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认识中医和西医是研究中西医结合的前提。只有把二者进行比较,才能清楚的看出各自的优势,进行相互补充,形成中西医结合。通过对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点和作用的分析,提出了中医学发展和中西医结合研究思维模式,从五个方面做了解释。即:以中医形象思维思辨学为指导,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体",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用",以临床疾病为切入点,以"法"求"理"。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中西医结合的国家政策与机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 L 《中国科技史料》1999,20(3):189-197
该文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中医的政策以及“中西医结合”这一新生事物的产生,机构建设和所取得科研成果,作为国家政策,中医和西医之间首先是在重在团结,其次是加强和发挥中攻工作,继承发扬祖国的医药遗产,最后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三者之间共同发展,互相促进,作为机构建设,则重点介绍了“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相似文献   

3.
告别结合才能走向中西医配合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科学体系,相互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不同,所形成的概念(范畴)体系相互不可通约、不可翻译。近半个世纪以来,由机械唯物主义和近代科学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简单化的哲学代替论、主观愿望和长官意志演变而来的“中西医结合”,使中医在长期的“西化”中走向了衰落。“中西医配合”的主旨是:在科学理论层面上并重共存,在临床技术层面上优势互补,在临床经验层面上相互借鉴;“配合”由中、西医工作者共同投入,以提高疗效、服务病人为目的,相互尊重、发挥优势、坦诚合作;要充分理解,“配合”将是相当长时期内的临床实践过程。当前最重要的战略重心是:重树中医的科学信念,重拾中医的科学地位,为实现“中西医配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们所实行的是陈竺院士提出的中西医“整合”的办法治疗血液病,而不是原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这一字之差,意义上却有天壤之别。陈竺院士指出.“现代系统生物医学为中、西两大医学的会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平台,把中医和西医整合在一起,是促进中医现代化的非常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学的本质差异及方法论比较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乾利 《大众科技》2008,(2):135-136
从东西方文化发展历程、环境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中、西医发展历程及方向的不同,分析、总结出导致中西医学差异的文化、环境、历史原因及正确评价中医、西医的方法论,并借此进一步展望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较深刻的揭示了中西医学差异的本质,为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思路。  相似文献   

6.
有关中西医的争论由来已久。当西医刚进入中国时,人们主张“中体西用”,后有“中西医汇通”,也不断有“废止中医”的呼声。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西学中”压倒了反对中医的声音。文革时期“针剌麻醉”、“一根针一把草”、“中医办学”使中医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医一方面受到国际关注,另一方面又受到科学界的质疑。几起几落,中医究竞是什么?如何看待中医?中医的命运如何?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7.
房洁 《科技风》2024,(11):139-141
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大多是西医护理,学生中医护理素养不足,护理能力培养不够,主要表现为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学习资源缺乏统筹融合,很难系统地建立学生的学习框架,使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不足;中医与西医护理课程内容结合度不高,很难凸显出中西医结合护理特色。调查显示,我校众多医学生认为,护理专业融入中医药技能发展空间大、市场广阔,但缺乏中医药知识,因而高职西医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中医技能的意愿较强。因此,本文构建高职护理专业融入中医能力人才培养路径的四个培养目标:(1)培养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基本的中医素养,树立中西医护理专业的理念,培养爱岗敬业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文化自信;(2)了解中医护理的基本理论、熟悉中医护理基本要领和掌握中西医结合护理基本操作技能;(3)熟悉中西医护理工作相关的规章制度、安全要求和责任流程;(4)熟悉了解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技术,可以较为熟练地使用护理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胃癌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相关研究,归纳总结了目前西医治疗胃癌的基本方法并阐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的概况,文献结果表明,西医在胃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作用,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中医依靠其独特的整体观点和病证论治思想在胃癌治疗的各个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未来治疗胃癌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23)
目的:指导通过中西医结合的途径治疗高血压患者,阐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优势。方法:以"高血压"为核心关键词,通过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相互组合的方式共查找到了728篇相关文献,根据标题及文献关键词的相关性,从中筛选近百篇文章进行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较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效果效著,且副作用小。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临床优势,值得推广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50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士奎 《学会》2007,(1):30-33
<正>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是自1958年我国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结业,培养出我们第一批西医离职学习中医人员(简称西学中人员)开始,首先从临床入手开展起中西医结合研究,至今已近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23)
目的:了解中医、西医两种医疗体系下失眠症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从而探讨中西医疗法对于失眠的防治效果。方法:以"失眠症"为关键词检索,总结出失眠症的中医西医认识以及两种医学对于该类病症的治疗方法。结论:中医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几乎无不良反应,但起效较慢;西医治疗,患者睡眠困难即时改善,但药物依赖性等副作用大;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综合医两者优点,睡眠情况改善明显,起效较快且减弱西药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武夫  徐惠梅 《大众科技》2023,(1):120-122+65
冠心病多支病变(简称MVD)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病变程度较为严重的一种,诊治难度高,预后通常比其他心血管疾病差。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标本兼治,优势互补,可有效减轻此类病人症状,减少耐药性,降低术后复发率,为MVD的诊疗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和思路。文章查阅了近些年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MVD的文献,从中医认识、发病机制、诊断依据、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MVD的临床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乐林 《百科知识》2021,(27):32-34
中西医结合是人类科技发展和文化交流活动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中西医历史文化、思维方式和对物质认知的差异性,在中西医结合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关于"主与次""优与劣""重与轻"的争论.从诊断侧重点来看,中医主要善于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地把握人体的宏观表现,其学术理序往往需要靠悟性和意会;西医则主要侧重于针对局部结构和微观层面,其微观方向已经深入到分子层面.然而,现有的科学研究并未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揭示中西医的同一性,各种研究的结论虽见仁见智,但缺乏系统性的解释.在从生理、药理和病理三者之间的同一性关系来研究中西医结合的方面还存在学术空白,导致目前医学界无法进行完整的中西医集成论述,临床上更无法进行合理、高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PLC,简称肝癌)在我国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病因复杂,病程进展快,死亡率高.中西医治疗可以优势互补,缓解肝癌患者症状,减少耐药性,降低术后复发率,为肝癌的治疗提供了更加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文章查阅近10年中西医治疗肝癌的文献,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诊断、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刊在上期做了中西医结合发展与现代科技交叉专题,主要讨论了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方向、意义及思路。本期将继续上期的专题,介绍中西医结合与现代科技交叉的部分主要内容。希望可以将中西医结合发展与现代科技交叉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完整的呈现给读者。为本刊撰文的几位作者就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及其与现代科技多学科交叉等问题取得了许多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当前中西医结合要以解决世界医学难题,减轻人民医疗费用负担,实现人人享有卫生医疗保健的权利为目的。2.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有的医学,是独立于中医学和西医学之外的学科。中西医结合工作包括中西医工作者的团结合作、临床实践的优势互补和理论体系的有机结合。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应该是多元并存。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建设将大力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术进步。国家应在加强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投入资金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科建设。3.光子中医学将为中西医结合提供理论和技术平台,并将成为中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国家应关注该领域的发展和加大投入,尽快建设相应重点科研基地,促进各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以利于现代光子学技术与传统中医学方法的结合,一体化、全方位地共同解决中医学专用的诊疗、养生保健等重大问题。4.中医药学要不断吸纳现代科技成果为我所用、与己结合,发展壮大自己。现代科技多学科应在中医理论和临床特色中找准切入点,开展工作。要加强对某些重大疑难疾病(如艾滋病等)的攻关治疗,让国际社会广泛认识中医学理、法、方、药的理论和实践特色与优势,以利于中医药的深入研究发展和造福于人民。5.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包括理科、工科在内的学科交叉将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为创立新的医学理论,解决单独中医和单独西医所未能解决的问题。6.强化重大疾病诊疗规范,建立中医特有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已十分迫切。多学科交叉将有助于中医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客观化(如望、闻、切、诊),如光子中医学的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7.加强人才培养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关键。中医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培养出一大批在临床上过得硬的中医师,这是振兴中医的基础。中西医结合应以研究为主,但不可脱离用中医药为主的临床工作。西医学院的高等教育,应增加中医学时,以利参与中西医结合工作。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吸引西医学和其他非医学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加入中西医结合研究队伍,促进学科交叉。  相似文献   

16.
本刊在上期做了中西医结合发展与现代科技交叉专题,主要讨论了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方向、意义及思路。本期将继续上期的专题,介绍中西医结合与现代科技交叉的部分主要内容。希望可以将中西医结合发展与现代科技交叉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完整的呈现给读者。为本刊撰文的几位作者就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及其与现代科技多学科交叉等问题取得了许多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当前中西医结合要以解决世界医学难题,减轻人民医疗费用负担,实现人人享有卫生医疗保健的权利为目的。2.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有的医学,是独立于中医学和西医学之外的学科。中西医结合工作包括中西医工作者的团结合作、临床实践的优势互补和理论体系的有机结合。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应该是多元并存。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建设将大力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术进步。国家应在加强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投入资金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科建设。3.光子中医学将为中西医结合提供理论和技术平台,并将成为中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国家应关注该领域的发展和加大投入,尽快建设相应重点科研基地,促进各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以利于现代光子学技术与传统中医学方法的结合,一体化、全方位地共同解决中医学专用的诊疗、养生保健等重大问题。4.中医药学要不断吸纳现代科技成果为我所用、与己结合,发展壮大自己。现代科技多学科应在中医理论和临床特色中找准切入点,开展工作。要加强对某些重大疑难疾病(如艾滋病等)的攻关治疗,让国际社会广泛认识中医学理、法、方、药的理论和实践特色与优势,以利于中医药的深入研究发展和造福于人民。5.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包括理科、工科在内的学科交叉将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为创立新的医学理论,解决单独中医和单独西医所未能解决的问题。6.强化重大疾病诊疗规范,建立中医特有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已十分迫切。多学科交叉将有助于中医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客观化(如望、闻、切、诊),如光子中医学的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7.加强人才培养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关键。中医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培养出一大批在临床上过得硬的中医师,这是振兴中医的基础。中西医结合应以研究为主,但不可脱离用中医药为主的临床工作。西医学院的高等教育,应增加中医学时,以利参与中西医结合工作。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吸引西医学和其他非医学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加入中西医结合研究队伍,促进学科交叉。  相似文献   

17.
医学物理发展的现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刊在上期做了中西医结合发展与现代科技交叉专题,主要讨论了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方向、意义及思路。本期将继续上期的专题,介绍中西医结合与现代科技交叉的部分主要内容。希望可以将中西医结合发展与现代科技交叉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完整的呈现给读者。为本刊撰文的几位作者就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及其与现代科技多学科交叉等问题取得了许多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当前中西医结合要以解决世界医学难题,减轻人民医疗费用负担,实现人人享有卫生医疗保健的权利为目的。2.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有的医学,是独立于中医学和西医学之外的学科。中西医结合工作包括中西医工作者的团结合作、临床实践的优势互补和理论体系的有机结合。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应该是多元并存。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建设将大力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术进步。国家应在加强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投入资金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科建设。3.光子中医学将为中西医结合提供理论和技术平台,并将成为中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国家应关注该领域的发展和加大投入,尽快建设相应重点科研基地,促进各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以利于现代光子学技术与传统中医学方法的结合,一体化、全方位地共同解决中医学专用的诊疗、养生保健等重大问题。4.中医药学要不断吸纳现代科技成果为我所用、与己结合,发展壮大自己。现代科技多学科应在中医理论和临床特色中找准切入点,开展工作。要加强对某些重大疑难疾病(如艾滋病等)的攻关治疗,让国际社会广泛认识中医学理、法、方、药的理论和实践特色与优势,以利于中医药的深入研究发展和造福于人民。5.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包括理科、工科在内的学科交叉将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为创立新的医学理论,解决单独中医和单独西医所未能解决的问题。6.强化重大疾病诊疗规范,建立中医特有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已十分迫切。多学科交叉将有助于中医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客观化(如望、闻、切、诊),如光子中医学的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7.加强人才培养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关键。中医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培养出一大批在临床上过得硬的中医师,这是振兴中医的基础。中西医结合应以研究为主,但不可脱离用中医药为主的临床工作。西医学院的高等教育,应增加中医学时,以利参与中西医结合工作。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吸引西医学和其他非医学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加入中西医结合研究队伍,促进学科交叉。  相似文献   

18.
《科学生活》2014,(1):66-71
沈小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科室行政主任、中医教研室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教研工作30余年,临床特长及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老年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消化道疾病等。2008年1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称号,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夏翔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相似文献   

19.
根据多项研究表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确切,并且中西医结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现就中医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进展做一综述。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治疗方法虽多,但未予以统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勃起功能障碍的中医和西医治疗规律。方法: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概括,从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分别进行阐述。结论:中西医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方法多样,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