教育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适应状况。  相似文献   

18.
隔代教育中的诸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和教育界的关注.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旨在了解当前乌鲁木齐市学前儿童隔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寻问题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当下的中国,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存在的教育方式。与农村隔代教育相比,城市隔代教育并未受到过多的关注。在城市的特殊背景下,把握隔代教育的特点,分析其利弊,从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入手,方可扬长避短,从而有利于城市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班苑纯 《科教导刊》2023,(21):146-148
贵州六盘水农村因青壮年外出打工,大量孩子被迫留守家中由祖辈照顾,隔代教育问题严重。然而,祖辈教育观念落后、价值引导缺乏、情感疏离、教育方式不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学习意愿、心理健康及社交能力,加剧了贫困的代际传递。文章以贵州省六盘水市J村为例,以调研访谈方式对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并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从个体、家庭、社区及学校四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