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出版概况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2008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精心策划了我国民族学科研究领域的大型丛书——《中国民族学科发展60年丛书》(共10分册,后文简称《丛书》).经过中央民族大学相关学科专家学者不到两年的辛勤耕耘,从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丛书》中的5个分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60年》、《中国民族史研究60年》、《中国民族法制60年》、《中国民族文学研究60年》、《中国民族古籍研究60年》已陆续出版,后续的《中国民族政策60年》、《中国民族教育研究60年》、《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60年》、《中国民族舞蹈60年》、《中国民族经济研究60年》也即将面世.  相似文献   

2.
西汉末年,即公元2年,中国人口为5959万人。唐朝天宝十四年,即公元755年,中国人口为5291万人。明朝永乐元年,即公元1403年,中国人口为6659万人。清朝乾隆6年,即公元1741年,中国人口突破一亿,达1.4341亿人;乾隆29年,中国人口达2.0559亿人;乾隆55年,中国人口突增至3.0148亿人。1947年,中国人口为4.0610亿人。  相似文献   

3.
刘倩 《初中生》2008,(9):56-57
我国的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至2008年整整30年。它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中国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1979年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中国做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92。2001年,中国市场经济: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形成总体开放格局;1996-2000年,宏观调控使经济软着陆;2001年跨入世界贸易组织大门。2001-2008年,入世后中国腾飞:入世五周年盘点,中国成长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在中国经济转型的特殊背景下,奥运会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强劲引擎。实践证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经历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30年,也是中国多个领域实现大发展、大跨越的30年。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的沧桑巨变,中国经受了各种考验,谱写了许多壮美华章。而今,她正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昂首阔步,迈向未来!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青春     
我国的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至2008年整整30年。它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1978年中国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1979年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中国做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92~2001年,中国市场经济: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形成总体开放格局;1996~2000年,宏观调控使经济软着陆;2001年跨入世界贸易组织大门。2001~2008年,入世后中国腾飞:入世五周年盘点,中国成长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在中国经济转型的特殊背景下,奥运会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强劲引擎。实践证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经历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30年,也是中国多个领域实现大发展、大跨越的30年。30年的光辉历程,30年的沧桑巨变,中国经受了各种考验,谱写了许多壮美华章。而今,她正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昂首阔步,迈向未来!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同学们,有幸亲历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见证了中国的迅猛腾飞。今后,同学们必定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力军。那么,大家作为祖国的未来,该怎样续写以后的诗篇?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年,本期特别为大家提供一个倾诉千言万语的园地,感谢大家踊跃参...  相似文献   

5.
①1949年-1959年: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1956年5月30日,埃及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成为非洲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揭开中非关系新篇章。②1960年-1969年:中非关系发展基础进一步巩固。1963年12月14日-1964年2月10日,周恩来总理先后访问了埃及、阿尔及利亚等10个非洲国家,提出了中国与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相互关系的五项原则和中国对外援助的八项原则。③1970年-1979年:中国在国际斗争中获非洲国家大力支持。1971年10月25日在阿尔及利亚等非洲国家的支持下,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1980年-1989年:中非关系进入转折期。中国…  相似文献   

6.
1981年中国与世界的交集还很少,中国五千年文化向世界展示得还非常少。这年,爱斯特·路德维希·温奈克第一次到中国访问,就被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吸引,至今已有30年了。30年中国之行,他乐在其中,对中德的科技交流合作不遗余力,为此,他被授予2009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相似文献   

7.
回顾中国辉煌科技60年,部分历史事件记载如下: 1959年:李四光"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中国贫油说.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68年:我国自行设计的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建成通车. 1981年: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胜利合龙. 1983年:中国第一台巨型计算机诞生. 1985年: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建成. 1988年:中国核潜艇发射水下火箭.  相似文献   

8.
1985年中国开始少量购买美国国债,1994年到1999年,短短的5年时间里,中国开始大量购买美国国债,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债王国。  相似文献   

9.
1995年与1996年是中国社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两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1995年是中国第八个五年度计划的最后一年,1996年则是中国第九个五年计划的开端年。而这两年又是中国进一步落实已经确立的环境保护、人口控制等基本国策,实施可持  相似文献   

10.
项春生,中国当代艺术家,1960年生于安徽合肥,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9年获中国首届油画精品大赛金牌奖;1991年中国西湖美术节油画作品《浪漫的萨克斯风》获最高金奖;1993年《小雪与萨克斯》参加中国风情油画展;1995年《孩提时的那棵树》参加中国油画精品展;1997年"走向新世纪——中国油画青年展"油画作品《烦思》参展。作品多次被海外机构及私人收藏。  相似文献   

11.
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在出席2004年中国亚洲杯期间与中国记者谈话时,向中国荐言,积极鼓励中国申办2018年世界杯。他说:“我们可以预期,当北京成功地举办了2008年奥运会之后,中国将会是一个很合适的世界杯东道主。因为自2002年韩日世界杯之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建立2000–2020年中国氮氧化物排放清单,了解中国主要行业和省份氮氧化物的排放情况,为评估氮氧化物的环境影响和制定相关减排政策提供依据。创新要点:分析了中国主要省份产业结构对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影响;根据不同情景分析,预测2020年中国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研究方法:1.基于自底向上法,根据不同类型化石燃料的氮氧化物排放因子,结合化石燃料消耗量,建立中国2000–2010年氮氧化物排放清单;2.基于IPAT方程,并以中国2000–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数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为依据,分三种情景,分析2011–2020年中国能源消耗和氮氧化物排放趋势。重要结论:2010年中国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约是2000年的两倍;自2009年起,中国氮氧化物总排放量超过了二氧化硫总排放量;主要由于产业结构和地区生产总值的不同,中国东部和西部氮氧化物排放量有明显差异;制造业、电力行业和交通运输业是中国氮氧化物的主要排放源,其中交通运输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预计2020年中国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9.7 Mt。  相似文献   

13.
琉球是位于中国东南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国,自明洪武五年(1372年)中国遣使至琉球及琉球中山王察度于同年派其弟奉表入贡中国,至清光绪五年(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止,凡五百余年,中国与琉球有着极为密切的交往。中国文化对琉球社会很有影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建立2000-2020年中国氮氧化物排放清单,了解中国主要行业和省份氮氧化物的排放情况,为评估氮氧化物的环境影响和制定相关减排政策提供依据。创新要点:分析了中国主要省份产业结构对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影响;根据不同情景分析,预测2020年中国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研究方法:1.基于自底向上法,根据不同类型化石燃料的氮氧化物排放因子,结合化石燃料消耗量,建立中国2000-2010年氮氧化物排放清单;2.基于IPAT方程,并以中国2000--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数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为依据,分三种情景,分析2011-2020年中国能源消耗和氮氧化物排放趋势。重要结论:2010年中国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约是2000年的两倍:自2009年起,中国氮氧化物总排放量超过,二氧化硫总排放量;主要由于产业结构和地区生产总值的不同,中国东部和西部氮氧化物排放量有明显差异;制造业、电力行业和交通运输业是中国氮氧化物的主要排放源,其中交通运输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预计2020年中国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9.7Mt。  相似文献   

15.
正1955年1月15日,党中央作出了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揭开了中国核工业发展的序幕。自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到1970年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中国用核捍卫了国家安全;自1991年中国首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建成到如今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走向世界,中国用核展示了大国实力。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新的时代。站在一个时代高度,中国高校可以冷静审视过去与未来。回望上世纪的5年、10年至50年,中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而眺望未来的5年、10年乃至50年,中国高校将在新的时代留下何种印记?诸多机遇与挑战将怎样锤炼中国高校?从某种高度上讲,评估,是中国高校迈入这个新时代的门槛。站在这个门槛上,中国高校向前跨一步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看不到中国的未来,我们也就无法正视现在的资本市场的价值。正如,我们思考过去的十年、二十年中国股市的变化,每一次的风险来临都是在大家充满极度乐观情绪,或是在市场歌舞升平的时候来临。身处中国当下的位置,会让人激动不已,我们有幸经历中国的伟大崛起和未来十年万点牛市。中国过去三千年的历史表明,中国一直处于全球老大的位置,除了最近两百年的近现代史。最近两百年让中国人重新认识了自己,而现在我们中华民族正走在伟大复兴的路上,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  相似文献   

18.
中国VS日本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在全球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在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日本则在1968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间相差42年。有意思的是,中国和日本在很多领域的差距也是四十年左右。  相似文献   

19.
2001年,21世纪的开启之年.这一年,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年".中国成功申奥,中国也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爱好体育的人们,更不会忘记,中国男子足球队历史性地冲进了世界杯的决赛圈.  相似文献   

20.
栏目沿革"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栏目是本刊重点栏目之一。自1955年创刊后,本刊一直高度关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1957年第1期即刊发了章开沅先生的《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其后至1983年共发表47篇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论文。1984年,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成立,以商会史为主体的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得到了学报的高度关注,刊发的章开沅、马敏、朱英等人的文章引起学术界较大反映。1988年第2期学报开始设立"中国现代史研究"栏目,1990年改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