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模糊语言是模糊理论在语言学中的运用,涉及对象类属边界不清晰和性态不确定是其最基本的特征。较之人工语言和数学语言来说,具有随机性,含混性,歧义性,不精确,不确定等特征。严格说来,模糊语言是非科学的,它缺乏严格、明晰和精确的特点。新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在语言表述方面其规范化、数学化程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但在很多的情况下,不可能完全使用人工语言和数学语言,运用模糊语言来表述反而更具有优越性,其原因申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准确是新闻语言的首要要求,然而,在新闻实践中人们发现模糊语言有时比"准确"的表述效果更好.本文主要分析了新闻写作中运用模糊语言的主客观原因,并结合新闻实践提出了新闻写作中运用模糊语言的基本原则.即该模糊处需模糊、不当模糊应摈弃.  相似文献   

3.
准确是新闻语言的首要要求,然而,在新闻实践中人们发现模糊语言有时比"准确"的表述效果更好.本文主要分析了新闻写作中运用模糊语言的主客观原因,并结合新闻实践提出了新闻写作中运用模糊语言的基本原则.即该模糊处需模糊、不当模糊应摈弃.  相似文献   

4.
为了把所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并能够让听话者明白说话人的意图,应该使用精确语言。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使用一些模糊语言才能达到不同程度的交际效果。基于此,从模糊语言的特征和类型出发,着重探讨模糊语言的交际功能,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5.
模糊语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交际中的语言现象,是语言的基本特征。有时模糊语言可以比精确的表达更准确、更具有说服力,帮助说话者达到交际目的,因此受到了语言学家们的高度重视。文章试图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分析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特点,探索模糊语言的使用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模糊语言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模糊语言比精确语言表述的更准确、更生动。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中,恰当贴切地运用模糊语言,更能使作品产生神奇绝妙的表达效果,显示出巨大的表现能量。不仅如此,在情感的表达上,模糊语言也有其独到之处,它能使情感物化在言语表达之中,使情感产生一种张力,使读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7.
语境、语体与模糊语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模糊语言,实际上是指语言表达式所呈现出的不精确现象,或指带有模糊性的自然语言。在语言交际中,模糊语言不仅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需的,因为语境本身也常常受诸如语言、非语言、副语言、社会化以及体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语言的模糊性。然而,模糊语言的使用不仅不会有碍语言的有效交际,相反,在许多情况下,它可使语方表达更为自然、得体,也更能表情达意,并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本出于保密、观望、礼貌等种种主观或客观原因,较于普通文本更频繁地使用模糊语言。本文结合实例,借用法国塞莱斯科维奇创立的翻译释意理论,探索政治文本中的模糊现象及翻译方法,指出译者的认知在原文模糊语言理解中有重要作用,政治文本模糊语翻译的标准是追求意义对等而非表面上的语言对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糊语言的具体翻译方法。本研究有助于提高政治文本翻译的质量,也有利于加深对释意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同精确语言一样,模糊语言也是一种有用的表意手段.模糊语言充满了我们的生活.无数事实表明,合理地使用模糊语言,不仅能使语言表达更自然、得体,也更能表情达意,有效地传载人们的思想和感情.它大大地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使交流更顺利、更轻松.本文利用一些具体例子,分析了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朱素弟 《文教资料》2011,(31):48-50
模糊语言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在现实交流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语言,它起着精确语言不能比拟的作用。模糊语言被大量运用在现代广告中.广告商使用模糊语言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动机及语用需求。  相似文献   

11.
应用文中的模糊语言谫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文中存在模糊语言有其必然性,模糊语言在应用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运用模糊语言时应注意掌握分寸,与精确语言配合使用,不能含糊其辞,否则会影响公文质量。  相似文献   

12.
模糊语言的交际功能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在交际过程中,模糊语言的使用,或者语用模糊策略,是交际双方经常使用的交际手段。模糊语言在交际中可承担如下功能:精确功能、避免尴尬功能、礼貌功能和自我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就模糊语言的历史渊源作了简要介绍,然后就政治外交人员使用模糊语言交际的常用策略、模糊语言的合作原则与心理机制作了探讨。最后,揭示在恰当语境中运用模糊语言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模糊语言性质特点的分析 ,提出在写作中运用模糊语言的必要性 ,并指出应用文写作应处理好模糊语言与精确语言的关系 ,恰当使用模糊语言 ,发挥模糊语言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论新闻写作中模糊语言的积极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写作中模糊语言的使用不会有碍新闻信息的有效传递,有时能起到精确所无法达到的作用。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使写作主体在新闻写作中遵循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适当的语境中保持语言的灵活和含蓄,避开写作禁忌,实现写作主体的自我保护,达到最好的表达效果。人们对新闻中模糊语言持有错误认识,将准确性和模糊性对立。事实上新闻写作中模糊语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能够使新闻写作的语言准确、简洁而且富于美质。  相似文献   

16.
试析模糊语言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语言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视觉模糊语言、听觉模糊语言和复合模糊语言的使用等方面。电视新闻中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可以有助于显示个性人的能动性和视角,增强观念的现场感;改变电视新闻的常规节奏,吸引观念的视觉注意;维护新闻的准确性、真实性,调动受众参与意识;增强新闻美感,提高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人体语言在传递情感、交流思想等方面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在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背景下,探讨如何运用人体语言,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不仅对培养受教育者求真、求善、求美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有利于减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语用模糊是对模糊言语作出解释。此模糊言语既可表现为模糊语言,也可表现为非模糊语言。本文从模糊词语产生语用模糊,模糊词语的精确表达及非模糊词语的语用模糊三个方面,探讨了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指出语用模糊的范畴进一步扩大,学界对语用模糊的定义、具有不完整性。  相似文献   

19.
张珂珂 《海外英语》2012,(16):249-250
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本身的一种本质属性。虽然模糊语言不如精确语言精确,但在很多场合下却有着精确语言不可替代的特殊功用。在英语教师课堂用语中,适当地、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模糊语言,能增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笔者在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英语教师课堂用语在语音、词汇、句子、篇章等层面中都存在语言的模糊性。通过列举众多事例,使教师意识到模糊语言的重要作用,学生也能充分体会到教师模糊语言的特殊功效,从而促进教学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经济写作离不开模糊语言,“模糊”与“精确”并不相悖;在使用精确语言无法准确表经济现象时,就不是不使用模糊语言。经济写作只有正确使用模糊语言,才能提高表达效果,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